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想读书,但是读不进去,怎么办?|创业Lifestyle

0
分享至

读书这件事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提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般舒适、随性、惬意。但是,对于正在奋斗的我们来说,很难为了“无用之用”而去阅读——哪怕你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也会想要从中获取一星半点的感悟。

不过,“总想从书中获得些什么”的想法,并不会影响我们是否去阅读,因为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影响我们是否会阅读的,往往是以下这些困扰:

· 为什么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过段时间全都忘了?

· 一年读100本书,可能吗?

· 读什么书更能帮助到我?

· 怎样才能读好一本书?

很多人对读书这件事都处于一种狂热喜爱但又没时间的尴尬境地,但大多数人因为上面这些困扰,总是会感觉自己在假装读书——没有真正学习到、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力量,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让自己感觉学习到一些东西而阅读。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什么我们读书“过目即忘”?

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本书,你对它的印象会有多少?记得你是如何得到它的?还是记得你为什么要买它?还是记得这本书的框架?还是记得每个章节里的具体内容、每篇文字里最打动你的部分?

不仅仅是书籍,影视剧、综艺节目等等一切与视听相关的活动你都可以回忆一下。

对大多数人而言,消费文化给他们的体验就像是在泡澡,可能只在泡澡时沉浸于电影情节,但泡完澡后对它的记忆也就随着洗澡水流走。

或许你会说,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熬夜多了?或者是“遗忘曲线”在“作祟”?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太多便利,它帮我们承载了大部分记忆功能,导致我们常常“记不住”,也不强求自己记住,而且遗忘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我们的记忆被分为“回想记忆”(Recall Memory)与“认知记忆”(Recognition Memory),前者指大脑自发地调用信息去回忆过去的能力,后者是记住大量事物、地方以及各种人物形象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回想记忆已经越来越不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可以在网络上查到相关信息,只要能查询,你就不需要记住某本书中的某句话。互联网成为了我们记忆的“外挂”。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意识也渐渐被人们淡忘:如果不把某种文化牢牢印在脑海里,它就会永远消失。

当谈到将记忆外部化的危害时,不得不提到柏拉图。柏拉图所写的苏格拉底和贵族菲德拉斯的对话中,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关于宙斯发现“字母的使用”的故事。埃及国王萨姆斯对宙斯说:

“你的这种发现会让学习者容易健忘,因为他们不会使用自己的记忆;他们会相信外在的文字,不会自己去记忆。”

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如果你在之后的几天不断复习自己阅读过的内容,就能记住一部分。回忆得越多,记忆力就会越强。

此外,互联网的巨量信息也是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一个因素。大脑的承受能力有限,当过多信息被“塞入”,往往会让大脑陷入快速遗忘的状态。所以,“快速阅读”“一年读100本书”也并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式——这种虚假的“流畅感”,让大脑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这些信息看似被我们分类存储在记忆空间里,但事实上,如果你不集中精力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自己的记忆的话,它们是不会被牢记在脑海中的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阅读状态可能就像消费一样:我们阅读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尤其是在网上浏览一些信息时。这不是真正在学习,只是为了获得一种瞬时体验,让自己感觉学到了一些东西。这些信息不可能变成我们的知识,除非它们能被牢牢记住。

另一个影响我们记忆的因素是碎片化的阅读与信息获取。我们读书的媒介越来越多,手机、平板、电子阅读器、听书、播客等等,我们会在上下班路上、午休、交通工具上抽出时间来阅读,但是,这样无法获得最佳阅读体验。最佳的阅读体验是“深度阅读”,它会让读者进入一种类似于催眠的状态,此时,人们的阅读速度会放慢,并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漫游”“零碎”的阅读记忆都会消失。阅读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便是那些稍纵即逝却难以描述的思想情感,它们发生过而后慢慢变得模糊,但其中有些可能会潜伏在某处,直到某个适当的的线索把它们“牵引”出来,让我们想起一些东西。

书籍、节目、电影和歌曲都不是我们上传到大脑中的文件,而是生活中与所有的一切交织的一部分。所以,让我们回归阅读的本质,忘记效率,尽可能地去深度理解书籍,为回忆留下线索吧。

快速阅读对我们有帮助吗?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快速阅读便被奉为迅速读完材料的有效方式。科学家、心理学家和教师等群体纷纷通过各种方式提高阅读速度。例如:跳读,快速浏览文章段落,找到主要观点;略读,浏览文章,找到某些词和短语;引导法,用食指或笔引导眼睛水平移动,将精力专注于正在阅读的文字上;扩大视野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核心词语上,然后用余光扫视核心词语前后的单词……

但是,这些技巧只关注于阅读速度,并不关注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的专家甚至认为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会极大地影响记忆能力和理解水平。

然而,快速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无论快速阅读是否有用处,我们都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快速阅读?

如果你按照自己的进度,一年确实可以读完100本书,关于这一点并不存在异议。但是,每个人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提高速度呢?

读书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我们不应该把它变得像工作一样,强加一个关键业绩指标、一个截止日期、一个目标。当你为了读书而读书时,你从书中获得的知识寥寥无几;当你为了快速阅读、追求数量时,你不再反思内省,那么你将收获寥寥。只有当所读的内容在你的脑海中留下印记并应用到实践中时,阅读才真正有价值。

诚然,许多成功人士都会广泛阅读。他们常常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重点不在于他们的阅读数量,而在于他们的阅读方式。

巴菲特他们都读什么书?

无论是商业大拿,还是科技领头人,他们都拥有两种特质:

▨ 都对知识如饥似渴

▨ 都学识广博

沃伦・巴菲特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是:“每周阅读500页书,这是学习知识的原理。它会像储蓄复利一样逐渐累积壮大。”

比尔・盖茨自己估计,50多年来,他每周都会读完一本书,其中多数都与软件业甚至商业本身毫无关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每年还会划出两周假期,专门用于阅读。

史蒂夫・乔布斯在跨学科结合上颇负盛名,并将之视为苹果的竞争优势,甚至表示:“单靠技术是不够的,将科技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令人激动的成果。”

为什么这些世界上最繁忙的人会将时间这一最宝贵的资源投入到聚变能、字体设计、科学家传记、医生回忆录这些看似与其所在领域完全无关的主题中呢?

因为,在最高层次上,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工作做准备。它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工作,是你需要建立的核心能力,是别人无法代劳的事,是维持长期绩效和取得成功的最终驱动力。

读书作为学习的路径之一,也是一样的道理。

读什么样的书会对自己更有帮助?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兴趣取向,处于不同阶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科目是被人为区分的,原始的知识应该是没有分类的,所以我们的阅读也不应该只有一种题材。

对于创业者来说,提出创新理念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学习并融合同一领域中其他竞争者尚不了解的有价值的技术和概念——将不同的学科连接在一起,正是世界上顶尖学习者和博学者在知识经济中独占鳌头所凭借的利器。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把所有阅读都专注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而应该积极探索,学习你还不了解的技能和概念。训练自己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并努力成为博学者,这便是在现代知识经济中解密成功的钥匙。

如何读好一本书?

在我们上面的讨论中,其实已经提到了几条“读好一本书”的关键:

· 如果你在之后的几天不断复习自己阅读过的内容,就能记住一部分。回忆得越多,记忆力就会越强。

· 放慢阅读速度,进入深度阅读,深化对内容的理解,为回忆留下一些线索。

· 广泛阅读,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工作内容等。

为了使阅读的质大于量,下列技巧或许可以帮你找到和享受那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的书:

· 试一试经典作品

大多数书都只是根据一些经典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你应当追根溯源,体会原汁原味的智慧,从头起步。从感兴趣的话题中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认真研读,这将令你受益无穷。

· 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苛

有些书会给你一种“负罪的快感”,你只会在度假或者一个人泡澡的时候读。我们有时会认为只有那些读起来有挑战性或者有些冗长无聊的书才是有用的书。

但阅读应该是个“小确幸”,而不是件无聊的任务。人生短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你不喜欢的书上。读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类型、喜欢的作家。

· 有所选择

总会有些书是更适合你或者你人生的,你只要把这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书挑出来。对你感兴趣的某个话题进行深入了解,远比咬着牙去读别人列出的10本最佳书籍要更有意义。

不要觉得只要这本小说是畅销书,你就必须要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 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读物

我们很难抽出大块空闲时间去阅读,大多数时候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因而很难沉浸其中。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点和时间选择不同的读物。例如,在小块时间阅读文章和闲书;对注意力要求不高的图书,可以选择有声读物;在大块自由时间阅读较为难懂的读物。

· 反复研读

有些书自己会翻来覆去读上很多遍。每次重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我不想读遍所有的书,我只想反复研读那100本好书”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体验。

如果你想要扩充自己在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反复读那些对你有启发、让你有共鸣的书,比读那些内容大同小异的新书来得更有意义。

· 记笔记,反思阅读内容

不要把读书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机械地读完一本又一本。为了更好地吸收知识,可以尝试以下几个小技巧:

▨ 做笔记。读到有趣的内容,重点标注出来,写下自己的想法,或抄录经典片段。写笔记能够让我们记住更多内容。如果你的书是实体书,且不是借来的,标红重点内容、记笔记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消化书中的内容。

▨ 写读后感。以读后感的形式描述书中的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 看同名电影。畅销小说往往会被拍成电影,你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品味这个作品。

· 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看完最喜欢的新演出后,你是不是想和其他观众分享自己的看法?阅读的道理也一样。

读完一本书后,可以与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分享。如果与你兴趣相似的人向你推荐了一本书,也可以尝试去阅读。相似的体验和阅读爱好能够加深双方的友谊,就像两人一同旅行或看电影一样。分享之后,你会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或者,加入读书俱乐部也是一个好方法,因为那里有你的“同好”。

最后的最后,就是将阅读视作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你不需要多有仪式感,把它看作一件严肃的事,而是开始享受读书本身:只需要拿起手边的书,打开,读下去。

互动送好礼

你有哪些好的读书习惯?欢迎留言分享,我们将从中选取5位读者,送出《创业2.0》一本!

注:时间截至9月9日24:00,获奖用户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国家新明确:未来五年,税收将迎来8大变化

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国家新明确:未来五年,税收将迎来8大变化

学税
2024-07-23 15:25:30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红色鉴史官
2025-04-11 20:15:02
冲上热搜!快去支付宝自查!网友:翻都翻不完……

冲上热搜!快去支付宝自查!网友:翻都翻不完……

业翔民安
2025-09-15 20:03:00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47:53
美联储议息在即,中国资产飙涨,英伟达深夜大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当前利率至少比正常水平高了100个基点

美联储议息在即,中国资产飙涨,英伟达深夜大跌;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当前利率至少比正常水平高了100个基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1:17:02
不要再穿“打底裤”了,柔软舒适的“瑜伽裤”很香,展现优美身材

不要再穿“打底裤”了,柔软舒适的“瑜伽裤”很香,展现优美身材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7 14:35:04
外交部宣布:布里达将访华

外交部宣布:布里达将访华

环球时报新闻
2025-09-17 16:04:07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宁夏47岁“巨婴”郭冷,除跳舞连衣服也不会洗,年入百万无人敢嫁

动漫里的童话
2025-09-14 11:40:38
国资委定调力推央企重组整合 专家:未来五年五大领域或将提速重组步伐

国资委定调力推央企重组整合 专家:未来五年五大领域或将提速重组步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8:56:02
和尤文图特二番战!央视直播有变!宫鲁鸣重用李缘,张子宇迎大考

和尤文图特二番战!央视直播有变!宫鲁鸣重用李缘,张子宇迎大考

老吴说体育
2025-09-18 00:39:58
张天爱,这腿我直接斯哈斯哈~

张天爱,这腿我直接斯哈斯哈~

君笙的拂兮
2025-09-10 19:06:38
杭州的化骨水事件还没完:警方通报非故意投放,如何索赔成难题

杭州的化骨水事件还没完:警方通报非故意投放,如何索赔成难题

小彭聊社会
2025-09-17 12:17:00
欧冠主场被阿塞拜疆球队让二追三!本菲卡官方:主帅拉格下课!

欧冠主场被阿塞拜疆球队让二追三!本菲卡官方:主帅拉格下课!

直播吧
2025-09-17 08:48:02
村子里发生的那些荒唐事,每一件都炸裂你的三观

村子里发生的那些荒唐事,每一件都炸裂你的三观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6-11 00:15:02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被查:简历一个月前就撤下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被查:简历一个月前就撤下

新知见
2025-09-17 22:48:35
第一集就直接开脱,网飞新剧太敢拍了

第一集就直接开脱,网飞新剧太敢拍了

来看美剧
2025-09-07 23:11:48
国务院国资委: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国务院国资委:目前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北京商报
2025-09-17 11:07:48
家门上骑个“大猩猩”,是有趣还是吓人?女房主坚持保留惹争议

家门上骑个“大猩猩”,是有趣还是吓人?女房主坚持保留惹争议

英国那些事儿
2025-09-16 23:20:15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

界面新闻
2025-09-16 10:11:46
韩国球星因丑闻被判刑,无缘2026年世界杯

韩国球星因丑闻被判刑,无缘2026年世界杯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9-16 23:19:40
2025-09-18 03:35:00
红杉汇
红杉汇
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1916文章数 25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去年我国超六成初中生上普高,多地普高录取率超70%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重磅!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健康
艺术
时尚
本地
家居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上年纪的女人,别总穿运动鞋和恨天高,这样穿鞋子得体又优雅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家居要闻

功能兼备 温暖白色城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