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室内烤火需谨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0
分享至

来源:陕西疾控

在寒冷的冬日,室内烤火成为不少人取暖的选择。然而,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近日,某地两青年在室内烤炭火取暖,来访的朋友一进屋,便急忙打开窗户通风。这一行为引发了广大网友激烈地讨论:

一些有过室内烤火经历的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曾出现浑身发软、头晕乏力、困倦等症状,甚至有人还留下了记忆力下降的后遗症,更有不幸者因此失去了生命。但也有部分网友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室内烤火并无危害。

到底孰对孰错?是那些亲身经历痛苦的人认知有误,还是未曾遭遇危险的人心存侥幸?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今天,陕西省疾控中心就来跟您聊聊“一氧化碳中毒”。

一、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且无刺激性,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有毒气体。它难溶于水,却与人体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00-300倍。一旦进入人体,它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进而导致脑及全身组织缺氧。短时间内过量吸入,就会引发急性健康损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煤气中毒。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就达两千到三千例,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非职业性的中毒。由于冬季取暖,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所以冬天就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最多的季节。

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轻重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长短、患者的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轻型中毒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重型中毒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三、哪些情况易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通风不良的室内场所:在使用煤炉做饭、排烟不良的家庭厨房,以及使用燃气或煤炭取暖且通风不良的居室、理发店、旅馆、公共浴池等场所,容易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造成中毒。

2.怠速空转的车内一些司机朋友,特别是出租车司机,习惯长时间在怠速空转的车里休息,这个时候,发动机没有关,汽油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废气就会通过汽车空调的入风口进入车内,进而引起中毒。

3.农村燃煤取暖不当一些农村地区使用燃煤取暖,烟囱堵塞、烟囱倒风或者烟囱连接不紧密,也容易造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而发生中毒。

四、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在室内使用煤炉、炭火盆、煤气灶等取暖做饭时,要注意保持通风,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让室内空气新鲜。烟道、烟囱有堵塞、裂缝、破损时要及时修补,使用煤气灶时,防止火焰被汤水溢熄或被风吹熄而漏气。

2.正确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请专业人员安装,且要安装在浴室外空气流通处,使用排烟管将废气排出室外。尽量不要独自一人在家洗澡,使用时要保持通风透气;洗浴时间也不宜过长,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3.车内休息注意风:在机动车内休息,不要过久地使用空调,车窗要留有一定缝隙、不要关严,且要经常打开车窗通风换气。

4.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建议在室内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仪,强化“技防”手段,对一氧化碳泄漏做到及时预警。

五、一氧化碳中毒急救常识

如果现场有煤气异味,病人口唇呈樱桃红色是鉴定一氧化碳中毒最有力的证明。若有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建议最快速度采取以下措施:

1.确保安全转移:居室外的人进入室内救人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开灯、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发生爆炸。立即打开门窗或把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扣、腰带,并使中毒者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及时呼救与急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中度以上中毒者应及时送往医院做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在等待急救人员的间隙,一定要严密监测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变化,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第一时间实施人工呼吸。

3.自救方法:若意识到自己煤气中毒,应就地匍匐,及时离开现场。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至关重要!

陕西省疾控中呼吁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一氧化碳中毒的危害,掌握预防和急救的知识,让我们在温暖过冬的同时,远离CO这一“沉默杀手”。

稿件来源:环境健康监测与评价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房价失守2.3万!第一省会,难了!

城市财经
2025-09-19 06:13:09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台独”害怕的事发生,董军防长突然通知100多国,美方表态避战

“台独”害怕的事发生,董军防长突然通知100多国,美方表态避战

影孖看世界
2025-09-19 22:30:37
多个哈马斯高层秘密请求以色列,允许其家属安全撤离加沙

多个哈马斯高层秘密请求以色列,允许其家属安全撤离加沙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9-15 19:14:18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伪球迷
2025-09-19 22:05:48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二大爷观世界
2025-09-19 12:38:54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奇葩!乌军烧柴草熏死18名俄军官

史政先锋
2025-09-19 13:38:52
北京市唯一千亩梯田景观200余亩农田已被认领

北京市唯一千亩梯田景观200余亩农田已被认领

新京报
2025-09-18 13:36:39
3元果粒橙加点冰卖19元一杯?必胜客回应:确为果粒橙!网友吐槽:这钱太好赚

3元果粒橙加点冰卖19元一杯?必胜客回应:确为果粒橙!网友吐槽:这钱太好赚

扬子晚报
2025-09-19 12:13:59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大清已亡了111年,清东陵为啥还有守陵人,是谁给他们支付薪酬

老谢谈史
2025-09-17 20:14:26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动真格了!劳务派遣新规落地,体制外、编外人员何去何从?

搬砖营Z
2025-09-18 17:52:06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离世:仅40岁、妻子是其人大校友,2个月前被罚

云海肴创始人赵晗离世:仅40岁、妻子是其人大校友,2个月前被罚

温柔看世界
2025-09-19 16:45:22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烽火观天下
2025-09-19 19:23:10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盘点上海团餐企业绿捷:日供60万份学生餐,8月中标20多所学校

上游新闻
2025-09-18 18:12:10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想到,中方掐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降息25基点,特朗普没想到,中方掐准时机,对美下一道“封杀令”

凡知
2025-09-19 15:32:58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媒体人:王治郅身份特殊无法全职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但每次都有召必到

懂球帝
2025-09-19 09:11:06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梁晓声:半夜愿起身为你倒水的,除了妈妈,也就只有爱你入骨的人

梁晓声:半夜愿起身为你倒水的,除了妈妈,也就只有爱你入骨的人

清风拂心
2025-09-17 13:11:42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中国的“第一仗”,可能要在黄岩岛打响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9 19:18:52
英超点球戴帽!小克鲁伊维特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英超点球戴帽!小克鲁伊维特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直播吧
2025-09-19 19:22:01
2025-09-20 05:31: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48789文章数 27041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健康
旅游
教育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