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政策执行策略和美国截然不同。美国要是出现这类问题,肯定从居民侧着手。而我们要是碰到这种情况,是从居民侧还是政府侧呢?美国遇到这种问题,必然从居民侧行动。为什么两边的逻辑不一样?这是最根本的缘由。
美国本质上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状态,这种状态具备两个特点,也是其两大主要矛盾。
第一,底层没有向上的通道,怨气深重。因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资本家能够定义剩余价值。啥意思?
就算给你们发再多钱,老子都能收回来。2023 年底我就讲过,欧洲英国大概在 6 月份降息,美国要是团结,应该在 10 月或 12 月,不团结的话,9 月。为啥?
经过测算,2020 年欧美超发货币对消费的刺激促进作用到去年 6 月就结束了。啥叫收割?就是我虽然给你们发了很多钱,但能通过竞价收割你们的剩余价值,让你们留不下钱,这就是海外国内循环的逻辑。这是其一。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会形成寡头,寡头之间的冲突会愈发剧烈。原因很简单,现在有 100 个寡头,死一个,每人分 99 分之 1;10 个寡头死一个,每人分 9 分之 1;要是只剩两个寡头,死一个,另一个就能全拿。这下明白美国大选为何是这种状况了吧。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列宁讲的,同志们。人家 100 多年前就想明白了。
我们是双轨制,本质上底层是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我们肯定先从政府侧发力。就像 30 年前经济体制转型时,有商品房改革、社保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最核心的是分税制改革。
分税制改革有两个重要举措,一个是国税由中央拿走,另一个关键动作是将土地税和土地出让金与地方财政绑定,实现了核心资产与财政的绑定。这次要是土地财政变为股权财政,不能像之前那样通过分税制解决,得先让中长期资金入市,得先解决流动性问题,再进行结构性调整,必然是这个逻辑。
这件事耗费的时间比当年分税制改革还要长些。但起码先把流动性问题解决了。国家政策方面,不用考虑到明年,别说明年两会了,到明年年终之前,政策肯定会接连出台,这没什么好说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