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何过去赚钱容易现在赚钱难?或许因为过去有伪需求

0
分享至

近年老板见面说得最多的就是“生意太难了!”“钱太难赚了!”

毫无疑问这都是大实话,过去虽然也会说“难”,但跟今天完全不能比,大家回想起来,过去真是钱太好赚了。

那么有个问题大家都想不通,为何经济越发展,钱反倒难赚了?相较而言,以前的钱就好赚呢?

早在2022年初本人就曾经在本号写过一篇文章《》,曾分析过当前企业难过的主要原因:

那为何过去的钱就会好赚呢?真有点皆大欢喜的感觉——老板赚到了,花天酒地出手阔绰,打工的也还满意,买房买车的,充满希望,政府也有钱,到处搞基建,为政绩拼命。

回想起来,真是一段美好的光景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按说还是这些人,政策还是这些政策(现在应该更好了,为了实体经济已经应出尽出了),土地还是这片土地,怎么那个时候就那么好过呢,GDP高速增长,在全球一马当先,高歌猛进,不知不觉冲到了世界第二,甚至直逼美国老大地位了。

我想,这里既有我国的对比优势全面释放、潜力彻底激活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莫大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造出很大的“伪需求”,我们都沉浸其中毫无觉察,都以为是理所应当,以为都是我们奋斗出来的。

现在回头看来,的确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不该有的“需求”。

最大的“伪需求”非房地产莫属了,我国的房地产按照国人的收入水平显然是严重过剩了,根据8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住建部公布的最新数据: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40平方米,而日本才33.5平方米、新加坡30平方米、韩国28平方米(当然这主要与亚洲国家人口密度较大,城市以公寓类为主的住房形态有关),即便跟发达国家比,也差距不大。

然而,中国人均GDP却只有日本、韩国的1/3左右,是新加坡的1/7(见下图),如果按照实际购买能力,中国人均面积应该不超过20平米才合理。

有人调查过,现在大部分年轻人接受用年薪的6倍到10倍价格买房。以上海为例,2022年上海统计局公布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是每月12183元,平均年薪是146196元,就拿这个数来算,2024年6月,上海徐汇区的新房成交均价138584元/m²,也就是说,一个年轻人用年薪的10倍来买房,只能买到10.55平方米,如果要住100平米的房子得攒上100年!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实际需求和购买力去买房的话,估计一半的房都买不起,有一半的房子都是“伪需求”,尤其是四五线城市,或许今后20年都不用造房子也够住了,何况人口在不断减少,楼盘网还发布过一份名单——全国有近百城市房价鹤岗化了,一套二手房仅几万元,跌得好惨啊。

正因为有房地产的领跑,带动了百业的“伪需求”,首先是金融行业,贷款的显然增大很多,以致会有多个房地产公司上万亿的负债,还有投资显然也踊跃很多,机构投资、私人投资在房地产的可谓天文数字,多少家庭享受了房地产的红利,财富也是依赖房子而飙升的,当然也有的既是房子的投资受益者,也是今天被房子拖累的受害者。

有了房地产这个火车头,加上金融的强劲助力,还有一个最大推手就是各级政府,正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县域竞争是中国经济成功的制度创造”,GDP的KPI考核激发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用土地财政的手段,这是主官任期最快的变现办法,不足为奇,何况无论是开发商、投资商、购房者还是政府,可谓全民都有推高房价、无意中创造“伪需求”的动力,所以硬生生把房地产推到一个不可承受的高度,尽管中央一再重申“房住不炒”,都不能刹车,直到2020年8月央行、银保监出台了“三道红线”才强行刹住,从而引发各地暴雷以致房地产崩盘的后果,我想如果再晚一些,可能损失更大,幸好被止住了,已经一地鸡毛,实际上这是我们全国人自己酿的苦酒啊!

除了金融业,房地产带动的产业还涵盖了冶金(钢铁)、有色(铝合金门窗等)、建材(水泥、玻璃、砖瓦等)、运输、建筑、设计院、服务业(从代理销售到装修、租赁等)、电力(供电)、水利(供排水)、道路交通、商业(商业网点的配套)、家电等行业,你说这里的“伪需求”又有多大呢?

更糟糕的是,在这样的繁荣景象下,还带来了超出实际的预期——都认为会持续线性高速发展的,蛋糕会越来越大的,于是带动了基建热、创业潮、消费欲。

作为政府的主要投资行为,基建无疑是最大的投资,一方面确实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同样也会造出“伪需求”,比如高铁、高速、机场、地铁、大桥无不争相上马,特别是2008年的4万亿基建投资,让我们顺利度过了金融危机,还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加速了“基建狂魔”的形成。

可是也有很多是太超前了,高速建好了没几辆车走,很多高铁也入不敷出,机场也有不少经营困难,地铁更是当地财政的沉重负担。

今年初,年度反腐大片曾曝光西南某市领导盲目举债搞旅游,三年当地新增债务1500亿,23个旅游项目中有16个项目被列入低效闲置项目,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无独有偶,西北某地级市因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造成巨大资金浪费,而被当成典型通报,一期工程年收入160万元,而运营成本却高达4000万元。

今天看来,很多的基建都是基于乐观的预期下设计和建设的,实际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我算不清楚这里会有多少“伪需求”,同样也会带动了上下游的“伪需求”。

日前,财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根据文件,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可见,中央已经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转载:[bzt.go5le.net)

由于人们感到机会很多,自然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互联网风口来临,低成本、低门槛让创业成为可能,引发持续多年的创业潮,有人创业,自然也会造出许多“伪需求”,风投也是推波助澜,上市也跃跃欲试,成就了很多人的财富梦,更加激发不安分的人创业,因此老板辈出,企业家崛起,梦想也越来越大,从全市最大到全省最大到全球最大,不断激发欲望,很多企业家不知不觉处在梦幻之中,比如很多企业拿地盖楼,无不是往大了拿,谁都认为拿地越多,将来越值钱,什么产业园也就应运而生,如今看来,都是远超出预期,严重过剩,这也会大大催生了泡沫。

文章转载:[bzt.e7mall.com)

老板多企业多,因此产能自然过剩了,一旦市场萎缩,那就会内卷不止,今天就很难过了。

文章转载:[bzt.yuyoule.net)

由于当年一片繁荣的经济景象,收入节节攀升,人人心中有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怀抱了良好的预期,因此大家普遍出手大方,花钱舍得,于是自然催生了消费热,以致消费升级呼之欲出。

文章转载:[bzt.007cn.net)

由于房子投资属性远大于居住属性,因此只要能弄来钱,都愿意投资买房,利息都不在话下,于是几度全国人民联手推高了房价,乃至后来成天价,无数人实现财富梦,大家都经历过这一过程。

文章转载:[bzt.hxmw.net)

不仅买房,包括其它消费,也都水涨船高,一路追高——买车的胆子也大了(一下子我国就普及了家庭用车,而且豪车不少),吃饭也高档了,穿衣也讲究了,酒店升级了,化妆品畅销了,烟酒茶名贵了(特别是白酒),奢侈品好卖了,KTV等高档场所也开多了,就连教育,也是过度投入了,哪怕看病,也有虚高的成分,总之,就是过了一段近乎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日子,貌似我国一下进入了发达经济社会了。

文章转载:[bzt.zhfr.net)

试想,有多少是制造出来的泡沫呢?不得而知,也没法估算,跟现在相比,体感至少有30%以上。

文章转载:[bzt.hfcenter.net)

今天的难过某种程度而言是过去超前消费的结果,本不该过那么好的生活的,没想被虚构出来了,就让我们享受了一阵,如今回归现实了,变得真实了,才发现其实并没那么好,而且这才是常态。

文章转载:[bzt.hpyj.net)

对比一下日本,我们就得面对现实,他们也曾经有一段虚幻的日子,泡沫过去,就得难过三十年,且还在延续,或许我们会比日本好些,但熬上个十年八年是要的吧。

文章转载:[bzt.rip2.net)

本人也曾在今年5月份在秦圈写过一篇文章《》,我是这么给多数老板建议的:降低期望、调整心态、放下执念、休养生息。

文章转载:[bzt.hbjhw.net)

“当我们暂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盲目地折腾只会让我们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相反,保持一种静观其变的态度,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出手,未尝不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

文章转载:[bzt.zuoshankeji.net)

最后,也补了一句:“当然,休养生息并不是对所有人的建议,对于那些有能力、有资源、有机会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梦想,但对于普通人、大多数人来说,接受现实并努力过好每一天,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转载:[bzt.hbsydq.net)

“总之,休养生息并非消极逃避现实之举,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性选择与调整。它既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保存实力,在等待更好机会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又能够让我们放下执念、享受当下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与满足感,这未尝不是一种积极且智慧的生活策略。”

文章转载:[bzt.wssdr.com)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读者群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

文章转载:[bzt.cgx365.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果然 医、警、师举步维艰,各有各的苦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1-18 21:35:27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比亚迪远程锁死印度电动大巴!看清印度宰客套路让其如意算盘落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1:01:48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北京市中小学寒假放假通知!

全世界 原全历史
2025-11-19 20:07:40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对日上强度!反制还在升级,高市如何收场?

国是直通车
2025-11-18 19:34:02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70岁离异老太惨死,法医检测体内男性DNA,竟与老太自己高度吻合

苏大强专栏
2024-03-27 22:12:23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李连杰的事,越来越玄乎了

听风听你
2025-11-15 00:00:50
可以批评清朝吗?

可以批评清朝吗?

一个坏土豆
2025-11-12 20:14:24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印度游客疯狂涌入中国,在庐山水中直接脱衣搓澡?景区回应来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5 22:15:46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发生在你身上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第一个就挺炸裂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05:03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现在还有人看不懂俄罗斯?

山河路口
2025-11-19 20:14:59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39:36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请做好充分准备,世界即将变天!

水木然
2025-11-17 23:56:09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杨瀚森3100万工资到手不足40%?NBA合同水分有多大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8 21:14:10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这2种粗粮是天然溶栓剂?提醒:想要血管健康,这几物可多吃

小舟谈历史
2025-10-22 09:30:12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岸田文雄最新表态

新京报
2025-11-19 13:26:04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阿森纳最大的敌人回归了!瓜帅给曼城注入活力,蓝月争冠机会不低

里芃芃体育
2025-11-19 05:00:02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熊猫杯收获亚军,拜合拉木MVP,邵佳一眼皮底下,5位水货国脚现形

球场没跑道
2025-11-19 10:22:42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最新:乌克兰夺回红军村公路!切断库皮扬斯克俄军补给线

项鹏飞
2025-11-18 19:52:18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2025-11-19 21:23:00
农村大英子
农村大英子
分享最精彩的日常生活
1006文章数 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亲子要闻

不用觉得无法带孩子见世面而亏欠,真正的见世面是去见世界的每一面,可能就在身边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