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孩子的玩具,就是在毁掉孩子的梦想!"当这个火爆网络的视频被曝光后,瞬间引起了教育界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议。
赵菊英,一位自称33年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的博主,在家访中竟然要求学生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手办,扔掉珍藏的漫画书和卡片。她的这一做法被指是"霸凌式教育",教育专家和媒体纷纷发声谴责和质疑。
光亮正大大的败给阴暗,真正的教育理念输给了简单粗暴的"恐吓"。这不啻是一次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摧残了孩子纯真可爱的个性,是一次严重的教育失误。看着那些曾经让孩子们趋之若鹜、快乐无比的玩具和藏品被强行毁坏,我的心如同针扎一般疼痛。
孩子的兴趣爱好就该被无情践踏吗?怀揣梦想就是玩物丧志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点点滴滴。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收集各种漫画书,每一本都是我省吃俭用攒钱买来的。
那时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买一本漫画就相当于买了一件奢侈品。但我却是如获至宝,视之犹如珍宝。每天放学后就迫不及待打开书本,沉浸在神奇的冒险故事世界里,仿佛在我的内心深处,也存在着一个无垠的宇宙。
后来渐渐长大,我开始痴迷于手办收藏。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但对我来说,每一个栩栩如生的手办都蕴含着无尽的创意和艺术力量。
它们不仅是我放松娱乐的出口,更是我追求梦想的驱动力。就像一位艺术家痴迷于绘画一样,收藏手办也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赵菊英却把孩子们的这些纯真爱好贬低为"玩物丧志"。她对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横加指责,毫不客气地要求他们亲手将之付之一炬。我难以想象孩子们当时内心有多痛苦,多么无助和被伤害。如果连一个孩子最纯真的爱好都无法被尊重和保护,他们又怎能保有自信和追求梦想的勇气?
教育应该是一种温暖人心的阳光,而不是伤人的暴力。赵菊英过于简单粗暴和独裁式的做法令人痛心,她完全忽视了教育最基本的人性化原则。教育不该是一味的压制和镇压,而应该是引导孩子发现自我,支持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
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安排时间,平衡学习和娱乐,是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但绝不能斩钉截铁地否定孩子们的爱好,更不能以如此残暴的方式伤害他们的感情。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地说服孩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家长们要学会相信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孩子们的兴趣往往来自于心底最纯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其一味地否定和批评,不如试着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喜好和追求,用爱心去疏导、启发和引导。
让孩子明白,爱好并不等于放纵,学习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生活应该有阳光也有阴影,只有合理分配时间,保持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
我们还要营造一个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追求。我们要尊重差异,而不是用单一的标准衡量一切。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欣赏和接纳不同,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已开启全网维权,搬运抄袭举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