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抚恤金的发放标准,具体是如何规定的?企事业一样吗?
根据现有知识,抚恤金标准通常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来执行。2021年发布的暂行办法可能已经调整了企业职工的抚恤金计算方式,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可能在2014年后逐步推进,两者存在差异。
2025年抚恤金发放标准的详细说明,涵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政策差异、计算方式及申领条件
一、抚恤金的政策依据
抚恤金是参保人员去世后,由国家或单位向其遗属发放的补助金,主要用于保障遗属的基本生活。其发放标准主要依据以下政策:
1.企业职工:
o《社会保险法》(2011年)第十七条;
o《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21〕18号,2021年9月实施)。
2.机关事业单位:
o《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死亡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83号);
o参照《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二、企业职工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发放对象
参保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遗属(配偶、子女、父母等)可申领抚恤金。
(二)计算方式
企业职工抚恤金由两部分构成: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均与参保地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
1.丧葬补助金:
o标准:2倍参保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
o举例:若某地2024年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0元,则2025年丧葬补助金为5000×2=1万元。
2.一次性抚恤金:
o计算基数:参保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
o发放月数:根据缴费年限确定
- 举例:某职工缴费18年,2024年当地月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则抚恤金为5000×(9+3)=6万元。
(三)特殊规定
1.退休人员:抚恤金按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24个月计算。
2.未参保人员:无法享受抚恤金,仅可领取个人账户余额(如有)。
三、机关事业单位抚恤金发放标准
(一)发放对象
在职或退休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因公或非因公死亡后,其遗属可申领抚恤金。
(二)计算方式
机关事业单位抚恤金分为因公死亡和非因公死亡两种情况:
1.因公死亡:
o标准: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
o举例:202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本人生前月工资1万元,则抚恤金为6万×20 + 1万×40 = 160万元。
2.非因公死亡:
o标准: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退休费) + 丧葬补助金(通常为5000~1万元,地方有差异)。
o举例:本人生前月工资8000元,则抚恤金为8000×40=32万元 + 丧葬补助金。
(三)特殊待遇
部分单位可能额外发放困难补助或精神抚慰金,具体由单位或地方财政承担。
五、申领流程及材料
(一)企业职工
1.材料清单:
o死亡证明、火化证明;
o申领人身份证、与死者关系证明;
o死者社保卡、缴费记录。
2.流程:
o向参保地社保局提交材料;
o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发放至死者社保卡或指定账户。
(二)机关事业单位
1.材料清单:
o死亡证明、编制证明(在职人员);
o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抚恤金申请表。
2.流程:
o单位人事部门代办,报财政或上级部门审批;
o资金由财政直接拨付至遗属账户。
六、常见问题解答
1.抚恤金是否免税?
o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抚恤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多地参保如何领取?
o按最后参保地标准发放。
3.2025年政策会调整吗?
o目前无明确调整信号,但可能随经济发展微调基数(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七、总结
1.企业职工抚恤金与社平工资挂钩,待遇水平较低但覆盖广泛;
2.机关事业单位抚恤金与生前工资挂钩,待遇高但仅限编制内人员;
3.关键建议:参保人应尽早完善社保缴费,遗属需及时申领(一般需在死亡后1年内办理)。
如需了解具体金额,需结合当地城镇居民收入数据及个人缴费情况计算。建议直接咨询当地社保局(电话12333)或单位人事部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