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今年以来,肇庆市人大常委会深化人大“三问”,以“三个一批”(即“培育树立一批人大代表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点、推动解决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办理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建议”)为抓手,大力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支持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旺起来、农民富起来。
坚持“科技+农业”,人大代表为乡村注入新质生产力
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代表有作为。作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原全国人大代表、现肇庆市人大代表陈瑞爱厚植乡村情怀,坚持率先垂范、科技兴农,立足自身生物科创技术优势,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
自省委、市委部署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陈瑞爱代表多次到封开县大玉口镇开展实地走访,对大玉口“龙门文化”深感兴趣,充分认可封开县的营商环境和大玉口镇的生态环境,认为该镇可以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在活化利用“非遗腐竹”方面大有可为。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帮扶下,陈瑞爱代表引进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大玉口镇经济联合总社合作,投资约1000万元建设粤微绿美腐竹食品厂,共同振兴大玉口“腐竹+”产业,做大做强“粤”字品牌腐竹。
坚持“科技+项目”,新型腐竹“挑”出全产业链
7月23日,大玉口镇人民政府、广东粤微绿美食品有限公司和封开县绿美玉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西江实验室成功签订腐竹加工项目投资合同,以“科技+项目”赋能乡村“土特产”进一步做大做强。
磨浆煮浆、慢烘起膜,再挑起晾干,味道鲜美的腐竹便成了。据了解,粤微绿美腐竹食品厂将传统工艺与生物科技结合起来,研制灵芝腐竹、蘑菇腐竹等“腐竹+”新产品,形成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豆制品加工产业,构建“黄豆种植—黄豆研磨—腐竹制作—豆浆研制—豆粕利用”全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产品“抢鲜”国内、“吃香”海外。
“我们将充分发挥项目以点带面、联农带农作用,让腐竹带动更多村民‘富足’,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激发互补优势,不断夯实乡村发展的产业根基。”陈瑞爱说。
坚持“科技+人才”,乡村迎来“博士新农人”
陈瑞爱代表始终把人才引领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智力保障,大力推动科技下乡、人才下乡。据她介绍,接下来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派驻博士团队在大玉口镇设立农业博士科研工作站,为大玉口腐竹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未来将积极开展商标品牌培育工作,丰富商标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打造高端特色的品牌腐竹。
陈瑞爱说,作为一名科技界的人大代表,响应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提升科技供给、赋能乡村产业,助力壮大本土产业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是她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自市人大常委会发起助力“百千万工程”倡议以来,大玉口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激发陈瑞爱立足自身生物科创技术优势实现科技兴农、全面振兴乡村的斗志,凝聚起助推“百千万工程”实现典型突破的信念。“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把更多科技资源引进封开,助力‘百千万工程’不断在大玉口书写新篇,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肇庆实践。”陈瑞爱坚定地表示。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谢江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