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老美负责想象,龙哥负责实现!这不,仿生鸟无人机还真被中国给造出来了。
就在近日,在中央军委举办的枪王挑战赛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镜头,只见一位侦察兵从水里浮出之后,迅速的掏出了一只“小鸟”,看起来与真实的鸟类没有丝毫的差别。
随着这只小鸟的放飞,侦查画面迅速上传到这位侦察兵的视野之中,没错, 这就是解放军的新型黑科技,它的全名叫仿生扑翼式无人机,也称“仿生鸟”,这下可给阿馆震惊到了,雷达扫描不到,肉眼又难以发觉,这可不是我军在未来战场中的侦察斩首利器吗!
当俄乌战场上还在玩着某疆的无人机时,我国已经玩上仿生鸟了。这要是真上战场了,不是妥妥的降维打击吗。
其实这并不是扑翼无人机的第一次现身。不过早期的扑翼式无人机碍于当时的无人机发展并不成熟,所以主要是运用于生物研究上,更多的是模仿老鹰形态的扑翼机去驱赶鸟类,便于科学家观察鸟类的飞行状态。也有运用于机场驱赶干扰飞机起飞的鸟类。
这似乎就成了扑翼式无人机的最早用途。当时的研发人员不是没有想过将其运用在军事领域,但碍于各方面的技术原因,早期的扑翼式无人机仅仅只能欺骗鸟类,想要达到欺骗人类肉眼的程度,还得从长计议。
如果只是改造外形来说倒是简单,但想改变其中的核心动力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与此同时,有同一想法的国家不在少数,毕竟侦察作为军事先驱之一,谁先攻克了这个难题,谁就在未来的战场中占据了主动。
在中国的仿生鸟公布之前,德国的Festo公司发布了一款机器鸟BionicSwift,这可谓是引起了国内军事迷们一阵眼红。阿馆当时看着德国的BionicSwift机器鸟的视频,是真想拿个弹弓给他打下来。
同时心里也难免有些怒其不争,为啥别的国家能搞出来,我们国家却迟迟攻克不了这个难题呢?直至2023年9月22日,一只“信鸽”从西北工业大学的长安校区飞出,正式宣布中国也打破了此项技术壁垒!
由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这只“信鸽”,单次飞行时间可突破3小时,中途不需要任何的能源补充,一举刷新了扑翼无人机单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是直接秒杀BionicSwift。
虽然在枪王挑战赛中并没有直接介绍蛟龙小队使用的仿真鸟,但我们也可以合理猜测,很有可能与“信鸽”同一型号。毕竟,它是目前我国公布出来的,最先进的一款仿真扑翼式无人机。
在枪王挑战赛中,不仅出现了扑翼式无人机,同时也有无人机蜂群。对于扑翼式无人机是否取代普通无人机,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显而易见。扑翼式无人机确实是普通无人机的另一条赛道,但想要取代普通无人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有两点,一是成本问题。扑翼式无人机在生产造价上远高于普通无人机,大规模的用扑翼式无人机取代普通无人机,无疑会让无人机领域的军事费用直线上升,用于其他军事研究上的费用必然会大幅度缩水。到时军事发展不平衡,成了军事破子,反成了得不偿失的事了。
二是军事用途不同,普通蜂群无人机主要是用于军事打击的一次性消耗品,而扑翼式无人机主要任务是侦查任务,以实时转播的形式传入后方指挥部。
高度还原的鸟类形态,静音飞行的鸟类特点,任谁也不会怀疑它是一架无人机。再加上超长的续航时间,仿真扑翼式无人机必然将成为侦察王牌之一。
在仿真扑翼式无人机上,“精细”二字无处不在。从最简单的仿真外表,到最核心的动力问题,每一步都是军事科技进步的体现。现在的中国,军事科技足以震撼世界,但唯有凭借军事的强大威慑力,我们才能继续保持“中立”且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