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8日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通常都是怎样的?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病房里,一位女儿这样描述自己患了病的父亲:“一进(医院)来,人家就问他说我是他的谁,他一直告诉别人,说我是他姐。还有一个他不会接话,也不会看你,你跟他说话说半天,他会自己一会儿就睡着了,就眯着就睡着了,坐着都能睡着。”这样一位患者,在经历了一场手术之后,发生了一些改变,患者女儿提到:“下午两点钟做完手术,下午4点钟有个探视,我就进去了,都没说话呢,就看了他一眼,他马上把我名字说出来了,当时好感动。”
这是一个怎样的手术,会让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拾起部分丢失的记忆?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外三科主任王庭忠介绍:
我们给他做的手术叫做颈深淋巴和静脉的吻合术。就是把颈部深部的淋巴结,淋巴管或者淋巴瓣,和静脉系统吻合,我们常用的是颈内静脉和它的分支。
淋巴-静脉吻合术最初用于淋巴水肿等周围疾病。从2024年开始,这项技术在脑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脑脊液代谢废物清除效率下降,导致Aβ和tau两种蛋白过量沉积。初步研究表明,淋巴-静脉吻合术可能通过改善脑膜淋巴管的流量,增强脑脊液的清除效率。这种技术可减少Aβ和tau蛋白的蓄积,从而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都在开展这项手术,根据临床应用的观察,淋巴-静脉吻合术能够或多或少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照顾者的压力。不过,这项技术目前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外三科主任王庭忠介绍:
首先得明确诊断,做脑脊液检查和拍PET-CT来明确诊断是这个病。一般是中到重度比较适合这项手术,太轻的药物治疗就可以了,太重的,有效率也不是很高。
如何能明确诊断,这不是神经外科就能做出的决定。目前,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的脑科中心,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就诊有着一套标准的流程。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修敏介绍:医院有专门的多学科诊疗组,如果病人有诊断的需求,或者治疗需求的话,那肯定是要诊断明确。除此之外,有时候也会建议病人进一步采用最新的检查办法,比如说PET-CT,这是目前为止世界领域上诊断这个病最有效的,也是诊断最明确的。目前省内只有几家医院可以完成。
2024年,阿尔兹海默病诊断和分期有了新的标准,其中强调了生物标志物Aβ和tau蛋白异常的重要性,这两种标志物,可以通过PET-CT或脑脊液CSF检测来识别,从而实现更早期的诊断。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刘坚介绍:PET和CT的根本区别,是在成像原理上不一样。CT是用球管产生的射线穿透人体,在探测器上形成的影像,PET是人体内发出的一种不可见的光,在体外由机器把它接收形成的一个图像。这些光就是医生用一些药物,携带着能够发光的那些元素注射进人体以后,它能够与β蛋白特异性的结合,蛋白沉积的部位,沉积的数量,就是临床诊断阿尔兹海默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位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是否需要手术要有完整的会诊流程。在会诊时,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中心、老年病科、核医学科等科室的大夫,都会对病人进行评估。经过各学科讨论之后,认为病人适合手术,而且家属又有这方面的需求,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就会从神经内科转往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再进行淋巴-静脉吻合术。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卒中中心主任,神经外三科主任王庭忠提到,该院的淋巴-静脉吻合术有自己的优势:颈深淋巴和静脉吻合,全国多个中心都在开展,不同的科室都在做,包括神经外科,还有显微外科,还有整形外科。神经外科做手术的方式,是利用颈部纵行切口,在比较高的位置,在靠近颅底的位置,进行淋巴组织的吻合。这种好处是淋巴液刚刚流出脑子就被分流到静脉里边去了,这样的特异性比较高,患者恢复效果较好。
尽管淋巴-静脉吻合术在阿尔兹海默病治疗中展现出潜力,但仍需通过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多中心协作研究及长期疗效监测,进一步明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管怎样,这让许多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家庭,在治疗方法上有了更多选择。
闪电新闻记者 侯俊娟 李淼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