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Terminexus全球港口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侯玉森
小美是南京港某码头的办公室文员,作为正式员工,她每月的公积金有1850元。
小帅在天津港某码头的一线干活儿,因为是劳务派遣,他每个月的公积金只有44元。
同样在码头工作,五险一金竟然相差这么多?
前阵子,小圈发了,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圈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五险一金(主要是公积金),有圈友表示没有公积金,也有圈友表示每月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元的公积金。这之中,除了与职务、省市间薪酬福利差异有关,更多的则是与劳务关系有关。为了弄清这其中的差别,小圈采访了多名港口员工。
同工不同酬
港口的用工关系有很多种,可以分为正式工、劳务派遣、劳务承包等等。今天咱们文中提到的劳务工,主要是指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后,被派遣为港口企业工作的员工。同样是在港口企业工作,如果说正式工是港口的“嫡子”,那么劳务工就更像是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依旧不被重视的“庶子”。
“嫡庶之别”最直接地反映在了薪酬福利方面 。虽然平时每个月到手的工资看上去相差不大,但谈到公积金、年终奖这些隐形福利差的可就远了。
据港口圈( ID:gangkouquan )了解,以上一年的工资总额为基数,港口正式员工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普遍如下:
以十万年薪为例,港口正式员工每月双边公积金可达2000元,在港口圈实际调研中,正式员工每月公积金也普遍都在1000元以上。
对于港口的劳务工而言,普遍只缴纳最低基数,几十或几百元。如果用人单位不强制要求缴纳公积金,可能就没有公积金。甚至有劳务工表示,单位只交三险 。
至于年终奖,港口的正式员工每年年末基本都可以领到3-4万元的年终奖,福利待遇更好的如招商港口、山东港口等还会额外有一笔企业年金。而劳务工到了年末,只有两袖清风。
同工不同酬,是许多劳务工感到不公平的主要原因,而在有的码头,劳务工干的比正式员工多得多,福利待遇却依旧不如正式员工。
长三角某码头员工表示,他所在的码头正式员工作业是三班倒,而劳务工却要对班倒(即上12个小时休12个小时)。而且正式员工加班有超时工资,劳务工加班却没有。上个月他连上30天班,到手八千多元,正式员工只上了20天班,到手也是八千多元。虽然到手的工资差不多,但付出的工作量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中间商赚差价?
说起正式员工和劳务工的待遇为啥差这么大,想必许多圈友的第一反应都是因为有劳务公司在其中赚差价。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目前国内港口与劳务公司间的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劳务公司作为中介,将应聘的工人一股脑儿送进港口,培训与管理都由港口负责,劳务公司只抽取人头费或是按工资比例抽成;第二种则是由劳务公司负责选聘、培训、管理,甚至连作业要用到的设备也一并买下租给港口,以项目承包的形式将熟练的工人与设备输送到港口。
无论哪种形式,对于港口而言,都是降本增效的一大有效手段。由于不用与员工直接签约,港口企业可以从劳务公司手中方便快捷地招到大量员工,并且劳务工的合同期更短意味着安排工作岗位时可以更加灵活,解决部分岗位的“燃眉之急”,即使出现劳务纠纷也不必港口亲自上场解决麻烦。
更重要的是,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由于“工”和“酬”很难明确定义,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曾在司法解答中表示,不能简单以不同劳动者是否在相同岗位工作作为“同工”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个人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特殊因素,允许用人单位依此对相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差别。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港口企业通常会在劳务工与正式员工之间设置不同薪资来降低用工成本。
最后,如果港口是选用项目承包制的方式让“劳务大军”进入港口,更是能省下一大笔开支。比如将港内水平运输车队项目承包给A公司,那么A公司不仅要为港口培养一批熟练的集卡司机,而且还要购入一批集卡车,整体打包“租”给港口。如此一来,对于港口而言减少了固定资产投入,也不用耗费更多时间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一举两得。
结合上述原因,劳务派遣对港口企业而言是一个相当经济实惠的选择,也是由此,劳务工在港口中的占比居高不下,有的码头一线正式工只有两百多人,劳务工却高达五百多人。
劳务工也有“春天”
虽然在大环境下劳务工的工作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但难道劳务工就没有翻身把歌唱的一天吗?也是有的。
想要成为港口的正式员工,途径有很多种。一是通过校招或社招,但随着就业环境的日益严峻,进入港口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低需要大专文凭,这也是卡住很多劳务工的一道门槛。
二是港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劳务公司的完全依赖,也会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正规军” 。这时候,刚招进来的青瓜蛋子还得有个几年培养期,能顶得住事儿的还得是在码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因此,有些港口企业每年都会在劳务工中选一些一线作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收编为正式员工。例如北部湾港,近年来一直在推动钦北防三港劳务派遣工转录,2019年劳务派遣工占用工比例由54.08%下降至11.76%,2020年劳务派遣工比例更是从11.76%下降到1.07%。
三是在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奖 。每年,交通运输部或是各省市都会举办各种技能比武大赛,如果在这些赛事中获得名次,无疑就拥有了一块进入“正规军”的敲门砖。
四是在技术岗位上有高级职称及以上等情况 。
选对了赛道,劳务工也有“春天”。例如太仓万方国际码头的褚锋,在码头工作近20年,从一名农民劳务工一路“升级打怪”,获得多个国家级、市级技术比武冠军,成立创新工作室,成为江苏省劳模、全国技术能手。
港口圈( ID:gangkouquan )认为,虽然福利待遇远不及正式员工,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务工这一群体在港口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在一线耕耘多年,同样是港口发展的建设者与见证者。但不合理的制度与福利,让劳务工的向心力游离在企业发展之外,也让劳务工的招聘成为难题,越来越少有年轻人进入港口,而留下来的老人要承担更为繁重的工作,恶性循环的后果,所有人都不愿看到。对此,港口企业是破局的关键,通过为劳务工开放晋升通道、提供培训机会、整修改造宿舍公寓、对困难劳务工予以帮扶等措施,给予劳务工应有的平等与尊重,这既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能让企业凝心聚力的一剂妙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