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AI公务员”上岗引发热议,DeepSeek助力疾控信息化
2月18日早上,AI公务员上岗话题冲上热搜榜一,引发大量讨论。南方+记者从深圳市福田区获悉,近日,该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
据介绍,福田这70名新员工可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AI数智员工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田区已上线11大类70名“AI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通过240个政务场景终端的精准解析,构建“需求-训练-场景应用-迭代”闭环生态体系,联合Dintal数智员工实现“技术穿透业务”的智能化服务升级,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这些场景通常涉及区委、区政府办公室、教育、卫健、疾控、住房建设、应急管理、经济促进、投资推广署等多个政府部门的工作流程。
腾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AI时代就业弹性指数》显示,政务领域的人机协作岗位需求年增长率达217%。疾控方面,不少地区疾控已经尝试接入DeepSeek:
DeepSeek助力上海市徐汇疾控AI防控能力升级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入和部署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探索多模态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能力。通过创新采用DeepSeek蒸馏技术,通过模型压缩和知识迁移,显著降低了系统的计算资源消耗,同时保持了高精度推理能力。升级后的系统可快速分析海量疫情数据、模拟传染病传播路径,结合地理信息空间分析能力,并针对不同场景生成多套应急响应方案,例如面对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的虚拟推演,系统可在30分钟内完成风险分级、资源调配及防控策略建议,大幅度提升了疾控中心面对突发公卫事件的决策效率。
DeepSeek助力福州鼓楼疾控疫苗预约系统智能化升级
福州鼓楼疾控通过引入DeepSeek的AI技术,疫苗预约系统实现了智能化升级,为市民朋友们提供了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体验。DeepSeek的AI助手支持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理解用户的多种表达方式,并快速给出准确的回答。根据市民的需求和疫苗接种计划,AI助手将推荐最合适的接种时间和地点,减少等待时间,让市民的安排更加灵活高效。
新闻来源:综合南方日报、各地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深圳的AI公务员项目展示了AI在政务领域的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公务员将成为未来政务的“标配”。但同时也无需过度担忧,技术的终极使命从来不是替代人类,在涉及政策解读、应急处突、群众沟通等场景时,人类公务员的处置满意度仍远远优于AI。有关部门应该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探索人机结合的最优解,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政务的新要求。实质上,监督执法层面的人机结合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争上游科技自主研发的移动现场执法包,由手持终端(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便携式蓝牙打印机、便携箱包以及现场执法软件和管理系统——卫生监督云平台组成,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全流程闭环执法办案模式,精简执法环节,缩短执法文书出具时间,实现案源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等环节的全流程现场办理,执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执法包可以有效帮助执法部门可以实时记录执法过程,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移动执法系统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增强公众对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的信任和支持。执法包内置文书质控系统,从内容质控、时间质控、形式质控与环节质控四个层面,横向覆盖执法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专业知识,纵向覆盖省、市、区县级执法人员,以模块流程控制执法文书质量,同一案件各文书互相关联,提高文书书写正确率。疾控防治方面,从提升疾控信息系统的数据集约化、智能化防控处置和决策支持能力出发,争上游科技创新提出“智慧疾控”解决方案。依托我司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根据疾控工作需求,专为疾控部门打造一个标准统一、高效智能、各业务系统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的高度数字化智慧中台,并重点搭建智慧监测、智慧预警、智慧执法及智慧应急等应用系统。平台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深度挖掘,有效缩短从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窗口,可实现从防控数据收集、质控,到应用再到数据安全的闭环管理,全方位支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已经支持多个省、地级市因地制宜展开一系列疾控创新实践项目,建设完善多种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有效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保障民众的健康权益。
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5年2月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以下仅摘录医疗废物管理相关:
总体要求
以严密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为目标,以推进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监管和严格管控填埋处置量占比为抓手,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效能,优化利用处置方式,守牢危险废物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持续优化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模式
完善收集处置体系和处置方式。推动建立市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有保障,偏远地区集中处置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动态完善“平急两用”处置能力作备用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继续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支持新建或经改造符合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等设施应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制度。
优化偏远地区收集处置方式。偏远地区应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长效机制,可依托较大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点,推广“小箱进大箱”收集模式。不具备集中收集处置条件的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可配套自建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鼓励采用移动式处理处置设施或设备,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废物就地处置服务。
新闻来源: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争上游有话要说:
医疗废弃物不是普通废弃物,处置不当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还可能威胁生物安全,因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分类、收集、处置。与其他场所的公共卫生相比,医疗场所不仅要干净整洁,还要满足防控交叉感染等更高要求,所以对其医疗废物的处置要求也就更高。争上游科技重点研发搭建的医疗废物追溯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管医疗废物管理全过程,对医废处理实现了极速上报、数据共享、全程跟踪,极大地规范了处置流程,节约了处置时间,有效提高医疗废物处置效率。系统主要面向政府监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医废处置公司等用户,帮助开启医废智慧监管新模式,提升医废信息化建设水平。监管部门通过卫生、生态监管平台或管理APP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废处置信息,及时预警并处理医废处置异常情况。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医疗机构及处置公司上报的数据自动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表,辅助监管部门进行决策管理。通过摄像头远程监控规避医废日常监管中的盲区,留存证据,结合系统异常报警功能,有效提升医疗废弃物处置设施的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水平。系统通过智能精细数据取代传统的手工纸质登记、模糊称重、手工统计等模式,助力医疗机构、医废处置中心及监管部门实现医疗废物收集智能化管理,将医疗废物从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进行电子监控,消除监管盲点,是落实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政策的智慧化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