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梅,今年65岁,出生在一个北方的小山村,家里兄弟姐妹多,我是排行老二的女儿。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离不开“责任”这两个字。从帮父母带弟弟妹妹,到出嫁后操持整个家庭,忙忙碌碌中,一辈子过得很快。
小时候家里穷,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跟着父母上山砍柴,下地干活。
后来,20岁那年,经人介绍嫁给了我现在的丈夫老张。
老张是村里有名的木匠,手艺好,人也老实。
婚后,我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张明,一个叫张亮。
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我们夫妻俩省吃俭用,甚至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几块薄田。
所幸,两个孩子都争气,大儿子张明考上了大学,还在城里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小儿子张亮也学了一门电焊手艺,结婚后跟着妻子去了南方打工。
我和老张原以为,熬到孩子们成家立业后,我们就能歇一歇,过点清闲日子。可现实总是事与愿违。8年前,大孙子小宝出生后,我的生活又一次被改变了。
那一年,张明和儿媳刘倩还在事业上升期,工作忙得顾不上孩子。
刘倩一开口便问:“妈,您能不能来城里帮我们带孩子?等小宝上幼儿园了,就让您回去歇着。”我心疼孩子,更不愿看到张明夫妇为难,当即答应了。
没想到这一带,就是整整8年。
小宝刚出生那会儿,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哄孩子、做饭、洗衣服,晚上还得抱着孩子睡,一夜醒好几次。
那时候,张明和刘倩经常加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儿媳嘴上说让我辛苦了,可她从来没想过请个保姆,甚至一次都没主动问过我要不要歇歇。
孙子渐渐长大了,生活虽然稍微轻松了一些,但我还是闲不下来。
小宝上了幼儿园,我每天接送;上了小学,我负责辅导他功课。
家里三餐要准备,张明夫妇的衣服也要洗熨整齐。
刘倩有洁癖,对家里卫生要求特别高,每天都要我打扫得一尘不染。
说实话,这些年,我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也没回过几次老家。
老张多次劝我:“孙子是他们的,你这样累死累活,图个啥?”可我总觉得,自己是老人,能帮一点是一点,儿子儿媳工作不容易,我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但这种付出,并没有换来应有的体谅。
刘倩是个强势人,平时和我相处也不太亲近。
她不喜欢我多插手她的生活,有时候我多说了两句,她就会冷着脸说:“妈,您带孩子辛苦,我知道,但有些事您不用操心,我们自己做主。”她的这些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忍了。
8年过去了,小宝已经上了三年级,懂事了不少。去年年底,我开始明显感觉身体吃不消了,经常腰酸背痛,洗衣服蹲久了膝盖疼得直不起身。老张也常打电话催我回老家,他说自己一个人在村里太孤单了。
正巧这时候,刘倩的母亲,也就是小宝的姥姥提出来想接手照顾小宝。她退休了,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不想闲在家里。刘倩试探性地问我:“妈,这些年您带小宝辛苦了,要不让我妈接手一段时间,您回老家歇歇?”
听到这话,我心里其实有点不是滋味。辛辛苦苦带了8年的孩子,说让我走就让我走,怎么也觉得有点凉。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我盼着的吗?我年纪大了,是时候回家了。于是,我爽快答应了。
离开城里的那天,我偷偷抹了几滴眼泪。小宝抱着我哭着说:“奶奶,您不要走!”可我知道,自己再留下来也帮不了多久了,时间不饶人啊。
回到老家后,我的生活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每天醒来不用急着做饭,也不用赶着接送小宝。
老张种了些菜,天气好时我们就在院子里晒太阳,日子过得悠闲又自在。
可没想到,这种安稳的日子才过了三个月,刘倩就主动打电话求我回去。
那天晚上,我正在院子里择菜,手机响了,接通后听到刘倩的声音:“妈,您最近身体还好吗?”
“挺好的,在家歇着,比在城里轻松多了。”我一边说,一边想着刘倩突然打电话的用意。
果然,她话锋一转:“妈,您能不能再回来帮我们带带小宝?我妈身体不太好,最近总是说受不了了……”
我愣了一下,忍不住问:“不是说她身体硬朗吗?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刘倩才叹了口气:“她年纪大了,带孩子确实有点吃力。而且小宝不太听她的话,总是顶嘴,学习成绩也下滑了不少。”
听到这话,我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我把小宝照顾得无微不至,刘倩或许早已经习惯了我的存在。可现在,她才发现带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这事我得跟你爸商量一下。”
挂了电话,我把这事跟老张说了。他直摆手:“别去!带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他们自己要孩子,就得自己养。你再去,身体要是累垮了,谁来管你?”
我点点头,心里其实也不愿意再回去,但想到孙子,又有些心软。小宝还小,我走了之后,他的生活明显受到了影响。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我拨通了张明的电话:“我不是不想帮你们,但我年纪大了,身体实在吃不消。小宝是你们的孩子,你们要多花点心思,不能总把责任推给老人。”
张明沉默了好久,最后低声说:“妈,我明白了。这次是我们没考虑好,您就安心在家歇着吧,孩子的事我们自己解决。”
挂了电话,我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雪一点点落下,心里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些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现在,我终于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后来,张明夫妇决定调整工作时间,每天轮流接送小宝,还请了家教帮助他补习功课。
他们终于意识到,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一味依赖老人。
至于我,和老张过上了清净的晚年生活。
虽然偶尔会想念小宝,但我相信,放手也是一种成全。
人生一世,父母为儿女付出是天性,但付出也要有度。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这或许是我用一生才明白的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