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国内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在上半年取得了营利双增的成绩。
公司这份中报仍暴露了不少问题。一方面,以宽带及移动数据服务和语音通话为代表的传统业务收入开始下滑;另一方面,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增长全线放缓。
不仅如此,在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中,中国联通无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在盈利能力均不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排名垫底。这一现象背后,与公司基站建设的滞后、缺乏特色业务和研发投入不足有关,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公司在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上均处于劣势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联通正面临着“内卷”的困境,究竟在这场竞争中,联通该如何突围?
“内卷”这一概念最初源于社会学,用以描述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低质量竞争现象。在运营商之间,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价格战、服务战频繁上演,导致运营商们在一场场低质量竞争中疲惫不堪。
在这种环境中,联通的处境显得尤为尴尬。作为国内四大运营商之一,联通曾经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术积累获得了一定市场基础,但近年来却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越,沦为市场的边缘角色。
追根溯源,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了联通在市场策略上的犹豫及应对不足。联通在信号覆盖、用户体验等方面未能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使得声音在消费者中的认知下降,昔日的市场热度逐渐冷却。
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然而,联通的创新步伐似乎总是滞后。有业内人士指出,联通在云计算、大数据及AI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和布局明显不足,未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抓住这一波变革的机遇。相较于竞争对手,联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此外,联通在产品的多样性和高性价比方面也相对薄弱。当消费者日益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之时,联通却陷入了“千篇一律”的局面,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要实现突围,联通首先需要重振品牌形象,树立消费者心中的正面形象。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和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口碑,将是未来的关键。
在瞬息万变的通信市场中,联通面临的“煎熬”不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自身发展战略的反映。要在复杂的内卷竞争中突围,联通需要明智地审视市场,积极打造创新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找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实现品牌的全面复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