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又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自青年时代起,他便以卓越的才华闻名遐迩。作为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艺术取法秦汉金石文字,汲取精华,广纳博取,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赵派”风格。在书法领域,他同样造诣深厚,能够将真、草、隶、篆的笔法巧妙融合,相得益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赵之谦曾言:“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这句话体现了他对艺术独立精神的追求和珍视。他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印的创作,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一代大师的地位。
赵之谦《楷书风流辨雕八言联》纸本楷书
赵之谦在书法艺术上造诣深厚,不仅精通隶书、楷书,而且在篆书和行书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在《与梦醒书》中谦虚地评价自己的书法,称自己仅擅长正书,篆书多率性,隶书多松懈,草书并非所长,行书亦未深入学习,仅能作稿书。然而,这番自评似乎并未完全反映他书法的全貌。实际上,赵之谦的行书造诣极高,其作品笔墨腴润,风格潇洒,既展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又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真正做到了推陈出新、雅俗共赏。
赵之谦《行书江湜诗二首诗扇》
现藏于日本的《吴镇诗》帖,是赵之谦行书的代表作之一。作为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其创作要求既要有跌宕的风致,又要有流畅的运笔技巧。赵之谦在这一作品中展现的用笔基调,既扎实又灵动。他的笔触无论是点画波磔,还是提按顿挫,都清晰分明,没有丝毫含糊,显示出书写时的专注与精神贯注;同时,他的笔触在重落时不失灵动,轻落时又如血脉流贯,游丝掩映,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在用锋的处理上,赵之谦更是随机应变,交替互出,不拘一格。
赵之谦《行书吴镇诗轴四条屏》
在结字方面,赵之谦同样匠心独运。每个字都有一个精神绾结的中心,然后由中心向四周舒展,形成所谓的敛放。例如在“暮云多萧森”句中,每个字的精神绾结处大多集中在字心的中心偏上部分。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赵之谦对字形结构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在书法布局上的灵活运用。
赵之谦《楷书节录杜甫东西两川说立轴》
在书画篆刻方面,赵之谦的书风深受邓完白、包慎伯、吴让之等人的影响,尤其在学习包氏的执笔法后,对北碑的研习更是深入。他的篆隶作品独具特色,天资聪颖的他将这些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出许多富有现代感的作品。尽管当时的人们未能完全理解他的艺术价值,但他的作品中所展现的锐利笔锋和美妙感觉,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即使在作品中偶尔出现渗墨现象,也无法掩盖其笔下所传达的那份令人拍案叫绝的美感。
释文:戎臣奉诏,经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