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即便是在地球的另一边,一个电话就能取得联系。有人形容,科技让人们生活在“地球村”。但是这种紧密的联系却并没有改变刻板印象,最反而强化了刻板印象元素的传播。
其实傅满洲不过是一个小说家杜撰出来的角色。1875年,英国小说家罗默发表了小说《福尔摩斯遭遇傅满洲》,小说塑造一个极端邪恶的中国人的形象,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其实傅满洲的形象,不过是罗默为了迎合西方人“黄祸论”的心理,而杜撰的邪恶中国人的形象。看看那个时候的中国就知道,当时明明是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
“黄祸论”越炒越热,中国人的形象越来月丑陋。就像当年纳粹诋毁犹太人一样,犹太人是最低级的人种,所以可以随意上伤害。中国人在外国的处境越发困难,辱华伤害人成了不需要理由的事情。1885年,美国发生了屠杀华工时间,28人被杀害。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明目张胆的排斥华人。
而关于傅满洲形象的来源,罗默毫不避讳,直接说来自中国义和团的形象。而且他认为傅满洲这个形象,具象化了东方人的诡计多端,为“黄祸论”提供了一个人物化身。傅满洲是个丧心病狂的反派,他的目的是消灭白种人,政府全世界。长时间的传播这个角色,西方人都要信以为真了。
傅满洲这个形象,在“黄祸论”思潮下大受欢迎,随后不同的领域的人都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傅满洲的形象出现在漫漶、歌曲和影视剧中,很长一段时间,华人的形象和丑陋的傅满洲画上了等号。直到1980年,美国华裔发起了抵制了傅满洲的运动,这场赤裸裸的歧视才被禁止。但是傅满洲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西方人对他恐惧刻在了骨子里。
傅满洲其实只是一个杜撰出来角色,他根本就不存在。小说中,傅满洲的形象极尽可能的被丑化,影响了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其实这不过是特定历史下的一种偏见,真实的中国人肯定不是这样的。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国家,最好是多途径多方面去收集信息,而不是依靠一个杜撰的角色,去幻想中国人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