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博 画|马桶
一
十一月立冬过后,长沙的天气就彻底凉了起来,晚上我坐在办公室里加班时忍不住打了几个寒噤,站起来咳嗽了几下,揉了揉眼睛,顺便活动活动麻木的身体,再次坐下,电脑屏幕的网页下面弹出了一条熟悉的麦记广告,一个大大的黄色LOGO外加一句“麦当劳喜欢您来,喜欢您再来,我就喜欢”。
转头望向窗外,天空飘起了绵绵的细雨,模糊的窗户上各色的建筑早已在夜色的笼罩下漆黑一片,偶尔几处桔黄色灯光倒是令人颇感温馨,擦干窗前的雾气,赫然发现就在不远的街边一个大大的黄色“M”在夜色里显得十分的醒目。
“喔,麦当劳么。”
我合上电脑,搓了搓手,走出办公室,决定去那吃一点东西,正好犒劳一下独自加班的自己。
工作之后的这些年里,随着饭局和聚会慢慢增加,很少再去快餐店了,但每次经过总是会不自觉地朝里面看,也许是许多年前养成的一种习惯吧。
长沙的第一家麦当劳,1998年开在五一广场平和堂的一楼,彼时,麦当劳亦或是其他快餐店还是一个新名词,年幼的我总是对那里有着无限的向往,无论是甜的发腻的冰淇淋亦或是随儿童套餐赠送的小礼物,都能勾起我的无限期待。往往父母的一句“考试考得好的话就带你去吃”也让我动力满满。而当年拿着甜筒或是汉堡的我站在同学之中也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穿过两条街,来到了麦当劳门口,熟悉的甜品站,熟悉的黄色LOGO。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仿佛一夜之间,麦当劳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扎根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从那时起,我不必再为吃一次麦当劳而大费周章的转车走路了。不过似乎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渐渐的很少再去吃麦当劳。
可能是随着成长,不再爱吃,可能是因为工作太忙,还有可能,是因为小信。
二
认识小信,是二十年前的夏天,那时,阳光并不那么热烈,穿过细细密密的树叶打在肩膀上,十分温暖,就在学校旁边步行街上麦当劳的甜品站,我第一次遇见了小信,当然也是我后来的同班同学。
那天是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办完各种入学手续之后,麦当劳内人满为患。甜品站前已经排起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几乎全是背着书包穿着新校服和我比肩的同学,小信就站在我的前面。我是麦当劳的忠实粉丝,正巧在学校才打完篮球,一身臭汗,只想赶快吃一口麦当劳的甜筒。
随着队伍缓缓移动,终于快轮到我了,营业员探出脑袋对着身后的队伍大声说:“不好意思,甜筒只剩三个了,只买甜筒的同学下午再来吧。”
当时我正好排在队伍的第三个,站在我身前的,除了小信还有一个胖胖的男生,我心想好险,刚好最后一个轮到我。不过这时我看见那个该死的胖子伸出两个粗短的指头对营业员说:“两个甜筒!”
我听完之后差点没吐血。这时候看着身后的人群由于甜筒售罄也渐渐散去了大部分,我身前只剩下了小信一人。那个胖子举着两个甜筒走出来的时候,身边的人群全部恶狠狠地盯着他,而他露出了一抹猥琐的笑容,刹那间就钻进了旁边的巷子。
站在我身前的小信也皱了皱眉头,回头刚巧看见我,我看着小信,露出一脸尴尬的笑容。由于是新生第一次见面,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小信也低头笑了笑,然后对营业员说:“一个红豆派。”
“还要什么吗?”
小信摇了摇头,把钱递了进去。
我就这么看着小信拿着红豆派慢慢远去的背影,恍惚之间好像还没反应过来,直到营业员敲着窗户提醒我:“同学,甜筒还剩一个,你要么?”
我急忙说:“要要要!”
当我在这个绵绵细雨的冬天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营业员也刚巧把甜筒递到我手里,不禁嗔怪道:“这么冷的天,还是大晚上的,怎么还吃甜筒呢……”
我没有说话,端着盘子在一个靠着窗户的角落坐下了,忽然想起小信,我也很想知道,她当年真的只是想吃一个红豆派吗?
三
当年因为同班又是同桌,我和小信经常一起吃麦当劳,从麦乐鸡,到麦辣鸡腿堡,我坚信世界上没有比麦当劳更好吃的东西了。只是学生时代的我们并不富裕,除去仅有不多的日常开支,零花钱少得可怜,所以不得不经常去收集麦当劳的优惠券。
彼时的麦当劳并不像现在这样经常会有各种优惠甚至网上团购。因为初入市场,物以稀为贵,又正巧在学校旁边,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只是偶尔在放学的时段,散发一些零零散散的优惠券,而我总是喜欢在那个时间段打篮球,所以几乎每一次的优惠券都错过了。
那年中秋节,父母由于工作都在外地,独留我一人在家,放假前一天,我正巧被安排值日搞卫生,又因为作业的问题被老师留下来很久。昏暗又闷热的教室里剩我一个人,走廊的灯一闪一闪的忽明忽暗,看着凌乱的桌椅,满脑子都是烦躁。
做好值日走出学校,已经晚上快八点了,食堂早就关门了,摸着口袋里的几张零钱正犹豫着要吃包子还是面条,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校门口的路灯下,是小信。
时至今日,那个画面依然镌刻在我脑海里挥散不去,她穿着厚重外衣,逆光面对着我,身后是繁华的大楼、车水马龙的街道,和行色匆匆的行人,我知道她一定说了一些什么,只是因为当时太过于饥饿,再加上周围嘈杂的环境,她说的那些话就像如今已经模糊的那片景色一样,早已记不起来了。
一直到我们一起在麦当劳大快朵颐之后,我的记忆功能才渐渐恢复正常。
“为什么还没有回去?”我一边吮着刚抓过麦乐鸡的手指问道。
“今天我家里没人,正好要在外面吃,我就想着吃麦当劳好了,刚好看到是你要值日,就等你一起吃呗。”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掏了掏口袋,却只摸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放在桌上就这么看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小信看出了我的窘迫,捂着嘴笑了起来,月牙儿一样的眼睛看得我满脸通红,接着她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摞优惠券,歪着头看着我。
“你怎么拿到这么多的?”我问道。
“因为我不用留校做作业,所以我经常可以拿到。”小信说完又笑了。
“那是你从没有看过我打篮球,”我笑着说,“谢谢啊!”说完还想着把零钱拿回口袋。
小信一把抓住钱。
“该给的还是要给,我才不白请你吃呢,你是男生还厚脸皮吃白食?没要你请客,你还好意思!”
“也是哦!”一番话说得我无地自容。
“不过还是谢谢你的优惠券。”说完我吞了吞口水很认真地看着剩下的最后一个麦辣鸡翅。
小信也很认真地看着我,然后指着盒子说:“吃吧吃吧,我吃饱了。”
也许我该早一点明白,那晚她一直等在校门口的原因。也怪那时饿急了的我,更没多想为什么她仅仅只吃了一小块儿麦乐鸡和半杯可乐。
此时窗外雨越下越大,盘子里的麦乐鸡还剩下好多,不过我却不再像那一晚一样,可以开心地吮着手指一个个全部吃完了。看着窗外,仿佛看到了当年每个放学的傍晚,小信站在麦当劳门口虔诚等待发放优惠券的身影,就像那一晚在路灯下等我的画面,是如此相似。
四
毕业前的几个月,禽流感的新闻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上频繁播报,一时间各类快餐店变得门可罗雀,小信再也不用每天傍晚去排队等着发优惠券了,只要从麦当劳门前经过,一定就会有扮成麦当劳叔叔的员工送上大把大把的优惠券,附送一句“麦当劳,喜欢您来”。
学习也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之前我和小信周末只要有空余时间便会在学校旁的麦当劳一起写作业或者看看书,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每当有做不出来的题目时,来一块麦乐鸡或者喝一口可乐都总会有一点新的思路。
随着家里逐渐增多的麦当劳包装袋,还是引起了我妈的注意,当她得知我每次周末出去自习并不是在学校教室而是在学校旁边的麦当劳的时候,她着急了。
当然,我明白他是为了我好,她怕麦当劳的麦乐鸡传染给我禽流感,从而耽误学业。然而这一现在看似荒谬的言论却让当时的我也一并跟着心惊胆战。我低着头不说话,那一年的生物课并没有详细介绍传染病毒的知识,网络和手机资讯也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几乎都是报纸或者电视里的新闻,我也害怕说不准哪天我就被麦乐鸡感染,于是在那个懵懂无知的年代,我妥协了。
回到学校,我告诉小信,以后我可能不会去麦当劳了。然后把原因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小信开始一直哈哈哈地笑,直到我最后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禽流感未被驱散之前我真的不吃麦当劳了。
而由于毕业考试的临近,父母的施压,我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考虑其他的事情。随着禽流感的日益盛行,以及一些其他劣质快餐店的食品问题曝光,我也竟然慢慢相信吃鸡真的会被传染禽流感这一不容争辩的“真理”。
五月初夏,空气中开始夹杂着闷热和蝉鸣,浮躁的心情一直得不到缓解,烦躁而又压抑。上课时,小信坐在我后面,我时不时扭头去看她,不知道是因为她,还是因为我真的很想吃麦当劳。小信低着头一直在看书,偶尔抬起头,四目相对时还是会对我莞尔一笑,然后撩一下垂下的头发,继续看书。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的样子,总能让我浮躁的心稍稍安稳一些。
又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后我留下来做值日,还好并没有因为作业的问题耽搁很久,小信放学之后也没有走,留在教室里在写作业。我做完值日之后,问她:“今天家里又没人吗?”
小信点了点头,又忽然摇了摇头。
“那就早点回家吧,马上要考试了。”说着我帮她整理好课桌一起走出了教室。
和小信下楼的时候,走廊楼梯间的灯光恰巧不亮了,我一边抱怨着一边摸着楼梯下楼,小信跟在我的身后。在楼梯拐角处,我伸手去摸扶手时,忽然被她一只手抓住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小信的手,凉凉的,手心却浸满了汗。黑暗中我看不清她的脸,只是一个瘦小的身影,默默站在我身后。
之后我就这么牵着她,沉默地走过了整个校园里最漫长的三层楼梯。在某一个刹那,恍惚间,我以为我会就这么一直牵着她,走过以后的大段人生路。
走出教学楼后,小信的手很不自然地松开了,我回头看着她有点尴尬地笑了笑,她也低着头笑,嘴里轻声说着:“谢谢啊。”
之后我们穿过操场,看着铅华浸染的天空,还有随风飘动的梧桐树叶,心里突然涌现出一种不舍。
“好快啊,就要毕业了。”我不由得感叹。
“嗯,”小信附和道,“那个,今天我过生日呢。”
“真的?生日快乐啊!想要什么礼物呢?”
小信抬头想了想,说:“陪我吃麦当劳吧。”
当时的我,因为禽流感,对于麦当劳的依旧还有着一些怨念,于是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小信看着我为难的神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你就吃个甜筒!”
可能是由于优惠券的力量,周五晚上的麦当劳居然坐满了人,我和小信只好打包在路上边走边吃,穿过校门口前那条熟悉的街道,我们就这么一路慢慢走着,我走在小信的身后,看着她前面绵延的街道,忽然有点悲伤,低头发现甜筒早就化了一手。
小信回头看着我,明晃晃的路灯在她眼睛里闪烁。
“麦乐鸡有禽流感吃不了,甜筒也不吃了吗?”
“不说点什么吗?”
“嗯,祝你生日快乐。”我轻声说。
后来的后来,我们就这么来来回回穿行在走过无数次的街道上,只是那一天除了生日快乐,我什么都没再说。或许有些话那一次没有说出口,那么以后,永远也不会说了吧。我们在静默的时间里,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而知道这些的只有我和小信,还有麦当劳。
五
那年中考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我留在了本校,小信去了另外一个学校,联系慢慢少了,不过偶尔还是会在步行街的麦当劳碰到,偶尔寒暄几句。
直到毕业很久之后的某一天,我收到来自一座遥远城市的信封,信封的背面用黄色的笔画了一个大大的M。信封里面装的全是皱皱巴巴的当年麦当劳的优惠券。我看完之后才知道,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了,如同这些泛黄的优惠券,再也买不到当年的那个甜筒。
那是一场磅礴的大雨,淋湿了年少时光里那些满怀的期待和爱。我仿佛看到当年小信在雨中摇曳瘦弱的身影,我却没有上前给她撑起过一把雨伞。只是待到雨过天晴,我再次坐在麦当劳的某个角落,我依然会想起她。
我一直这么后知后觉,我以为陪伴我整个青春的的只有麦当劳,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只怪年少的我太过于天真,看不懂她沉默背后的一片柔情。
想到这里,我走出了麦当劳,夜色已经很深了,街道上大多的门店都已经打烊了,只有身后24h营业的麦当劳亮着暖暖的灯光,在每一个寒冷的夜晚给劳顿的人们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
只是我知道,无论我再去多少次麦当劳,拿到了多少的优惠券,我也不能穿越这些年漫长的时光,再一次来到你的面前。
作者——李文博
三十年长沙土著,正在教崽讲长沙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