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最大规模发钱,来了

0
分享至

作者:何子维

来源:盐财经(ID:nfc-yancaijing)

——你薅到国家补贴的羊毛了吗?

新年伊始,这样的问候令人振奋。

翻阅社交媒体就能发现,各省发了“以旧换新”的细则图文,个人出了“怎么买更划算”的教学视频,关于国家发钱的消息正铺天盖地袭来。

这个源于一场政策例行吹风会的利好,是2025年1月8日由五个部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推出的。

吹风会上,无论是扩大补贴类目,还是优化贷款,甚或是直接下达资金,2025年都是奔着一个目的而去:更强的消费刺激,更大的提振内需决心。

从激辩发钱好不好,到摆在眼前的真金白银——发钱,这一简单粗暴又喜闻乐见的招式背后,实则是中国经济发展意义深远的一次根本性结构转型。

01

四两拨千斤

国家推出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始于去年4月,当时主要集中在汽车与家电两大领域。

家住杭州萧山区的消费者向盐财经回忆说,她得知国补讯息后,当即决定并动手重新装修了自己的住房。

当她向“浙里办”上传了相关发票,经工作人员上门核验拍照后,不足1个月时间,补贴就到账了。10万出头的总装修费用,最终获得补贴1万多,尽管因材料问题,她没能申请到最高补贴额度,但“在家坐等政府发钱的过程,令我们又惊喜又新奇”。

2024年10月15日,广东东莞一座京东mall内,挂着以旧换新的大幅广告/图源:视觉中国

1万元补贴,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样的结果自然令人惊喜,但随着时间的递进,就并不新奇了。因为国家发钱的范围仍在扩大。

从今年1月开始,包含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并非刚需的产品,也被纳入了新的消费品补贴中。

以手机为例。按照新国补政策,购买手机将获500元的补贴。更令消费者蠢蠢欲动的是,在这轮政策尚未出炉之前,两大手机巨头吹响了降价的号角,苹果降了1000元,华为降了2000元,若再与国补叠加,手机的价格已是极富吸引力。

“这些天来询问华为和苹果的国补情况的人,的确比之前多了不少,加上临近春节,很多人想赶在回老家前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一台新机。”吹风会结束后的第四天,1月12日,一名电商平台的客服向盐财经介绍了销售情况。

此轮国补效果如何,尽管还未经过系统核算,但透过中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吹风会上列举的2024年数据,其杠杆效应一目了然:

2024全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0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超过3600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5600多万台,带动销售额2400亿元;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37亿元。

通过对消费品进行直接补贴,撬动较多资金进入消费市场,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在近二十余年可谓屡试不爽。

2025年1月11日,上海,巨鹿路“美丽街区”大量的年轻群体聚集在这里消费休闲/图源:视觉中国

除了此轮补贴,从中金公司的研报中可以看到,在耐用品消费出现回落的时候,国家都用直接补贴的方式以促消费、稳增长,这三个时期的开始年份分别是2009年、2015年、2022年。

其中,经估算,2009—2011年的规模较大,每年含车购税减免的消费品补贴规模,相当于上年GDP的0.12%—0.20%(2010年为0.20%);2024年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1500亿元左右,相当于上年GDP比重的0.12%,是201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年。

而从吹风会中可以知晓,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两新”的资金总规模,会比去年有大幅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今年会替代去年,成为201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年,同时还可能超过2010年,成为消费品补贴历史上强度最大的一年。

02

提振内需的内在逻辑

关于提振消费的相关内容,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几乎都有提出。但是不同于以往的是,2024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它不仅是一个新提法,还被列为了2025年九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

每次经济政策重心的调整与转移,都与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势息息相关。

过去几年,迅速增长的出口这种外需刺激的状况,一定程度上掩盖,或者说是缓解了内需不足的矛盾,尤其是中国自入世以来,通过出口赚走了全球65%的贸易顺差。

2025年1月14日,新疆铁门关,新疆天诚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正在加工农机具,准备出口哈萨克斯坦/图源:视觉中国

而近几年,逆全球化裹挟地缘政治的博弈,严重影响出口,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和失业的员工面临转型。在转型的时间里,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不足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且变得越来越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若要扩大内需,抓手不外乎两个——消费和投资。

而用好这两个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有差异的:“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先说后者,投资。

2024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经测算,2023年投资乘数仅为1.97,大幅度低于消费乘数的3.66。

不少经济学家对大规模经济刺激,尤其是基建投资的继续扩张,提出要保持警惕。比如,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中国的经济基建已经相当完善,好比一个虚弱的病人身体很虚的时候吃很多补药,反而发挥不了作用,更容易引起新的问题。

对比之下,消费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查阅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现,2024年1—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是3.5%。而在2023全年,该指标增长了7.2%,同样是增长,但增长在下降。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图源:国家统计局‍‍‍‍

还令人意外的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北京和上海两地11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原本的消费发动机、经济活力最旺的城市,反而拖了全国后腿。

转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也是学界的共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在去年底撰写的《中国可以战胜通货紧缩》一文中总结道,如今,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型和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向以国内消费和创新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转变,是一次根本性结构转型”。

要实现结构转型,挑战是必然存在的,但并非无法克服。

如何克服的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显然有些过于庞大,我们不妨拆解开来,把观察角度缩小一点:为什么目前国家选择补贴的消费品是这些,而不是其他?

有两个关键点。

1、市场贡献度大。国家选择补贴的这些消费品所在行业,能撬动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对于增加就业、扩大收入的贡献度也大。以汽车为例,2023 年我国汽车制造业总收入超10万亿,已经超过房地产,成为我国第一支柱产业。

2、制造业是核心。只有制造业长足发展,才能激发更多的金融动能。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实体经济现金流短缺,一方面银行资金囤积。换言之,就是资金流转不畅。经济发展其实如同水,常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流转起来,水才是活水。

这两个关键点在经济学中,可以被称之为“乘数原理”或“乘数效应”。

简单来说,一个人的消费,构成了另一个人的收入,以及企业的收益、政府的税收。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循环往复下去,花出去的100元,最后变成了1000元,经济就实现循环螺旋向上了。

反之,如果一个人看到另一个人的财富在缩水,这个人就会不自觉地压缩非必要开支。

这就解释了今天提振内需的内在逻辑:经济遇冷,国家出钱,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通过补贴产生的乘数效应,让蛋糕做大,让更多人手里有钱,让大伙看到希望。

03

工资全面上涨,只是开始

不过,发钱何时是头呢,钱会一直发下去吗?

像手机这类产品,其耐用性强、更换周期长,这次购买了,到再次购买,得等上一段时间。

进一步讲,全民发钱会在短期内撬动部分消费,但从长期来看,不足以舒缓、更不用说完全解决让经济变热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消费不足的深层次问题,事实上是老百姓消费能力的不足。

拿收入来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在2023年是45%,全球是60%。如果把这一比例提高到国际水平,中国家庭每年可支配收入将增加19万亿左右,微观体感上升,温差就会缩小。

但不能乐观的情况是,经历疫情而出现的歇业、转行的问题,仍在消化期,以至灵活就业者涌入某个行业比如网约车,出现僧多粥少的窘境。

网约车服务商司机在工作/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这个经济难题,不仅是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关注的现状,事实上,就人们最关心的就业增收,早已有顶层设计。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

《意见》作为一份顶格文件的发布,为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确保劳动报酬与经济增长同步,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紧随其后,吉林、湖南、云南等多地上调了最低工资下限,河南、天津的企业平均工资上涨6.5%。

值得指出的是,增加收入,可不是只增加工资收入,还有资产收入。

资产收入是当下老百姓的主要财富构成,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护家庭资产负债表,稳住楼市、股市,尤其像“保交楼”之类的举措,既是保护普通人财富的一个实际的抓手,也是托底房地产业的基础。

资产收入是当下老百姓的主要财富构成‍

站在宏观层面,扩大内需不仅仅是依靠增加财政支出,把票子发下去,还得从投资方式、分配机制、发展模式上,做长期艰苦的努力。落实到普通老百姓这里,无非就两件事。

一是对眼前的收入有信心。

二是让未来的保障能持续。

生活不会瞻前顾后,日子没有后顾之忧,这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前提。这样的常识其实不用说出来,大家都明白。

THE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程青松,人脉覆盖资本核心层,他在电影圈的地位高到让我无法理解

程青松,人脉覆盖资本核心层,他在电影圈的地位高到让我无法理解

奥字侃剧
2025-09-16 10:48:16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闹大了!西贝预制菜事件发酵,深圳城中村挂出“拒绝预制菜”标识

明月杂谈
2025-09-15 10:50:52
“咱们家风扇坏了”当事人再上热搜:领证结婚,父母闻讯寒心了

“咱们家风扇坏了”当事人再上热搜:领证结婚,父母闻讯寒心了

娜乌和西卡
2025-09-10 18:28:53
痛心!于朦胧去世不到5天,又一知名女演员去世,一个比一个可惜

痛心!于朦胧去世不到5天,又一知名女演员去世,一个比一个可惜

山河月明史
2025-09-16 16:17:46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自带苦相”的5位女星越看越丧,五官漂亮却演啥都苦情,太吃亏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09-15 16:55:56
病人还在手术台上麻醉,医生却去隔壁和护士激情八分钟!荒谬!

病人还在手术台上麻醉,医生却去隔壁和护士激情八分钟!荒谬!

新欧洲
2025-09-15 20:40:21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历史上有五个毒计,听后让人头皮发麻,最后一个堪称不世出的毒计

冰语历史
2025-08-28 16:21:26
莫言:当一个人不尊重你的时候,收起你的大方,不要愤怒和难过

莫言:当一个人不尊重你的时候,收起你的大方,不要愤怒和难过

清风拂心
2025-09-13 11:15:08
女优乙爱丽丝火影分身术!用身体严惩校园小混混

女优乙爱丽丝火影分身术!用身体严惩校园小混混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6 14:40:02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墨兰史书
2025-09-16 19:20:03
新版《红楼梦》迟蓬演刘姥姥,陈晓演贾琏,贾宝玉能不能用樊振东

新版《红楼梦》迟蓬演刘姥姥,陈晓演贾琏,贾宝玉能不能用樊振东

手工制作阿歼
2025-09-16 13:40:51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95年女友考清华和我分手,我入伍21年升任师长,退役后与她再度重逢

晓悦流年
2025-09-11 16:39:33
曾攀附省委原书记的杨慧,敛财超5448万

曾攀附省委原书记的杨慧,敛财超5448万

政知新媒体
2025-09-16 16:12:08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自述:晚上伺候娘娘时,鞋底必须藏苍耳

妙知
2025-08-28 10:19:43
中国斯诺克最新战报!肖国栋德比战3-0夺赛点,张安达2-1逆转!

中国斯诺克最新战报!肖国栋德比战3-0夺赛点,张安达2-1逆转!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16 18:36:18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尚曦读史
2025-08-03 17:23:07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参考消息
2025-09-14 11:56:11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精液”真的可以预防妇科疾病吗?医生直言:不要害羞,早知早好

医者荣耀
2025-09-09 12:05:05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65张活久未见的照片,太神奇了!

中国艺术家
2025-09-14 05:26:31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才播3集,卫视收视率第一!湖南卫视这部剧,又是2025年度黑马

娱乐官已上任
2025-09-16 08:34:58
2025-09-16 20:00:49
互联网思维 incentive-icons
互联网思维
每天推送精选互联网圈深度文章
5805文章数 870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头条要闻

厅官受审: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 受贿4000万买别墅

头条要闻

厅官受审:攀附省委书记妻子获提拔 受贿4000万买别墅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房产
数码
游戏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数码要闻

小米多款新品将于9月24日全球发布!含平板和手表等

什么比赛的冠军奖金比“石油杯”还高五倍?"/>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什么比赛的冠军奖金比“石油杯”还高五倍? 廉颇 2025-09-1...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