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在叫穷,富人在笑话。”最近一句话在网上炸开了锅。前国税总局的老领导许善达,说了句“五口之家月收入4000元够过得不错”。网友一看,心里可就炸了。有人说,许先生是不是住在“平行世界”里,过着神仙日子,不知凡间疾苦。
网友议论纷纷,觉得这4000块简直像开玩笑。现在的物价,肉菜涨得跟潮水似的,房租和房价压得人喘不过气。许善达的这句话,像是从老黄历里翻出来的。有的人甚至调侃,许老是不是拿着80年代的生活账本,看得太久了。多数人觉得,这话太离谱,真叫人哭笑不得。
普通人的生活账本上,哪有那么轻松。一个月房租、吃饭、孩子的奶粉和尿布钱,还有水电气和日常开销,哪一样都省不了。钱一出手就像流水一样。4000元的收入,别说舒坦生活了,稍微一有变动,都得紧张兮兮。生活中的事,谁也说不准明天会遇到啥。许老的话,让不少人觉得,这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数字。
一边是高空的声音,一边是地上的呐喊。许善达谈五口之家月入4000元“过得不错”,另一边教育部官员说“大学生毕业月薪8000元才算体面”。这两种声音,仿佛是从不同的世界传来的。普通人家,每天为了一日三餐、房租、水电费算计半天,听到这话,只觉得隔着厚厚的墙,声音模糊又刺耳。
普通人天天想着省钱买菜,富人开豪车喝咖啡,这差距像天与地。那些大城市的高薪族,可能随便一顿饭钱,就是普通家庭好几天的开销。有人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有人却为了几千块钱的工资,精打细算着过完这个月。这个差距,就像在同一个比赛场上,有人开着豪车,还有人只能靠双脚跑步。
对于很多年轻人奋斗是出不了头的事情。房价高得摸不到边,工作竞争像古代角斗场,拼命努力,也未必能跳出“穷忙族”的圈子。生活费、房贷、教育费,全压在肩上,年轻人干脆一躺不干。有人说这是“躺平”,有人说这是“低欲望社会”。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安稳过日子,过好眼前的日子,不为以后发愁。
如今的年轻人,看得更开了,日子不好过,梦想也就小了。有人说,这就是现实压出来的“低欲望社会”。不少年轻人觉得,与其拼命奋斗,还不如降低欲望。租个公寓,买些便宜的二手家具,过个小日子,未必不是一种选择。现代的年轻人,用躺平来对抗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有人觉得是无奈,有人觉得是觉醒。
但这种社会的分裂感,却是越来越深了。有人拿着几百万的年薪,看世界都是锦绣河山。还有人,每天为了几块钱的便宜菜斤斤计较。生活的差距,越拉越远,就像一条鸿沟,越来越深。看起来,大家都在一个国家里生活,但感受却千差万别。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这话说得也许有点重,但谁又能说不是呢?
许善达的话,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了湖里,激起了一片涟漪。有人冷笑,有人愤怒,有人摇头。背后反映的,是一种不理解,一种隔阂。普通人对这类“高空”的声音,心里都清楚,知道是站在高处的人,看不清底下人的日子。他们嘴里的“美好生活”,到底离咱们有多远?恐怕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不少人呼吁,领导们多走走基层,多看看平凡人的生活。这不仅是一个呼声,更是一种期待。普通人希望那些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能多了解了解柴米油盐的日子,而不是坐在高楼里看着数据纸上的世界。知道“幸福指数”是啥,还是得看看饭碗里多了几粒米。离开了这些,啥都是空谈。
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谁都不容易。大家都在努力,谁都想过得好一点。可有人觉得简单,有人觉得难,那就是问题。许善达的话,提醒了我们这些现实,但也点出了更深的矛盾。谁在天上飞,谁在地上跑,这差距就像镜子一样,把现实照得清清楚楚。
一个社会要健康,就得接地气。老百姓的日子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话,讲得再漂亮,也填不饱肚子。
现实生活可不是几句话能解决的。富人和穷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怎么能明白对方的难处?光靠数据和理论,是看不清人间冷暖的。
到底怎么让决策更贴近老百姓?怎样才能缩小那条巨大的差距?大家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你们的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