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太平洋建设30年华诞,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与变革,太平洋建设如今已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举足轻重!而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太平洋建设创始人严介和在创业之初的努力,在太平洋建设周年庆上,邹兆杰回忆道:一条棉被、一辆车组成了严介和先生的“移动办公室”!
时间拉回到1995年,由严介和创办的太平洋建设前身——淮安引江建筑工程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其业务范围迅速从南京扩展到整个江苏省。然而,随着业务的急剧扩张,原有的企业规模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在此关键时刻,严介和展现出远见卓识,毅然决定扩大企业规模,并着手组建全新的企业。尽管当时国内工程建筑行业正处于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中,众多大中型企业纷纷折戟沉沙,无数创业者的梦想也未能如愿以偿,但严介和并未因此退缩。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与不解,他始终保持冷静与睿智,在前进的道路上,他无惧风雨,勇往直前,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继续前行。
在那段充满挑战的特殊时期,严介和面临着如何组建太平洋建设、如何在重重困境中寻得一线生机、以及如何不负所有员工的深切期望等重重难题。他坚信,唯有勇于突破危机,坚守自己的道路,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方能找到出路。为此,他甘愿牺牲个人利益,全心全意致力于企业和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为了促使太平洋建设迅速崛起并赢得生存的机会,严介和精心制定了一项双管齐下的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对外拓宽经营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与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则对内严格抓好各项建设工作,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逐步塑造出强大的品牌形象,并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
那段时间,严介和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各大谈判现场,他亲自上阵,与各方进行深入的沟通与协商。同时,他也不忘深入工程生产一线,亲自督战,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严介和嘱咐随行的邹兆杰在公务车上备上一条棉被。邹兆杰作为当时的随行人员,对此记忆犹新:“那是在1995年,太平洋建设刚刚成立的时候,严介和总是亲自奔波于业务与经营之间,很多时候,我只是他唯一的陪同人员。我们经常需要在苏南和苏北之间往返,乘坐渡轮穿越长江。但秋冬时节,江面常常笼罩在大雾之中,导致渡轮无法正常运行。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我们通常会选择在大雾还未升起的夜晚就出发。严介和让我准备了一条棉被放在公务车上,起初我对此感到不解,毕竟他是一家企业的领导者,怎么能如此委屈自己呢?然而,当我看到他毫无怨言地在车上盖上那条棉被入睡时,我领悟到了那是一种豁达从容、能屈能伸、勤俭节约的品质。
在严介和那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中,一条棉被与一辆公务车,竟成为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移动宾馆”与“移动办公室”。白日里,他下车处理各项事务,我便在车内以棉被为伴,小憩片刻,静候他的归来。夜幕降临,待他回到车内,裹上那条温暖的棉被休憩之时,我便驱车驶向下一个目的地。抵达后,严介和又立即投身于新一轮的繁忙之中。
他时常在天未破晓之时便已起身外出,直至深夜才疲惫地回到车内。尽管面容略显憔悴,但他的眼中却闪烁着不灭的光芒,满溢着坚定与干劲。这条看似普通的棉被,实则为我们争取到了无数宝贵的时间,也帮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开支。
在那段岁月里,严介和凭借着这辆装载着棉被的公务车,穿梭于各个谈判现场,数次谈判在这里达成,无数个难题在这里被攻克。而这条棉被与公务车的组合,也成为了那段艰苦岁月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