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青岛市内水资源污染及居民缺乏节水护水意识的问题,同时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利用水资源,青岛农业大学蓝丝带社团于7—8月以青岛市胶州湾为基点开展“善水计划”。
“善水计划”项目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实践与宣讲双管齐下,通过河流巡护、水质检测等方式对河流进行保护;同时积极开展宣讲课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获取居民对节水护水的认识情况。通过“河流分段、定期检测、数据报告”的模式,志愿者联合环保局对相应河流的进行取样调查,形成科学系统的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评估,形成调研报告。一是志愿者们组成家乡河垃圾清理队,将河岸垃圾进行科学收集与处理,持续记录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的河岸垃圾种类、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环保部门和沿河居民提供的线索,了解了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三条河流的排污口位置和数量,并对排污口的污水进行取样记录并进行水质分析。二是将青岛市胶州湾的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三大河流分为不同区段,由不同的志愿者队伍、家庭、社团进行“河段认领”,定期对河流水质进行检测、清理沿岸垃圾。三是开展“自然学堂”,将水知识形成教学课程,结合简单的水试验,进入中小学开展教学。
“善水计划”社会实践不仅是一项环保活动,更是一项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公益事业。它从城市河流入手,结合“上善若水”理念,减缓了河流水质恶化的进程,保护淡水水域环境,提高居民节水护水意识,为建设绿水城市做出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