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金芳 热依汉古丽·库尔班(新疆东纯兴纺织有限公司)
1 条干不良纱
1.1 条干不良纱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导纱动程过于靠近皮辊、皮圈边缘,导致纱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摩擦和拉扯,从而产生条干不良纱。
(2)在绕罗拉、绕皮辊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设备磨损,也可能导致条干不良纱的产生。
(3)罗拉嵌杂(动程内),由于罗拉表面磨损或者杂物进入罗拉动程内,导致纱线受到阻碍,进而产生条干不良纱。
(4)皮圈龟裂、缺损,导致皮圈的密封性能下降,进而影响纱线的正常运行,产生条干不良纱。
(5)压力棒丢失或严重跑偏,导致纱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压力,从而产生条干不良纱。
(6)皮辊严重缺陷,如:皮辊晃动、中凹、发热(缺油、刀伤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皮辊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纱线的质量。
(7)前皮辊压力失效,钳爪位置不正,这会导致纱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稳定的压力,从而产生条干不良纱。
(8)皮辊半台性严重压槽,这会导致纱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压力,从而产生条干不良纱。
1.2 处理方法
(1)在单锭导纱的过程中,动程距离皮辊边缘应该保持在3毫米以上,如果距离小于这个数值,就会出现空锭的现象,此时应当立即通知检修工进行处理。
(2)在发现摇架有异常时,应该及时地掀起摇架,并且逐个锭子地进行处理。
(3)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及时地去除纱线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对设备造成损害。
(4)当发现皮圈有裂损的情况时,应该立即更换。
(5)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及时地更换皮辊,以保证皮辊的磨损不会影响生产的效果。
(6)当皮辊的压力失效,或者钳爪的位置不正确时,应该立即空锭,并且通知检修工进行处理,同时及时地停机反馈,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2 长粗、长细纱
2.1 产生长粗或长细纱的原因
(1)后皮辊不转或打顿:后皮辊是纺织机械中的重要部件,如果其后皮辊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转动或是转速不稳定,就会导致纱线张力不均,从而产生长粗或长细纱。
(2)吊锭回转不灵:吊锭在纺织机械中起到支撑纱线的作用,如果吊锭的回转不灵活,就会影响纱线的均匀度,进而导致纱线出现长粗或长细。
(3)喇叭口堵塞:喇叭口是纱线进入纺纱机器的部分,如果喇叭口发生堵塞,就会使得纱线的进入不稳定,造成纱线长度的变化。
(4)双根喂入:在某些纺纱方式中,如果两根纱线同时喂入,可能会因为喂入速度或角度的不一致,导致纱线产生长粗或长细。
(5)前罗拉缠花:前罗拉是纺纱机上的一个部件,如果前罗拉出现缠花现象,就会使得纱线在牵伸过程中产生不均匀,从而导致纱线的长粗或长细。
(6)网格圈破损:网格圈是纺纱机上的另一个重要部件,如果网格圈破损,就会使得纱线在纺纱过程中发生移位,造成纱线长度的变化。
2.2 处理方法
(1)遇到后皮辊不转、吊锭回转不灵等故障时,应立即拉空锭并通知检修工进行处理,避免故障进一步影响生产。
(2)及时消除喇叭口的堵塞,保持纱线通道的畅通,确保纱线顺利进入纺纱机器。
(3)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纱线质量的问题。
(4)一旦发现前罗拉缠花,应及时处理,避免纱线不均匀。
(5)网格圈一旦破损,应立即更换,以保证纱线的正常纺制。
3 紧捻和弱捻纱
3.1 产生原因详细解析
(1)锭带运行不稳定,时而跑上时而跑下,导致纱线紧捻和弱捻现象的产生。
(2)锭带与锭子之间的连接不牢固,最终导致锭带脱落,从而影响纱线的捻度。
(3)接头速度过慢,使得纱线在接头处受到较大的拉力,进而导致紧捻和弱捻纱的产生。
(4)锭子缠回丝,使得锭子转速不稳定,影响纱线的捻度。
(5)落后锭子(锭子转速过慢),造成纱线在锭子上的张 力不均匀,进而产生弱捻纱。
(6)钢领松动,使得纱线在锭子上的张力减小,产生弱捻纱。
(7)电器故障导致紧急停车,使得纱线在停车瞬间受到较大的拉力,产生强捻纱。
3.2 处理方法
(1)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锭带跑偏、锭子回丝等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
(2)在落纱过程中,加强巡查,预防锭带脱落、锭钩失效等问题的发生。
(3)提高接头速度,减小纱线在接头处的拉力,避免紧捻和弱捻纱的产生。
(4)及时处理锭子回丝,保持锭子转速的稳定,从而保证纱线的捻度。
(5)巡回检查时,发现落后锭子(锭子转速过慢)和钢领松动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遇到电器故障,及时联系电器人员维修,避免紧急停车造成强捻纱。
(7)如果问题属于锭带脱落,应该拔出同锭带四个管纱,集中送下工序处理,避免影响后续生产。同时,对脱落原因进行排查,防止再次发生。
4 毛羽纱
4.1 产生原因
(1)钢丝圈的型号不适宜,如果钢丝圈过轻,则可能会导致纱线产生毛羽。
(2)钢领的质量不佳,不良的钢领也可能导致纱线出现毛羽。
(3)锭子的位置歪斜,锭子歪斜会导致纱线在纺制过程中不稳定,从而产生毛羽。
(4)相对湿度较低,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如果过低,会影响纱线的稳定性,导致毛羽的产生。
(5)锭子缺乏气圈环,锭子如果没有气圈环,会导致纱线在纺制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拉扯,从而增加毛羽的产生。
4.2 处理方法
(1)选择适宜的钢丝圈型号,确保钢丝圈的型号与纺纱品种相匹配。
(2)及时发现不良的钢领,一旦发现不良的钢领,应立即进行调换。
(3)通知维修工校正锭子,如果发现锭子位置歪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调整。
(4)控制好相对温湿度,保持纺纱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5)维修工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锭子的维修,确保锭子的正常运行。
(6)将产生的毛羽纱交由小组进行集中处理,然后送往下一道工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仔细检查纱线的质量,确保毛羽得到有效的去除,以提高纱线的质量。同时,也要对纺纱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5 棉球(满天星)
5.1 成因分析
棉球现象,又称满天星,主要是由于钢丝圈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与钢领的不断摩擦,导致钢丝圈的磨损严重,最终形成了棉球纱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生产的美观,也对生产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2 预防措施
(1)定期更换钢丝圈,避免其磨损到一定程度。
(2)对于遇到机台多锭满天星的情况,应该及时记录,以便于日常班组的检查和维护。
(3)定期检查钢领和钢丝圈的磨损情况,确保其在合理的周期内使用。
(4)一旦发现棉球现象,应该及时交由小组进行集中处理,然后送往下一道工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棉球现象对生产的影响,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6 油污纱
6.1 产生原因详解
(1)纱管落地沾油:当纱管在操作过程中不慎落地,就有可能沾染到地面上的油污,这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中的油脂物质泄露或者操作不当导致的。
(2)纱线通道油污:纱线通道长时间不进行清洁,或者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物质未能及时清除,导致通道内部积累油污。
(3)锭钩失效,落纱时锭子拔出油污:锭钩的作用是防止锭杆从锭座中不正常拔出,如果锭钩失效,那么在落纱的过程中,锭子可能会拔出油污,进而污染纱线。
(4)使用罗拉油擦拭钢领:为了保证钢领的顺畅运转,操作人员可能会使用罗拉油进行擦拭,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油污残留。
(5)油手接头: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的手部沾染了油污,然后接触到纱线,就会导致油污的传播。
(6)锭子加油过多不及时清理:锭子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润滑油进行维护,但如果加油过多,就会导致油污的积累,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纱线产生影响。
6.2 处理方法
(1)发现纱线通道油污及时擦净: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纱线通道的状况,一旦发现有油污,就应该立即进行清洁,避免油污对纱线产生影响。
(2)如果锭钩在落纱过程中失效,落纱组长应该及时记录情况,并通知检修工进行处理,避免因为锭钩的问题导致纱线受到污染。
(3)禁止使用罗拉油擦拭钢领:为了防止罗拉油对钢领的污染,应该禁止使用罗拉油进行擦拭,可以使用其他清洁工具进行清洁。
(4)禁止油手接头: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手部沾染油污,如果手上有油污,应该及时进行清洁,禁止直接接触纱线。
(5)及时清理锭子加油过多不及时清理:锭子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加油维护,但应该控制好加油的量,避免过多,一旦发现加油过多,应该立即进行清理,避免对纱线产生影响。
(6)油污纱可处理干净的,处理完后投入使用。
(7)无法处理干净的,交小组集中,送下工序处理。
7 成形不良纱
7.1 产生原因
(1)撑牙失效或成形凸轮故障,造成整台性成形不良、碰钢领等。
(2)个别锭子严重偏心、跳管等。
(3)锭脚回丝多,造成冒纱。
(4)抓管器坏,纱管插不到位造成冒纱。
(5)操作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纱管插不到位造成冒纱。
7.2 处理方法
(1)整台性成形不良溅纱,应及时停机,通知检修工处理。
(2)严重偏心的单锭,巡回中应及时拔出大小管纱,记录大小并通知检修工处理。
(3)跳管单锭应及时处理,拉去锭脚回丝,若是纱管问题更换纱管重新生头。
(4)维修人员及时维修抓管器。
(5)培训操作工,规范操作法。
(6)碰钢领板纱,由当班处理,拉去碰烂纱段,方可投入下工序实用。
(7)成形不良视情节,在不影响络筒工序生产下,投入下道使用,否则须拉清不良纱段。
8 错支
8.1 产生原因
(1)粗纱选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纱线质量不符合要求,从而影响后续的纺织工艺。筒管的使用错误,会使得纱线在纺织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摩擦和压力,导致纱线质量下降。后皮辊加压失效,会导致纺织机械的运转不稳定,可能会引起断线、跳纱等问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改支现场清理不干净,可能会导致纺织设备上残留的杂质和尘埃进入纱线,影响纱线的质量。同时,未清理干净的现场可能会对工人的操作产生干扰,增加生产事故的风险。
8.2 处理方法
(1)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通知检修工进行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改支完成后,要进行彻底的现场清理,不仅要清理看得见的杂质和尘埃,还要注意清理设备内部的残留物。不留下任何死角,确保生产环境的整洁和纱线质量的稳定。
9 煤灰纱
9.1 产生原因
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室外环境的污染。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并不理想,尤其是工业区附近,空气中常常含有大量的微粒和污染物。当这些含有微粒的空气进入纺纱车间时,就会对纺纱设备中的纱线造成污染,导致产生煤灰纱。这种污染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纺纱的质量,还会对纺纱车间的环境造成影响,长期下去,甚至会影响到工人的健康。
9.2 处理方法
(1)需要在空调室做好恶劣天气的预警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外空气中的微粒进入纺纱车间的机会。
(2)需要对细纱的操作进行调整,比如提前落纱,这样可以缩短每落纺纱的时间,减少纺纱过程中受到污染的机会。
10 竹节纱
10.1 产生原因
(1)小齿轮缠花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润滑不足,或者齿轮表面的花纹与另一齿轮的花纹不匹配,导致相互摩擦,最终形成缠花现象。
(2)小齿轮损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材料疲劳、制造缺陷或者外部冲击等因素,使得小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纹、断裂等现象。
(3)小罗拉轴承坏或变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磨损,缺乏润滑或者安装不当,导致轴承失去原有的运动性能,甚至发生变形。
(4)小罗拉变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到不均匀的力作用,或者由于材料本身的缺陷,使得小罗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
(5)网格圈张力架夹花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张力架的调节不当,或者网格圈的材料性能不均匀,导致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出现夹花现象。
(6)网格圈表面粘花严重并靠近须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网格圈的材料表面摩擦系数较大,或者须条的材料容易粘附在网格圈表面,使得表面粘花严重,并靠近须条。
10.2 处理方法
(1)巡回发现应及时处理,避免小齿轮缠花等问题扩大影响,需要定期巡回检查设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维修人员应及时修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3)维修人员及时修理,强调维修人员的重要作用,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4)维修人员及时修理,防止小齿轮等部件的损坏,避免问题扩大。
(5)巡回发现及时处理,防止网格圈张力架夹花等问题的出现,需要定期巡回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问题。
(6)巡回发现及时处理,防止设备问题的扩大,需要及时巡回发现并处理。
11 结语
综上所述,细纱生产过程中的疵点问题复杂多样,其形成原因涉及操作规范、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条干不良纱、长粗纱、长细纱、紧捻纱、弱捻纱、毛羽纱、棉球(满天星)、油污纱、成形不良纱、错支纱、煤灰纱及竹节纱等常见疵点的分析,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这些疵点产生机理的理解,也为纺纱厂提供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疵点产生的关键。通过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按照既定标准执行,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疵点率。同时,改善生产环境,如控制温湿度、减少尘埃和油污等,也能为细纱生产创造一个更加稳定、清洁的条件,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编辑:纺织大学堂
纺织大学堂对本平台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如需转载请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