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自古中国人就有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即使是一介平民,往往也会拥有守节不换的血性。在山东临洮桃花村的一位老人牛余庆正是如此。
他为了一个承诺,在自己的家乡为早已牺牲的英雄守坟,从一个血性少年直到九十三岁的耄耋老人,却一直没有等到前来带走英雄骸骨的人到来。
在媒体和政府的帮助下,老人最终等到了英雄的亲属前来,他们带走了骸骨,将其归葬在家乡的烈士陵园中。
一、战火烧到了家门口
1941年牛余庆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当时的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代。牛余庆的家乡也被战火反复荼毒,经常能听见枪炮的声音,看得见尸体和日本人。
有一天,村子里忽然来了数十个日本兵,他们一来就大呼小叫,听翻译说,这是日本人在抓人,前几天抗日军和日本人刚刚干了一仗,双方互有损伤。
很多八路军都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但是还有些受伤严重的伤员可能还在本地没有及时逃走。
这些日本人就是在找这些伤员,为了找到他们,日本人往附近的村子里都派驻了很多汉奸来巡逻,动不动就挨家挨户地搜。
其实,牛余庆和他的姑父他俩家里就藏了伤员,他们救了伤员后,连夜在牛家的后院里挖了两个地窖,把伤员都藏在里面,还时常偷偷过来送水送饭。
牛余庆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日本人入侵后亡国灭种的道理还是晓得的,他和姑父之所以冒险,就是因为钦佩这些军人的胆识,知道他们才是真正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救星。
这些伤员和躲在牛家的地窖里整整养了一个多月的伤,终于才等到日本人撤走了。大部分人都保住了性命,和组织接上了头,重新归队了,然而其中有一人因为伤势太重,没能活下来。
这位烈士就是老张,牛余庆和老张很是熟络,虽然俩人刚刚认识没多久,但是此人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老张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日本人的弹药炸断了腿,因为医疗条件是在太过简陋,所以他的伤腿一直没好过。
但是老张受伤这样严重,却连一声疼都没喊过。最令牛余庆钦佩的是老张的勇气,他还对未来充满希望,并给牛余庆说:等我伤好了,还要继续打鬼子,哪怕再断一条腿,也要跟他们拼到底。
二、英雄离世,老牛守望
只可惜老张的雄心壮志到底化作了泡影,只在牛家地窖呆了十天左右,他就因为伤势不治而亡。牛余庆来不及悲伤,因为当时他家还处于日本兵的包围之下,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他乘着夜色掩护,将老张的尸体带出了地窖,埋在了村子里的空地里,然后回来继续保护其他还活着的战士们,一直到他们全部脱险为止。
没想到的是,组织派人来接应时,其中正巧有两个就是老张的哥哥。当牛余庆告诉他们老张已经牺牲的消息时,张家哥哥只来得及在老张孤零零的坟前哭了一场,连停留的时间都没有。
当时的战事十分紧张,他们还有其他紧迫任务要做,在赶赴战斗前线时,他们托付牛余庆代为照看老张的坟茔,只要他们打仗回来,一定会带着弟弟的尸骨回到家乡去安葬。直到他们走后,牛余庆这才想起来,都没有来得及问老张姓名。
张家哥哥们一去不复返,牛余庆也守着村里的坟墓过了一年又一年,他想,一定是战争紧迫,让他们没有时间来归葬,直到1945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牛余庆心想,只要他们还活着,一定会回来的。
然而没多久,新的战争又开始了,这一打又是四年,等到1949年解放时,年轻的牛余庆已经娶妻生子,他时常去照料一下老张的坟墓。
他并不相信人死一场空,他相信人生而有魂,死则有灵,如果没有归葬,老张会不会永远回不到家乡,就此要做孤魂野鬼?
牛庆余始终没有人来接老张回家,他这才隐约想到,也许老张的哥哥们也都牺牲了。每当想到这里,牛余庆都会心头泛起一阵酸苦。
每逢节日,他就会去老张坟前烧一点纸钱,上一点贡品,希望能安慰到死去的老张。既然他的家人不能来看他,那么自己也就算是他的熟人吧。
全村上下知道老张这个无名英雄的人很多,抗日战争结束后,因为牛余庆一直以来都为他守坟,大家也都渐渐知道了老张的英雄事迹。
因此,每到清明节和当地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老张坟前也常常有一些鲜花。
三、追踪英雄的来历和姓名
随着国家对于英雄先烈的纪念和追溯活动,曾经埋骨于桃花村及其附近的烈士们的遗骨都逐渐被迁入了当地的烈士陵园,只有老张的坟还留在这里。
因为人们不知他的姓名,没有办法给他安葬和定名,而曾经和老张朝夕相对的牛余庆也已经垂垂老矣,然而他愈发感觉时间的紧迫,必须帮助老张找回身份和故乡。
到了2014年,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劝牛余庆上网找找线索,在网友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牛庆余找到了一些线索,老张的家乡好像在山东潍坊一带,记者在潍坊打听到了一个叫赤良峪的地方,这里张氏是大姓。
抗日战争时期,村子里有很多年轻人都被动员上了战场,村支书看到报道后专程去询问了村子里还健在的一些老人们。
时年八十八岁的张玉信老人告诉记者,他哥哥在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时,还有另外一户的三兄弟一起报名参军,他们分别是张维信、张维顺和张维吉。
前些年大哥张维信的墓已经被找到,根据对比调查后认定了他的烈士身份,目前已经迁入当地的烈士陵园。牛余庆和有关部门的人员经过调查后发现,牛余庆心心念叨的老张就是张维信的三弟张维吉。
所幸的是旁系还在,很快赤良峪派了他们的侄孙张纪永来祭拜。牛余庆老人想起当初老张拍着自己肩膀,说要和鬼子干到底的场景,泪洒当场。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张家三兄弟一门英烈,全部为国捐躯,没有直系后代了。然而张纪永告诉牛老,虽然张家三子过世很早,但是他也是张家后代,算是张维吉的亲孙子,以后一定会来看老人的。
在政府的帮助下,核实了张维吉的身份后,他终于回到了家乡,葬入当地的烈士陵园。
结语
人无信,无以立,然而这里的牛余庆老人却远远超越了信义这个单纯的词义,他用一生的时光守护着一个承诺,并为了英雄的身份四处呼喊奔走。
有人说,这样的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人类的逐利性才是生存的必须,其实这远远不是事实。
对于英雄和那个年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而这些历史的传承者和记录者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因为你们的相信,英雄和烈士的牺牲才有价值和意义。
正因为有牛余庆这样的普通人,他们真的热爱国家,这才是像老张这样的英雄们值得为之流血的意义所在。
幸福并感激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