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数据超预期,细分结构不理想。已实现“宽货币”,但未实现“宽信用”,宏观平稳,微观弱势。
【金融数据】12月,M2同比+7.3%,M1同比-1.4%。
【社融】12月社融新增2.86万亿,同比多增0.92万亿。
【信贷】贷款新增0.99万亿,同比少增0.18万亿;社融口径贷款新增0.84万亿,同比少增0.27万亿。
社融、M2、M1同比增速全部好于预期,M1已经从历史低点-7.4%,回升到-1.4%,M2-M1剪刀差明显收窄。理论上,M2-M1剪刀差收窄意味着资金活化,意味着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愿意花钱。但是,数据异化问题仍在,宏观“平稳”,微观难找亮点。
政府端,12月政府债新增1.76万亿,同比多增9324亿元,即社融2.86万亿中有1.76万亿靠政府债支撑,主因为大力推进地方债务置换。
企业端,12月企业中长贷新增400亿元,这与我们百万亿规模的GDP相比,单月400亿实在讲不出口,即便有“年初不投基建融资”,数据也着实太差。
居民端,新增个人中长贷3000亿元,同比多增1538亿元,这是12月信贷的主要增量。中长贷方面,房贷在地产政策放松带动下有环比改善迹象。目前有一种声音:存量需求集中释放,带动居民加杠杆意愿小幅回升,这个过程有一个逐步衰减的长尾效应,或在一季度之后再度降温(此事请自行判断)。
存款端,12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17万亿,同比多减2.6万亿,意味着流向股市的资金热情大幅降温。
1、在讲11月金融数据时,提到:M1的回升,判断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资金到位有关系。自24年10月11月开始,我们已在摸排全市各区县提前还债规模,这会影响我们的信贷总量。
2、年初,我们投了很多贷款,大头为平台企业(不展开)。
【观点】
未来,靠政府端发力,企业端发力毫无迹象。
贷款仍反映出2025年的一些隐忧,至少一季度难有大变化。延续与11月的观点,如果站在这个时间点,实体仍无资金需求,甚至需求出现下降,一定程度反映2025年企业预期弱。
企业预期与企业老板的意愿一致,我可以接触到一些大型企业的老板,他们的观点与散户的观点基本背道而驰。
综合11月和12月的社融数据,可以讲:对A股基本没投资指向意义。
【重提三对关系】
第一对关系:宏观平稳,行业分化,数据异化。
第二对关系:指数表象平稳,个股与指数异化,结构性行情中板块和个股二八分化。
第三对关系:行业异化,估值体系异化。
宏观在左,交易在右,资本永不眠!
本文由李羿墨的周期世界原创。
文|李羿墨的周期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