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于"个税起征点要涨到6000元"的消息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了。王大妈在菜场买菜时拉着老姐妹念叨:"听说工资又要多剩几百?那敢情好,能多割两斤排骨给孙子补补!"
这事儿起因是财税专家张教授在最近的研讨会上放了个"大招"。他说现在5000块的免征额还是2018年定的,可这五六年里物价涨了快20%,"该给老百姓的钱包松松绑了"。要是真调到6000块,咱们普通打工人到底能省多少?记者算了笔明白账:
就拿在写字楼上班的小李来说,每月实打实挣8000块。现在每月要交90块钱的税,要是起征点调了,直接不用缴个税,一年能多出千把块。在汽修厂当师傅的老周工资10000出头,现在每月缴税290块,调整后只要缴80块,相当于每月多出两箱油钱。
"早该调了!"在快递站分拣包裹的90后小陈掰着手指头算账:"现在租房就吃掉一半工资,谈对象都不敢下馆子。真要能减税,攒钱速度能快不少。"开滴滴的刘师傅更实在:"现在加满一箱油要比五年前多花五十块,可起征点还卡在五年前,这不合适。"
专家们这次提建议底气挺足,搬出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五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涨了21.3%,可个税起征点愣是原地踏步。更扎心的是,现在全国交个税的人里,工薪族占了九成,真正的高收入群体反而有各种避税手段。
不过也有明白人提醒,光调起征点可能不够。在银行工作的林女士就说:"北上广深的生活成本和三四线城市能一样吗?要是能按地区浮动就更好了。"这话说到不少人心坎里了,刚在老家县城买房的90后教师小王点头:"我们这儿房价才七八千,6000免征额确实够用,但大城市同事肯定觉得不够。"
听说这个建议可能会带到明年两会讨论,街坊们都在盼着好消息。正如小区门口卖煎饼的老赵说的:"咱不图大富大贵,每月能多留三五百应急钱,心里就踏实多了。"这或许道出了大多数工薪族的心声——个税改革这盘棋,终究要落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饭碗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