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知识小科普系列(四)
古建筑室内装饰构件——罩
文保君说
“四普”工作推进过程中,有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的形制、构造、部件值得被记录,他们局部反映了文物的信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类常见的细节,文保所将聚焦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局部,汇集一些旧文与新说,推出这个四普知识小科普系列,和大家一起见微知著。
科普正文
罩是古建筑小木作构件的一种,在《中国古代建筑辞典》的解释为:“罩系用硬木浮雕、透雕而成,满布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或神话故事之类,作为室内的隔断和装饰,用于宫殿及贵族、富豪宅地。”民居也有用罩的,多为柴木所制,且南方刷金漆的一般不用硬木。
古建筑里的罩主要用于内檐装修,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可以划分室内空间,使空间变得有层次、有分隔,用来区别性质不同的使用空间。然而罩不同于墙和门一般将空间完全隔断,只是在视觉上达到不同空间的界定,但各个空间仍保持畅通,形成隔而不断。
罩的形式多样,有飞罩、挂落飞罩、落地罩、几腿罩、栏杆罩和炕罩等类型。今天文保君就和大家一起欣赏下不同类型的罩。
01
飞罩
飞罩,与柱相连的两端下垂,但不落地,在形制上呈拱形。
拙政园留听阁 飞罩
02
挂落飞罩
挂落飞罩是室内的挂落,与飞罩相似,但两端下垂短于飞罩,略似挂落,故而称挂落飞罩。
网师园 挂落飞罩
03
落地罩
落地罩,或称地罩,顾名思义,是指罩的两侧延伸落到地面,并且两侧有隔扇或者雕刻饰件。但落地罩的两侧下端并非直接落地,而是落在一个须弥墩上,隔扇与中槛交角处,各安装花牙子一件作为装饰。
落地罩构造示意图
落地罩造型极为丰富,根据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圆光罩、八方罩、芭蕉罩等。
01
圆光罩
留园林泉耆硕之馆是鸳鸯厅形式,里面有2个圆光罩,形制一模一样,均采用内外两圆形式,两个圆框之间用花卉纹相连,外侧圆框周边遍布花纹,非常精美,堪称罩中精品。
上方山深林动物世界 圆光罩
留园林泉耆硕之馆 圆光罩
02
八方罩
拙政园香洲 八方罩
03
芭蕉罩
狮子林 芭蕉罩
若落地罩两边不立隔扇,而是在挂空槛下面和两侧设置花罩、花饰,形成三面雕花的形式,则称为落地花罩。
网师园梯云室 落地花罩
网师园 梯云室落地花罩
04
几腿罩
几腿罩,由上槛、挂空槛和两根抱框组成,两槛之间是横陂,分成五当或者七当。空当内安装卡子花,挂空槛与抱框交角处各安花牙子一块,两侧的抱框,恰似案几的腿,故得名几腿罩。
几腿罩构造示意图
故宫养性斋 几腿罩
05
栏杆罩
栏杆罩,是在几腿罩内侧加两根立框,将空间分成中间宽两边窄的三开间形式,并在两侧的抱框和立框之间,加装栏杆。
故宫承禧殿 栏杆罩
06
炕罩
炕罩,亦称床罩或炕面罩,是设置在床榻前面的罩,床罩的形式一般与落地罩相同,但是因为多在床榻外侧安装,内侧挂幔帐,称为炕罩。炕罩的出现与满族人的生活习惯有关,满族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室内生火、休息、睡觉在炕上,进入中原后将这一习俗也带进中原,把木床和砖炕的形式结合起来,形成固定的炕,炕罩也随之流行起来,成为室内固定的装置。
故宫坤宁宫 炕罩
形式多样、造型丰富的罩,虽然只是建筑的点缀,却兼具了艺术性和实用性,是古代匠人们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侯洪德、侯肖琪:《图解 <营造法原> 做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
3、故宫博物院古建筑管理部:《故宫建筑内檐装修》[M],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和参考文献。
(图文来源于“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