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跑步的程序员)奔跑筠
在你跑步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脚步很轻快,但脑海中的恶魔却不断传来“再也不能跑了”的声音?这种感觉恰好可以用“习得性无助”来解释。这是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调皮捣蛋后得出的结论。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概念,如何理解并战胜它,让每一次跑步都有新发现。
习得性无助的背后故事
首先,我们了解下“习得性无助”是如何调皮捣蛋出来的。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的。他在实验中把狗狗放在可以逃跑的隔离箱里,但绝大多数时候,狗狗们被迫接受电击,之后即使有机会逃跑狗狗们也不再尝试。这就像被困在一个无尽的400米训练圈的跑者,拼命想摆脱却总是看到同样的风景。
既然我们都不是狗狗,为什么还要在心理上给自己设限呢?当我们在艰难的跑步训练中一次次受挫时,就像那些狗狗狗,逐渐放弃对改变的渴望。可,这不是我们的最终命运,跑步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骄傲的奔跑!
走出“习得性无助”的第一步:认识自己
我是谁?我的马拉松梦!想要克服“习得性无助”,第一步就是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不仅能帮助你在训练中取得进步,还能在心态上产生积极影响。“知道自己是谁”就像一位跑友在比赛前进行的热身,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跑友,了解自己是一项基本功。
建立自信,从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开始,慢慢打破那层心理的障碍。
两步到位:从小处着手
逐步迈向更远的距!小目标大成就!制定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每周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多跑500米,下周增加到1公里。这样,就像吃饭一样,将大的任务切割成小块,一口口慢慢吃,总能帮助你克服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想法。
在跑步的路上,你面对的正是这种“坚持”。每一个小目标都是你拿回主控权的机会,逐渐摆脱无助感。当你完成这些目标时,内心的满足感会浇灭无助的火焰。
坚持不懈,拨云见日
为什么你能做到!经历过恐惧和无力感后,最终我们常常会发现,努力也许并未立刻看到成效,但坚持却能带来奇迹。就像是慢慢聚积的小水滴,最终可能就会形成澎湃的江河。持之以恒有时就是克服无助的最佳解药。
中国古语有云:“大器晚成”。就像柏拉图所说:“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每一位优秀的跑者都知道:磨练自己的过程充满挑战,但迎接挑战时的自我超越,才是无限的动力。
总结
跑步并不只是身体的较量,更是心理的试炼。挖掘出内心真实的力量,放下“习得性无助”的束缚,“跑出自己”才是最完美的结果!
现在,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的跑步旅程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也许你的分享能帮助到更多的跑友哦!
别忘了点赞、分享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战胜“习得性无助”,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