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嘉言
近日,“小英一家”“东北雨姐”等田园生活类头部博主相继被质疑人设造假、自导自演。他们记录乡村生活的视频作品,曾引发千万网友关注并“追更”,现在却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表演”而非真实生活。
对此你怎么看?变质的流量会带来哪些问题?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流量?本期留言板,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观点交汇
要流量更要正能量
临湘
当下,不少人会沉迷于眼前一时的快乐,特别喜欢看极端情绪化的表演。“小英一家”“东北雨姐”等田园生活类头部博主就以这种灌输方式,让人成为“表演式”娱乐化视频的“看客”。好在,那些“圈粉”后急于“流量变现”的网红相继翻车。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要成为被割的“韭菜”。
直播行业因为门槛较低,个别人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不择手段去追逐流量,通过人设造假、自导自演打造畸形网红文化。他们由此实现直播带货暴富、网络打赏坐地生财。这股歪风会对年轻一代产生误导。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共治,坚决抵制低俗、恶俗内容,让“流量表演”失去生存空间。
粉丝文化制造着大流量,也在呼唤着正能量。当下,我们最迫切需要能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前行力量、引导向上向善的主旋律产品。这些产品首先要建立在真实基础上,成为校正当下流量机制的“压舱石”。就像最近李子柒的回归,紧扣非遗的传承和焕新主题,赢得网友千万次点赞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亮提出,真正的网红有四“红”,即“正红、善红、长红、实红”,通过内容、价值、品质多元化均衡,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让流量回归真实和理性
听雨
网络时代,流量被用来衡量线下线上事物、人物热度的标尺,其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但如果经受不住“流量变现”的利益诱惑,弄虚作假,得来的“流量”就会变质。当某些博主被质疑人设造假、自导自演时,给社会公众留下的是吃苍蝇般的感觉。
放眼当今的互联网平台,流量汹涌:热搜多多、话题不断、网红频出。但绝大多数都只会像飞絮般从人们眼前飘过,真正能让大家记住的,还是那些内容优秀的作品,以及美好的人事物。丑恶的、虚假的、庸俗的流量,如蹭热点“无底线”、说瞎话“无遮拦”、带节奏“无原则”,虽然也能造就一时“繁荣”,实则饮鸩止渴,加剧的是质疑与焦虑,伤害的是信任与黏性。因为,只有承载着正向价值的“流量”,才值得人们去珍惜、涵养和传播。
无论如何,真善美才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与渴望,而假恶丑只会遭到人们的鄙视和唾弃。大咖也好、网红也罢,包括各种自媒体、社交平台等,都应当恪守职业操守、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让流量承载正向价值、具有质量支撑,力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不论如何,“流量”是流动的、变化的,引领社会向上向善,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下期话题预告
近日,《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发布,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餐饮浪费。
在我们周围,一些商家和平台联合推出“小份菜”等减少餐饮浪费,部分平台还推出提醒“适度点餐”等功能,建立“环保外卖”意识。
你会点“小份菜”吗?“小份菜”为何如此重要、推广难在哪?如何进一步推广“小份菜”?来稿请寄:sbpldzlx@sina.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