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您学到的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嗯,不管是什么,我们保证,要是您收听 PopSci 的热门播客,您会得到一个更离奇的答案。《本周我学到的最奇怪的事》每隔一个周三早上在苹果、Spotify、YouTube 以及您收听播客的其他任何地方上线。它是您获取《大众科学》编辑们所能搜集到的最奇异的与科学相关的事实、数据和维基百科式的螺旋信息的新宠来源……
本周您学到的最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嗯,不管是什么,我们保证,要是您收听PopSci的热门播客,您会得到一个更离奇的答案。《本周我学到的最奇怪的事》每隔一个周三早上在苹果、Spotify、YouTube 以及您收听播客的其他任何地方上线。它是您获取最奇异的与科学相关的事实、数据和维基百科式的螺旋信息的新宠来源,这是《大众科学》的编辑们能够收集到的。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中的故事,我们保证您会喜欢这个节目。
去看看 Reddit 上《最奇怪的事》的新页面,和其他怪咖们碰面!
事实:这个实验太残忍了,现在人们称之为“禁忌实验”
作者:丹妮尔·班布里奇博士
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由于在测试对象时所涉及的残忍手段,语言剥夺实验(理所当然地)被冠名为“禁忌实验”。《石板》的一篇文章追溯了这些实验的简史,从公元前 600 年左右的法老普萨美提克一世开始。
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普萨美提克一世将两个新生儿交给一位牧羊人,并指示他不得与他们说话。其目的在于瞧瞧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孩子们会讲何种语言。
据传在 13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但在《萨利姆贝内编年史》中提到,这些孩子“……没有拍手、手势、欢快的表情和甜言蜜语便无法存活。”换句话说,研究对象死亡了。
在 20 世纪,被忽视和受虐待儿童的事例无意中重现了这些实验,例如 1970 年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吉妮、20 世纪 80 年代乌克兰的奥克萨娜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乌干达一个名叫约翰的小男孩。尽管过去状况残酷,但如今我们很清楚这个实验为何不该也不能在活体上进行。但它可以让我们对困扰古代人类的问题有很多了解。
不管怎样,在涉及寻找彼此交流的方式这方面,人类似乎有着非凡的适应能力和智谋。就瞧瞧那些自创手语的孩子!
事实:有些青蛙非常黏滑且让人烦恼,这使它们能躲避捕食者
作者 萨拉·基利·沃森
青蛙怎样摆脱困境?将捕食者的嘴粘住。
或者,至少对于 Dyscophus guineti 这种青蛙来说是这样的——它是一种可爱的小橙色青蛙,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并且喜欢沼泽、湿地气候。
7 月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种黏糊糊的小番茄蛙的科学奥秘,当受到挑衅时,它会分泌出一种浓稠且黏滑的物质。
一只小的捕食者要是捕食箭毒蛙,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没好下场。
要是一只大的捕食者碰巧捕食一只蟾蜍,蟾蜍在惊恐时产生的毒液效力较弱,可能等所讨论的青蛙想逃跑都来不及了,捕食者才会感觉到那些不太好甚至致命的副作用。
这种策略是怎么演变而来的——以及有多少生物的基因里具备这种独特的逃生办法——仍然是个谜团。
事实:过去人们认为雷暴会使牛奶变酸
由 瑞秋·费尔特曼
1858 年 6 月 12 日,《科学美国人》发表了一封由约翰·迪恩·卡顿写给编辑的题为“闪电与牛奶”的信。信的开头如下:“编辑先生们,科学家们可能普遍不理解,但奶农和家庭主妇们都知晓”
据《Atlas Obscura》报道,这在欧洲和北美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事实。早在 17 世纪后期,一位佛兰德炼金术士写道:“打雷时,啤酒、牛奶等在地下室变酸。雷到处都会引起腐败和腐烂。”(哇,最后这句话真厉害!)
关于此有不同的理论。词典编纂者诺亚·韦伯斯特认为这可能与气压下降有关。其他人认为也许闪电产生了臭氧或另一种可能使牛奶变酸的气体。还有人认为是电本身的原因。
在本周的《本周我学到的最奇怪的事》这一集中,我了解了人们围绕酸牛奶和雷暴所做的实验。但我觉得雷暴使牛奶变酸这件事真正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真的很“令人费解”。就在几周前,有人在subreddit r/AskFoodHistorians 上发帖询问,当他们的瑞典祖母说如果雷暴太厉害,filmjolk 就会形成或变质(比如,过于凝结)时,她到底在说什么。版主说道:“食品历史学家并非询问雷暴中奶制品相关情况的恰当人选!请将此次讨论局限于有关该主题的历史认知。”然而,很多人还是纷纷猜测可能发生的情况,甚至包括对雷暴如何改变奶牛行为从而改变其牛奶的猜测。四年前,有人在r/AskUK 上发帖说:“我的个人经验表明是这样,但每次深入探究,似乎都还没有结论”,并对有人给出的字面科学解释回应道:“哈!聪明的回答”
不管怎样,抱歉啰嗦了这么多:实际上在 1891 年就有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亚伦·L·特雷德韦尔(Aaron L. Treadwell)对我们在微生物学理解上的新进展兴奋不已,决定比较电荷对巴氏杀菌牛奶和未杀菌牛奶的影响。他发现,在模拟雷暴中,巴氏杀菌牛奶比生牛奶凝结的可能性小得多,并非常明智地得出结论,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与细菌生长有关,而不是与电完全相关的某种转变。他正确地推断出“大气的有利条件”导致了细菌的快速生长。正如 1927 年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份乳制品生产指南非常诗意地写道:“雷雨前通常有闷热的大气,为牛奶变酸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