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到60患癌去世,老家空留一栋老屋,春节前我从广州回老家过年,7天假期有4天一个人待在人去楼空的老屋,我为何对老屋如此情深?
老屋,是一栋平房,它是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作。
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一栋又破又旧又小的土砖瓦房里度过的。
那一年,父亲推倒瓦房,择址另盖新房,然新房刚竣,父亲就查出膀胱癌晚期,膀胱全切后不久,又发生癌转移。
临终前,父亲颇感自豪地跟我们说,他这辈子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送我和姐姐上了大学读了硕博,虽没给我们留下多少财产,却让我们拥有了自力更生、创造财富的能力。二是盖了一栋新房子,母亲节衣缩食跟着他吃了一辈子苦,终于可以让她的晚年住上新房子了。
说完,父亲的眼神淡了下去,他接着说,他仅有的遗憾就是没能见到儿孙满堂、没能享受天伦之乐。
听了父亲的话,我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们想把母亲接到城里,但她不同意,她舍不得父亲,舍不得老屋。
母亲在老屋住了大半年后,经不住我们劝说,终于同意跟我们进城。
然而,母亲仍然放心不下老屋,每年都要回去住上一两月,每次都要把老屋里里外外打扫一遍,把柜子里的衣服被褥翻出来晾晒一遍。
谁也没想到,10年后,噩运再次降临。
父亲去世后第8年,母亲回老家住了半年,特地花5000多元请人在老屋后砌了围墙做成鸡圈。
她想回老家养点土鸡,长大后带到城里给我们吃。
然而,十多只鸡还没长大,她就病倒了。
到城里检查,确诊为癌症晚期,犹如晴天霹雳!
一年多的放疗、化疗和靶向疗法,亦未能留住母亲。
我把母亲安葬在父亲旁边,他们分别10年,再次九泉重逢。
短短十年,痛失双亲。
留给我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千里孤魂,无处话凄凉”的思念,以及那一栋常年紧锁大门的老屋。
老屋,凝聚着父母一辈子的心血,珍藏着我们一家人的回忆。作为儿子,我得传承。
因此,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回趟老家,只为看看老屋。
春节前回到老家,7天假期我有4天待在人去楼空的老屋。
打扫了里外卫生,清理了杂草灌木,修好了开关龙头,更换了屋顶3块石棉瓦,重刷了排雨沟防水。
虽很辛苦,但看到干净整洁的老屋,我的内心甚为欣慰。
有人说,成年人回一趟老家,相当于看一次心理医生。
在外打拼,即使遍体鳞伤,回趟老家,就能满血归来。
很多人问我,为何对老屋如此情深?
答案就在这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