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名叫《杰伊•比姆》,很受震撼。里面几个主要角色分别是:律师钱德鲁,拉贾坎奴与妻子森加尼,女教师。看完电影,没有叫“杰伊•比姆”的,一查才知道这是啥意思。
杰伊•比姆,网上有两种翻译,是“加油比姆”或“万岁比姆”的意思。而比姆,是印度著名律师安贝德卡尔的名字。安贝德卡尔,全名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被誉为“印度宪法之父”。
比姆出身贱民阶层,是印度贱民阶层反抗社会不公的领袖。电影里的钱德鲁律师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立志要成为像比姆那样的律师,为改善贱民社会地位而努力。电影讲述的正是这样的故事。
内容简介
电影根据1995年的真实事件改编,通过讲述律师钱德鲁帮助下层妇女森加尼打赢官司、为其丈夫伸张正义的故事,表达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主题,反映了印度种姓制度对底层百姓的巨大伤害。
在印度,贱民阶层几乎没有人权,常被警察抓去当替罪羊,受到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电影里,拉贾坎奴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就是一个典型,警察毒打他们的场面,简直令人发指,不忍直视。
拉贾坎奴擅长抓蛇。镇长家进了一条眼镜蛇,拉贾坎奴去帮助抓出来。后来镇长老婆的金银首饰被盗,怀疑拉贾坎奴。拉贾坎奴外出打工,警察就抓了他的妻子、哥哥、侄子、妹妹,让说出拉贾在哪里。
除了妻子森加尼因为怀孕没遭到毒打,拉贾坎奴的哥哥、侄子、妹妹否遭到了残忍的毒打,尤其是两个男的。后来,拉贾坎奴回家途中被抓,押回监狱,与其哥哥、侄子一起遭受毒打,而拉贾坎奴被打死。
警察为了掩盖真相,把拉贾坎奴的尸体丢弃到外地,把拉贾坎奴的哥哥、侄子转移到外地监狱,然后谎称三个人逃跑了。妻子森加尼为了找到丈夫,多方求助而不得,最后在女教师帮助下找到了钱德鲁。
钱德鲁一直在为维护贱民阶层的权益而同警方打官司,并总是获胜。在听了森加尼的叙述后,义愤填膺,决定帮助森加尼。钱德鲁通过实地调查,揭穿了警方所有谎言,最终把恶警绳之以法,讨回公道。
三个亮点
第一,电影敢于深度反映现实,揭示出警察的腐败与残忍、猖狂。电影所拍的画面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真实再现了印度贱民阶层所受的种种不公,尤其是在监狱里所受的暴力毒打与非人折磨。
第二,电影表现了钱德鲁以及女教师等正义人士的正直与无私。尤其是钱德鲁,以高超的智慧,揭穿警方的谎言,令其哑口无言,令法官想偏向都不能。而且,钱德鲁为贱民阶层打官司一分钱也不要。
第三,电影表现了穷苦人民的善良、纯朴与坚毅,尤其是后者。拉贾坎奴虽然卑微,但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宁死不屈。妻子森加尼为了讨回公道,坚决拒绝了警方的重金和解,坚持把官司打到底。
网友评价
中国网友看了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不高度赞赏的。赞赏的方面很多,其中共同的看法是,认为印度电影甩中国电影几条街。虽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说比中国电影好太多太多。
为什么说印度电影甩中国电影几条街呢?虽然没有人明说,但是却不言而喻,其实就是说,印度电影比中国电影更有深度,敢于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社会不公,而我们中国的电影,缺少这种类型的。
网友评价中国电影,除了正能量,就是无聊的、无厘头的,拍电影都冲着票房去,这部电影几天多少亿,那部电影又夺了票房冠军,这个演员如何,那个演员如何,但对于社会进步其实没什么意义。
不过,以前其实还有一些还算有深度的电影,比如《芙蓉镇》《活着》《秋菊打官司》《盲山》《我不是药神》等。但是这些年基本没有了,而且估计以后也很难有了,因为现在拍这种电影会讨骂的。
现在的风气很诡异。一方面痛恨社会不公,痛恨社会黑暗,但是当有作家描写了社会不公与黑暗时,却又遭到围攻,痛骂作家抹黑社会,诋毁时代,或者说什么家丑不可外扬,不能给敌人递刀子。
以后,我们的电影只能玩票房游戏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