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 14日,我国网络安全机构第三次发布专题报告,进一步公开美国政府机构和“五眼联盟”国家针对中国和德国等其他国家,以及全球互联网用户实施网络间谍窃听、窃密活动,并掌握了美国政府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嫁祸他国的相关证据,另外还有他们采取“供应链”攻击,在互联网设备产品中植入后门等事实,彻底揭穿所谓“伏特台风”这场由美国联邦政府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
今年,中国网络安全机构连续发布报告,揭露了美国利用虚构的“伏特台风”网络攻击组织,对中国等国进行抹黑。这可不是简单的“指责”,而是摆出了“实锤”——成千上万的间谍程序、精密的网络武器、以及美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进行全球大规模监听的铁证。 这感觉就像一部悬疑剧,剧情反转再反转,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中国网络安全机构却发现,“伏特台风”的攻击手法、使用的工具,与美国和“五眼联盟”国家情报机构的技术如出一辙。
其实啊,这就是一个国际勒索软件组织,但美国情报机构和网络安全企业为了获取国会的预算拨款、政府合同,竟然合谋散布虚假信息,还栽赃给了中国。这种行为,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让人哭笑不得。
在前两个调查报告发布后,那些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主流媒体和微软公司虽然没出声,但他们的一些官员和企业却出来发声,谈及所谓的“伏特台风”仍在实施网络攻击。然而,这些声音却对中方的证据只字不提,就像是被胶带封住了嘴一样。
炒作“伏特台风”这事儿可不仅仅是为了吓唬人,他们背后另有大图谋。
比如,有个《涉外情报监视法案》第702条款,赋予了美国情报机构直接收集外国目标数据的权力,但这玩意儿快要到期了,美国情报机构一着急,赶紧拿“中国网络威胁”出来吓人,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条款续命。
不光是情报机构急,美国大公司也乐得配合。
微软在爆料“伏特台风”之前,还从美国国防部那儿拿了一份90亿美元的云计算订单。
10月15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还对于此事进行了公开表态揭露了美国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伪造他国实施网络攻击的具体手段,如通过插入中文等其他语种等字符串刻意误导他人进行分析等,这就是蓄意散布虚假信息抹黑中国。然而随着中国投放三次权威调查报告以及外交部发言人都对此事进行了公开声明后,美国政府和涉事企业微软至今没有回应。
并且,美国专门为这种战术部署行为研发了专门的科技包,并将其命名为“大理石”,这种科技包能够让美国这些网络战队的成员在进行攻击或者入侵其他国家网络时进行掩盖,可以将恶意的攻击行为直接转嫁到其他国家身上。
据我国科技人员调查发现,这种科技包的起始时间最少在2015年之前就出现了,美国通过这些手段已经在网上冒充其他国家的身份在全球互联网中窃密了最少9年,然后将所有的窃密行为都转嫁给非盟友国,而中国自然是首当其冲。
美国依托技术和地理位置优势,把持全球重要的海底光缆,建立了 7 个国家级全流量监听站。与 FBI 和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合作,对光缆中传输的数据深度解析和窃取,实现对全球互联网用户无差别监听。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局还对监听“盲区”的特定目标实施网络秘密入侵行动,在全球范围内植入超过 5 万个间谍程序,中国境内很多城市都在其入侵范围内。
美国才是真正的网络窃听“大佬”,他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监控所有互联网用户,还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伪装和抹黑行动。
美国将自己的恶行掩盖起来,然后把矛头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的信任,也让世界看到美国在网络空间的真实面目,一边实施网络间谍活动,一边却拼命指责他人。
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得网络攻击的溯源取证异常困难,攻击者可以利用多个国家的服务器进行跳板攻击,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网络攻击往往缺乏直接证据,难以证明攻击行为与特定国家或组织之间的联系
真相不会永远被掩盖,“伏特台风”事件的曝光,再次提醒我们: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任何国家或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