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9月1日消息 过去,没有电饭煲,云南很多人家都用木甑子蒸饭,而甑子上盖的,就是草锅盖了。
在云南许多人家使用木甑子蒸饭(央广网发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草锅盖下宽上窄,呈喇叭状,形似草帽,大小依据甑子、蒸笼的尺寸而定,大的直径达60余厘米,小的只有16厘米左右。使用草锅盖蒸米饭,不传热、不吸水、透气性好,可以很好地锁住甑子内的水汽,米饭的香气也可以很好地保留下来。
编织草锅盖可是一门手艺活。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57岁的陈艳芬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习编织技术,她悟性好,很快就掌握了草锅盖的编织技巧。现在,陈艳芬的编织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闲暇时,就坐在家门口的小院子里,一针一线地进行着她的工作。陈艳芬说,编织草锅盖比较费时,一个直径40厘米左右的草锅盖要2—3天才能完成。
手工编织好的草锅盖(央广网发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织草锅盖的原材料以夏末至秋初采收的牛筋草、江边草、锅盖草或者斑茅草为主,而六街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也让这些草更有韧性,十分适合编织。
采回来的牛筋草经过晾晒,易于保存,用的时候放在水里泡软即可。再经过去叶修剪环节的加工,使牛筋草具有了柔韧、光滑、纤维长、韧性好的特性,修剪成合适的长度,就开始了“一搓二织三收尾”的编织工序。第一步将牛筋草用手搓成麻花状,先拧成一个锅盖顶挂钩状;第二步是接着锅盖顶钩的麻花,将草依次递添成股,用专用的锅盖针按顺时针方向一圈一圈缝织并逐渐扩大;第三步在将要收尾时,牛筋草逐渐减少,用上好的涤纶宝塔线密密匝匝地缝紧,使收尾处衔接紧密,看不出接头。
手工编织草锅盖(央广网发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草锅盖已不仅仅用来当厨具,很多年轻人喜欢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装饰房间。在儿子的帮助下,陈艳芬编织的草锅盖也在网上售卖,有人会直接打电话来定制,陈艳芬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编织。
草锅盖被收展于六街镇乡贤非遗展厅、六街镇新寨村传习所内(央广网发 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草锅盖编织技艺深受六街镇政府的重视,为了挖掘和保护传承好这种工艺,将其收展于六街镇乡贤非遗展厅、六街镇新寨村传习所内。目前已收集展示了不同型号的草锅盖,对草锅盖的编织技艺进行普及宣传。(记者 赵贝贝 通讯员 宋光旭 沈仕会 张司佩 范会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