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石榴集团发布公告,已提前将8月20日到期的“19石榴04公司债”9亿元本息,支付给中证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由其兑付给投资人,至此石榴集团再无存续的公司债券。
“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不再有大额刚性兑付,集团整体负债结构已得到明显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安全区间。”石榴集团强调。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销售下滑,导致房企偿债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尤其是部分混合所有制企业和民企受销售下滑冲击,现金减少较快,削弱了偿债能力。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推出多项稳楼市政策,意在激活市场销售。受此影响,行业流动性有望得到改善,市场也开始出现乐观预期。
但对于房企来说,新的融资渠道并未完全向民房企开放,新房销售市场仍在下行,新的出险房企还在增加。面对迫在眉睫的流动性困难和债务压力,有房企回购债券主动减重,也有用债券展期换空间,房企们开始积极寻求自救与他救。
偿债压力并未缓解
从“金融十六条”到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虽然政策层面给予了不小的支持,但对于房企来说,今年仍是一个偿债大年。
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为7703.1亿元,与上一年到期余额超9500亿元相比下降19.6%,但整体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4年上半年,65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2131亿元,同比下降了37%。上半年到期的房企债券规模高达2799亿元,而发行规模仅961亿元。第三季度,还将有超1000亿元规模的债券到期,房企的还债压力依然非常大。
“虽然政策出口有松动,但房企融资并没有明显改善,境外债多为展期用高息置换到期债券。”某房企内部人士直言。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表示,民营房企融资环境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是金融机构从风险偏好角度选择集中向国企地产、央企地产以及城投企业发放贷款。
7月份以来,这一现象再次加剧。
克而瑞报告显示,2024年7月TOP30房企发行境内债121.4亿元,环比下降34.2%,同比下降53.3%。房企总偿还金额为127.7亿元,净融资额为-6.3亿元。从融资来看,TOP30房企中7家发行了新债,发债企业数有所减少,且全部为国企央企。
债务到期方面,有12家债务到期。中建壹品、华发股份、电建地产本月新发债利率低于债务到期利率,特别是中建壹品发行利率仅1.76%,以低利率替换高利率债务。
而反观民企,2024年第二季度信用债整体违约率分别为1.10%、1.10%、1.09%,二季度新增四个首次违约主体均为民企,民企违约率小幅震荡上升,较一季度有所增加。
2024年违约债券还本规模依旧较小,4~6月累计违约偿还率分别为13.05%、12.96%、12.95%,自2023年12月以来累计违约偿还率无较大波动。民企偿付进度整体缓慢,除宝龙、旭辉外总额偿付进度都在5%以下,且宝龙、旭辉、世贸同时有新的债券发生展期,预计房地产企业违约债券回收过程将较为漫长。
加速“瘦身”降负债
近年来,房企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债务兑付进行安排,其中最常见的为债务展期。但对于一些财务状况相对健康的房企,则选择加快偿债步伐。
今年股东大会上,龙湖就明确表示,2025年到期的部分债务也将在2024年内安排逐步提前偿付,确保年底短债在安全水平。
6月28日,龙湖集团提前兑付26.5亿元的CMBS债券,并在同一天提前赎回6.2亿美元的债券。7月17日,龙湖集团完成旗下债券“19龙湖04”的回售,回售金额为14.93亿元,并决定回售完成后的债券将被注销,不再进行转售。目前,龙湖今年年内剩余到期的公开债仅剩30亿元,至2026年底前,已经没有境外到期的公开债券。
今年上半年,万科也在股东大会上制定了“瘦身健体”一揽子方案,以实现降负债目标。机构统计,万科上半年大宗资产交易达93.4亿元。融资方面,万科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向属地城市做了“白名单”申报。今年以来,万科合计新增融资、再融资超600亿元,对应偿还超过500亿元,通过借新还旧、借长还短,快速调整债务结构。
按照万科降负债规划,“未来2年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以上,未来5年付息负债总规模要降一半以上”。
金地集团也于5月24日将20.744亿元人民币划入中期票据兑付专户,用于偿付于5月27日到期的“21金地MTN004”中期票据本息。完成这笔中票本息兑付后,金地集团2024年初至今已全额偿付超过120亿元的公开市场债务,待偿付的境内债规模仅剩45亿元,基本度过偿债高峰期。
房企偿债能力是房企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加快去化和回款仍是主要目标。
对石榴集团来说,此次提前偿还9亿元公司债券,与销售流速增加、现金流改善不无关系。根据公告,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石榴集团销售实现较大增长,2024年1~7月月均销售套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08%,累计销售业绩排名全国第71位。
市场深度调整期保持持续增长并非易事,石榴集团认为,一方面源于经营管理层持续向内部管理要效益,不断控制管理成本及各项费用开支。2023年下半年以来,石榴集团管理费用持续下降;2024年1~7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2%。
另一方面在于风险控制加强。2023年下半年以来,石榴集团组建了精干高效的经管团队及建立了高水平审计、监察、法务团队,各类诉讼问题已得到逐步解决,运营趋于稳定。
谨慎仍是主旋律
综合各房企的策略来看,债务展期、精简投资、降本增效,将继续成为今年的主旋律。而从大环境来看,房企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因素。
市场层面,2021年,房地产销售规模超过18万亿元的历史大关,但随后两年,市场销售连续下降,2023年已降至11.66万亿元。到2024年,虽然监管部门推出了多项稳楼市政策,但到今年上半年,销售同比下滑的情况尚未得到改变。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4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弱势整理阶段。一季度,新房市场供应和成交双双处于低位,进入二季度之后,市场仍然处于低位震荡,前5月累计同比降44%,降幅相较于一季度收窄8个百分点,延续弱复苏走势。
销售下滑,对房企偿债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提升坑风险能力,房企进一步聚焦核心城市。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为代表的核心城市投资拉动下,继5月低点后,TOP30房企拿地金额连续2个月有所回升。7月成交总金额相比2024年上半年高出21.7%,但是投资谨慎态势不变,1~7月TOP30房企累计拿地总金额同比减少60%。
克而瑞报告显示,中短期来看,整体市场行情走向仍然并不明朗,经营环境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对于房企来说,绝不是“躺平”的时候。石榴集团也显示出“不躺平”的态度,“尽管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大面积违约,但公司管理层持续谋划降低负债,确保经营及交付,积极开源节流归还债务。”
当前,石榴集团仍以保交付为主要目标。今年上半年,石榴集团天津、固安、文安等多地项目实现顺利交付,同时开源节流缓解流动性压力,尽可能保证销售流速,以促进项目成交去化。
本次公司债券兑付后,石榴集团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不再有大额刚性兑付,整体负债结构已得到明显改善,资产负债率已降至安全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