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家庭相册|我家的这张小圆桌跟着我们搬了3次家,都不舍得扔

0
分享至

【编者按】

张晨临生于1985年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里,那时候城市人均住房严重不足,居住环境逼仄,她们家所有家具都尽量选择可折叠式,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应对蜗居生活。时光走过40年,她们家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平米的阁楼,到90年代的44平米两居室,再到2000年代的88平米两室一厅,直至现在的130平米宽敞新家,几度旧貌换新颜,但当年的那张折叠式小圆桌一直不舍得丢弃。他们说,小圆桌见证了时代大变迁。

2025年,澎湃新闻“家庭相册”栏目开放征稿。我们不仅对摄影和照片感兴趣,更在意这些照片背后的所承载的不同时代深刻着的故事——它是一个个家族的血脉维系,也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共同体。它也许就是爷爷教你读唐诗、外婆端上桌油滋滋的红烧肉、父亲的背影,和母亲叮嘱。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琐碎构成了日常,日子变得平淡普通,但是,总有那么一刻让你挥之不去,突然间在脑海中出现。请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那一刻告诉我们。(征稿细节见文末)

在许多中国老百姓的家庭记忆中,一定有这样一张小圆桌——它不占空间,可以折叠,日常吃饭、写作业,都要打开这张多功能的“小饭桌”。为什么这个小圆桌能流行?原因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人均住房严重不足,可折叠式家具,巧妙地融合了实用性与空间优化的智慧,它不仅是对生活空间的高效利用,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与灵动思维。我家的故事就要从这张小圆桌开始。

爸爸妈妈1984年结婚,单位分了一间位于淮海路石库门的阁楼(当时还叫卢湾区),只有10平方米不到,房间里放上一张床、五斗橱、洗衣机(当时还是洗、脱分离,半自动的洗衣机)就转不开身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拥有这样一张小圆桌,已经让我们倍感满足。

我们全家在小圆桌上看画报。

我和妈妈在小圆桌前。

外公外婆坐公交车来看我们,当时流行各种折叠家具,外婆坐的是折叠式座椅。

记忆里,热爱生活的爸爸妈妈常常变换家具的位置,好让空间显得更大些。无奈螺蛳壳里做道场,我只能在床上玩耍,有一次不小心,跳到枕头上被滑溜溜的尼龙枕巾滑倒,头撞到了床沿,去医院缝了三四针。

爷爷奶奶国庆节带我在淮海路看灯,额头上的伤疤还没有完全好。

第一次穿游泳衣,我激动得在床上跳舞。

不仅没地方玩耍,上厕所要用痰盂罐,而洗澡呢,是把一个澡盆四周围上塑料布——浴罩,要自己用开水壶倒入热水,洗一次澡,真可谓一项“大工程”!

外婆带着表姐来看我,也只能坐在床上拍照。每年夏天,石库门的阁楼都受到太阳直晒,我经常会热得中暑,妈妈就带着我坐夜班车到有阳台的外婆家避暑。

我在模仿“燕舞”音响的广告——“那个时候的小青年,谁拎一个燕舞牌的四喇叭收录机上街,谁就是最时髦的!”

1990年是上海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我们的小家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家搬进了一套位于普陀区的新村工房——44平方米的两居室,这在当时,已经是让人羡慕不已的住房条件了。

一家合影

30年前和表弟在新工房过春节,这张木沙发应该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我们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灶台,虽说大房间和小房间中间还隔着公共走廊,但是爸爸妈妈还是非常满意,买了席梦思和用于吃饭的方桌。

认真学弹钢琴的我。

这台模仿卡西欧畅销型号的国产“新建牌”电子琴,90年代初就要足足七百元。在南京路的第一百货商店买的时候,人头攒动,像抢一样。

小房间是爸爸妈妈加班工作的地方,当时全国在大搞建设,作为工程师的他们经常通宵工作。

妈妈在工地上。

父母带我参观他们在浦东的在建工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妈妈(左)作为女工程师代表出访日本、中国香港。

1996年,爸爸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捷安特牌山地车,我们都高兴不已,模仿骑行中。小折叠桌已经开始在一旁休息了,哈哈。

家里的第二张折叠桌,比第一张折叠桌大了不少。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卡拉OK,妈妈被吸引,后来家里置办了一套。

进入21世纪,我们一家又迎来了大变化,从两居室搬进了88平方米的两室一厅。这一次,新家装修得格外温馨,各种现代化的家具一应俱全,电子琴也换成了钢琴。但小圆桌依然没有被我们遗忘,它被搬到了阳台,成为了父母喝茶看书的专属角落。

2000年春节我们在新家拍照留念。

随着千禧年的来临,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和自己的写字桌。

2016年,父母年龄大了,他们搬进了不用爬楼梯的电梯三居室。这一次,小圆桌被安置在了客厅的一角,我们依然会使用它,它不再是家里的“主角”,但却成为了一件珍贵的回忆摆件。每当有亲朋好友来访,我都会向他们讲述小圆桌的故事,讲述我们家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的变迁。

春节中,我们一家围在小圆桌上包馄饨。

15后的孩子们,依然在使用这张小圆桌。

搬进新房后我们买了卡拉ok机器,喜欢唱歌的妈妈和农场老友在家中唱卡拉ok。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10平米小阁楼,到90年代的44平米两居室,再到2000年代的88平米两室一厅,直至现在的130平米宽敞新家,我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政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让我们的梦想一个个成为现实。

大长桌子可以放更多的菜,坐更多的人。

家庭合影。

如今,我们有了宽敞的长条形餐桌、专门的写字桌、电脑桌,小圆桌静静地待在那里,虽然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被使用,但在它身上承载的回忆却永远不会褪色。它见证了我们家的奋斗与拼搏,见证了我们家的幸福与欢乐,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陪伴着我们,见证我们一家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带着孩子,以游客身份重返石库门,这里曾是我的童年时光。

原标题:一张小圆桌见证时代大变迁

作者:张晨临,出生于1985年 ,广播电视编导,十余年媒体从业经验,曾供职于SMG、IPTV,策划执行过《我型我秀》、《小胖看房》等栏目。

征稿

专题名称:《家庭相册》

80、90年后出生的你们,有没有好奇过自己出生的上世纪末是什么样的?

爸妈的青春与你们有过什么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故事?

再年长一辈的悠长回忆,你都了解吗?

又或,不再年轻的自己,回望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是否有话想说?

我们不仅仅对摄影(照片)感兴趣,我们更在意这些照片背后的所承载的不同时代深刻着的故事——它是一个个家族的血脉维系,也是一个民族的情感共同体。

它也许就是爷爷教你读唐诗、外婆端上桌油滋滋的红烧肉、父亲的背影,和母亲叮嘱。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琐碎构成了日常,日子变得平淡普通,但是,总有那么一刻让你挥之不去,突然间在脑海中出现。请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那一刻告诉我们。

征稿要求

1,文字的书写与时代的关联性。

2,1500 - 2500字,讲述你与长辈之间难忘的故事。

3,选取8-20张以前的(家庭生活)旧照(根据文字可酌情增减),尽可能包括长辈自己、长辈家中环境及与长辈的合影等。照片彩色黑白不限,并附上拍摄时间和地点,并简单介绍拍摄背景。

4,我们将选取若干优秀作品,编辑发布在澎湃新闻,并择优支付稿酬。

5,请将投稿发送至 wudong@thepaper.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毅病逝2年后,妻子张茜也辞世,临终前交代:没到时候不能分家

陈毅病逝2年后,妻子张茜也辞世,临终前交代:没到时候不能分家

大运河时空
2025-09-18 10:45:56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人到40失业了,该怎么活下去?网友:40岁的你们还好吗? 累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7 00:15:09
中国留学生情侣澳洲偷生娃!10多年父母、朋友全蒙在鼓里!接生竟靠Google搜索...

中国留学生情侣澳洲偷生娃!10多年父母、朋友全蒙在鼓里!接生竟靠Google搜索...

澳洲红领巾
2025-09-02 14:28:21
高通指责华为不尊重“全球化”分工,因华为旗舰Mate70系列不再用高通芯片!网友:逻辑感人

高通指责华为不尊重“全球化”分工,因华为旗舰Mate70系列不再用高通芯片!网友:逻辑感人

大白聊IT
2025-09-17 12:24:41
美国慌了!中国竟然出现第二个钱学森千方百计的提出各种无理要求

美国慌了!中国竟然出现第二个钱学森千方百计的提出各种无理要求

老范谈史
2025-09-17 15:32:08
恢复单节10分钟赛制+恢复升降级!终于知道学NBA没用了

恢复单节10分钟赛制+恢复升降级!终于知道学NBA没用了

篮球大图
2025-09-18 19:44:44
深圳一女子趁前台不在自助续费两年健身卡会员

深圳一女子趁前台不在自助续费两年健身卡会员

大风新闻
2025-09-19 14:16:01
美军再挑事端!拉美开战迹象明显,关键时刻,委内瑞拉求援中国

美军再挑事端!拉美开战迹象明显,关键时刻,委内瑞拉求援中国

忠诚TALK
2025-09-19 16:59:34
被中国“送”给金日成的四野朝鲜族部队的悲剧命运

被中国“送”给金日成的四野朝鲜族部队的悲剧命运

小院之观
2025-06-18 05:30:03
中波双方谈完,波兰当着全球公布重大喜讯,欧盟:为何运气如此好

中波双方谈完,波兰当着全球公布重大喜讯,欧盟:为何运气如此好

墨兰史书
2025-09-18 06:10:07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上海调整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和讯网
2025-09-18 19:04:23
“上海家长真该感谢罗永浩”,网友:才知道上海学生,吃的这么差

“上海家长真该感谢罗永浩”,网友:才知道上海学生,吃的这么差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9-18 19:10:25
公务员禁酒令扩围!下班及节假日饮酒查控加码,舆论争议不断

公务员禁酒令扩围!下班及节假日饮酒查控加码,舆论争议不断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9 06:22:56
郝龙斌参选国民党主席后,撕毁蓝媒辩论邀约,与“台独”分子畅谈

郝龙斌参选国民党主席后,撕毁蓝媒辩论邀约,与“台独”分子畅谈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09-19 11:54:16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特朗普称美方正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新华社
2025-09-19 10:11:35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丢人丢到国外!日本球迷评上海海港:弱到令人发指,这表现不正常

国足风云
2025-09-19 08:00:19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山河路口
2025-09-16 19:32:47
张学良10张经典照片,从9岁到100岁,看完他的一生!

张学良10张经典照片,从9岁到100岁,看完他的一生!

你我都是历史
2025-08-12 11:22:28
以军5个师“血洗加沙”,哈马斯只剩残兵,今夜过后将成历史?

以军5个师“血洗加沙”,哈马斯只剩残兵,今夜过后将成历史?

策略述
2025-09-19 15:12:20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为了“掏空”老百姓的钱袋子,编造出来的5大谎言,谁信谁倒霉?

猫叔东山再起
2025-09-18 08:40:06
2025-09-19 18:27: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45519文章数 50808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头条要闻

翟欣欣与前夫聊天记录披露 前夫跳楼前被骂"不得好死"

头条要闻

翟欣欣与前夫聊天记录披露 前夫跳楼前被骂"不得好死"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矿霸"填埋万吨危废 当地政府成立调查组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房产
本地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野心勃勃!追觅官宣进军手机市场,势与华为、小米“三分天下”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好猛!海南楼市,一批王炸楼盘杀出!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