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上一条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48岁的东北大姐,天天热水泡澡,结果皮肤干痒难耐。这事让我想起了前两天接到的一个读者反馈,说冬天洗澡太频繁反而对身体不好。这话确实有道理。
过去20年我一直在跑基层采访,光是医院皮肤科就去过不下50次。每到冬天,医生们就会碰到大量因为洗澡不当而出问题的病人。我查阅了大量医学文献,也请教了几位资深皮肤科专家,把这些年的调查研究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冬天洗澡,这几个时间点真不能碰
医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这4个时间段不能洗澡:
刚起床那会儿不能洗。北京协和医院的王医生告诉我,早上人体的生理节律正在从睡眠状态往清醒状态转换,这时候洗澡很容易打乱体温调节。
刚吃饱饭也不能洗。我采访过的好几位老中医都强调这一点。他们说人在消化食物的时候,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这时候洗澡会影响消化。
运动完也得缓一缓。上海体育学院的张教授给我解释过,运动后血管都在扩张状态,直接洗澡容易造成血压不稳定。
临睡前也要避开。我问过不少睡眠专家,他们说洗澡会提高体温,影响褪黑激素分泌,反而不容易睡着。
洗澡还有这些讲究
这些年我注意到,很多人对洗澡的认识还停留在“越勤快越好”的阶段。实际上,北京同仁医院的李主任跟我说过,冬天洗澡有三个关键要素:频率、水温和时长。
频率方面,干性皮肤的人一周洗2-3次就够了。我认识一位老大爷,原来每天都洗,后来按医生建议改成隔天洗,皮肤状况明显好转。
水温别太高,37-40度就行。有个护士朋友跟我讲,她们医院经常接诊烫伤的病人,就是因为水温太高造成的。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最合适。我采访过的皮肤科专家一致认为,泡太久反而会破坏皮肤屏障。
还有这些细节要注意
洗完澡后要立马擦干。我在东北采访时看到,不少人洗完澡喜欢披着湿毛巾到处走,这样很容易着凉。
房间温度要适中。去年冬天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浴室温度低于22度的人群,感冒的概率明显增加。
涂护肤品要趁早。皮肤科医生建议,洗完澡5分钟内抹润肤露效果最好。
这些情况要格外当心
有些特殊情况下,洗澡更要谨慎。我采访过几位心内科专家,他们提醒说:
血压不稳定的人要避免温度太高的水。
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最好有人陪着洗。
感冒发烧期间能不洗就不洗。
给大家的建议
咱们平时洗澡,把握好这几点就行:
水温要适中
时间要适度
注意擦干
及时涂抹护肤品
这些年我跑遍全国各地采访,发现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洗澡看似简单,但做好了能让身体少遭罪。毕竟健康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在这方面花点心思是值得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