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专委会(简称碳专委)“国际碳交易”座谈会上,香港工程师学会副会长、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帆在发言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碳排放大国而言,也可以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缓解碳排放压力。#碳中和##碳达峰##碳交易##中国绿发会碳专委##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全球气候变化#
陈帆表示,碳排放权交易如同一个生态系统,仅有一个交易平台并不能解决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还需要制定一个通用的标准,对交易程序、交易价格进行规范,并保持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和畅通。比如说欧盟的基准碳配额价大概是100欧元,也就是说一吨碳排放价格约是100欧元,在我国,大概也是100元人民币左右,二者之间的价值差距就是重要的机遇,可以通过标准有效衔接。
根据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发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从去年的406亿吨增至416亿吨。如果与每一吨的碳排放价格相乘,这将是个天文数字。这种机遇对香港来说,是应该要抢抓和把握的。
香港工程师学会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陈帆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建设一个碳交易生态系统,透过交易平台。通过平台的审核机制来规范和监督碳市场的运行,从而吸引更多海外买家或者卖家来香港做碳排放权交易。
第二,做好人才培训。2024年香港工程师学会联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办了碳交易员培训,培育了25位碳交易员。接下来,香港工程师学会还将联合澳门和佛山继续开展培训。通过培养人才来更好的提供碳排放咨询服务、强化碳排放数据的监测统计核算。
第三,紧握世界脉搏,说好香港故事。香港工程师学会先后出席了第28届、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日后仍会继续通过这些国际会议向海外介绍香港相关情况。
陈帆认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需要形成合力,通过人才培训、系统建设、对外推广等方式,共同打造一个专业、严谨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香港推到世界的舞台上,才能够广泛吸引海外投资,建立国际化的碳市场。
注释:碳中和产业发展创新专委会(简称“碳专委CNC”)于2024年8月2日在南京成立,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世界可持续发展科学院、硅谷高创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起。碳专委旨在推动技术共享、国际合作、标准体系建设、低碳技术推广等八大领域的工作,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其业务范围涵盖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国际气候谈判、国际交流合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标准制定等。其专家团队由多位院士和行业领军人物组成。碳专委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整理/Cherry
审/Tammy
排版/ange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