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竹君:“背母打工”背后: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

0
分享至

网上有个热门小视频,题目是《火车站等车看到的一幕,一男子背着母亲去打工,你被感动了吗?》,画面上一位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背上背着一位老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时间应该是夏秋之交,等车的人大都穿着短袖、衬衫或者薄外套,而背上的老人却穿着厚棉袄,戴着厚棉帽,可以想见老人身体非病即弱。从老人的满头白发推测,老人应该在70岁以上。视频画面展示了网友的感慨留言:“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还配上了煽情的音乐,让人不胜唏嘘。小伙子为什么背着母亲去打工?显然不是为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孝心,让人感动一把,而是实在没有其它办法。当下农村老人普遍陷入养老困境,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程度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了。

笔者五年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不能承受的暮年之忧》,以我的家乡、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的农村地区为例,描述分析了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及其成因,其中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是农村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此后农村逐渐建立起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农民看病的报销比例比过去大了许多,因病致贫的现象有所缓解。近几年,湖北荆门农村地区还出台了一种新的惠老政策,由政府出面、新农保出钱,请护工来护理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人,这对家有失能老人的农村家庭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老人的焦虑心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子女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但是,就笔者近期对湖北荆门沙洋县农村地区的观察,虽然已经全面脱贫,农民生活状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然很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老金金额太少,且增长过缓。就荆门市沙洋县来说,我的母亲今年87岁,2017年每月养老金是100元,现在每月是120元,5年增长了20元。村里的一位邻居今年68岁,8年前满60岁时每月养老金是80元,今年增加到103元,8年增长了23元。以上是没有交纳养老保险的例子。另一位亲戚今年61岁,10年前开始交养老保险,现在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是118元。与此相反的是,新农保的缴费最低金额从最初的每人每年1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00多元;新农合的缴费金额从最初的每人每年3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每人每年300元(其中包含了上文所说的失能老人护理费,其实是由农民交的医保费中支出)。当然,与2012年之前农民无养老金的情况相比,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但与这一代农民对国家的贡献相比,这个数字实在太少。目前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最小的都是1961年以前出生,从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民为国家付出牺牲最大的30年。笔者小时候在乡下长大,亲眼见过父辈和兄姐不分白天黑夜为集体劳作的场景。父母在一年的辛苦劳作后,得到的仅仅是全家的口粮,余钱基本上是没有的,年终谁家若能分得几块钱,那都是天大的惊喜。从农民的贡献来看,这点养老金与他们的付出是不成比例的。当然有的人会提出,农民有田地,可以种田挣钱,但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偏低,而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迅速,农民种田的纯收入每亩每年不过几百元,仅能保证基本的温饱。退一步说,就算农村70岁以下的老人还能靠土地和农闲时打工养活自己,那么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农村70岁以上的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数是种不来田地的,靠每月100元出头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水准如何,可以想见。

二是劳动繁重,生存压力大。在城市,人到60岁退休后,可以过上相对轻闲的生活。而在农村,60岁到70岁算是壮劳力,是种田的主力;70岁以上、甚至80多岁的老人,只要还能走动,也大都在农田劳作,最不济也种着菜园、养着鱼塘,自食其力。并非他们天生爱劳动,而是不得不如此。60岁到70岁的人,他们的儿女年龄大都在35-45岁之间,正是压力最大的农二代(有人把农村改革开放前出生的叫作农一代,他们的后代到城里打工的称作农二代)。以我父母所在的村子来说,农二代大都没有学过做农活,现在全部在城镇打工,也都在城市安家落户。以农民工微薄的工资,要供房子、养孩子,是根本支付不起的,因此他们年老的父母甚至祖父母,都要不停地劳动,帮他们还房贷。农二代就算有幸在城里找到较好的工作,收入也远远不够支付高昂的房价和子女教育费用,仍需要“六个口袋”的支持。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就算他们已经帮儿女还清了房贷,他们的生活压力也轻不到哪儿去,因为儿女没有多余的钱补贴他们,他们必须攒钱为自己将来的日子打算。而且,在经济不太稳定的形势下,农二代还经常会遇到失业、房贷还不上、甚至生活费都无着的情况。这次疫情就是个例子。疫情期间,我的侄儿侄女在城镇开的店铺都关门歇业,前后近半年的时间没有任何收入,而店铺租金、房贷、孩子上学的钱却是一分都不少交,这些开支大都由他们的父母帮助支付,我兄姐多年的积蓄为之一空。

三是缺少子女关爱照顾。60-70岁的农一代,是正赶上计划生育的一代人,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一个或最多两个孩子(当时农村的政策,如果头胎是女孩,或头胎虽是男孩但有残疾,可以生第二胎)。如今这些农二代已在城里安家,不可能再回农村,而由于城里的房子小、生活成本高、代际关系难处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一代父母很少会与子女一起住在城里。他们完成了带孙子孙女的任务后(一般带到上小学),大多数仍旧会回到农村。儿女在城里,996、白加黑,忙得乾坤颠倒,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因此,农一代精神上、情感上受冷落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父母有一方不幸亡故,剩下的那个就格外孤苦。有的农二代会把孤独的父亲或母亲接到城里,就像文章开头所提到的那个背母打工的小伙子。但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少见的,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人们不得不惦量“孝心”的时代内涵。父母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大多数也会选择留在乡下。为了让孩子活得轻松点,他们尽可能不去打扰孩子,为了孩子,他们什么苦难都能承受。

当前,农村老龄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目前我国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占农村人口比例达到23.81%,比城镇高7.9%,比全国平均水平18.7%也高出许多,农村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与此相对的是,农村的养老条件远远滞后于城市。前文所说的失能老人护理政策有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定,必须是卧床不起才能享受,但凡能下床走动,即使有很严重的残疾,也是不能享受这一优待的。基层的养老院收费高不说,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也大都很落后,老人们是不愿意去的。与城镇老人相比,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实在堪忧。

关于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待遇,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呼吁,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总体来说工作进展跟不上问题严重化的速度。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的研究,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养老金相差达22倍,城市远高于农村,这在世界上都属罕见。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提高农村老人养老水平都是当下应该着手做的事。“老有所养”是民生大事,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农一代年轻时被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固定在土地上,为国家无偿交公粮、修水利,为建设农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农民的贡献与工人为国家建设所作的贡献同等重要!当初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农民为国家作出牺牲也属应该,但现在国家富了,国家富裕的功劳薄上有农民重重的一笔,让农民“老有所养”,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回报,也是“共同富裕”所追求的目标。在传统的农村社会,农民养老基本上靠的是子女,因此有“养儿防老”的传统,目的是避免老无所依。因此在改革开放前,一般农民家庭都生有三个以上孩子。1970年代晚期,农村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当时正值生育年龄的农一代相信“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只生一个或最多生两个,他们把养老的大部分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现在是政府履行责任的时候了。

从现实层面来说,政府在不增加额外财政支出的条件下,提高农民的养老金也是可以做到的。前面说过,农民与城镇居民养老金的差距是22倍。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统筹城乡,改革养老金上调机制,高的少调低的多调,形成制度,将差距逐年缩小。与此同时,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机构。现有的公办养老机构只到乡一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可鼓励以村甚至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村民互助,集体养老,政府不必投入太多的资金,由老人们自行集资雇人照料,政府主要负责监管和指导。以上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除此之外,以查抄地方贪官的赃款来建设当地农村养老机构,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贪官贪的是当地老百姓的钱。中国农民历来有忍辱负重、知足长乐的传统,他们的要求并不高。根据我在乡下的调查,农民大都认为每月有三四百元的养老金就感激不尽了!当务之急,可以先一次性将7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上调至每月300元以上,让他们付得起基本生活费,再逐年上调60-70岁农民的养老金,确保他们在失去劳动能力后还能养活自己,让这些为国家建设作出过牺牲和贡献的人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教师;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2年第1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州俩女生坐公交去北京,跨27市2600公里,途中险些被半挂车撞

广州俩女生坐公交去北京,跨27市2600公里,途中险些被半挂车撞

轩逸阿II
2025-09-19 17:02:25
波兰锁边境中欧班列被卡,三百列车滞留白俄,对我们有何影响?

波兰锁边境中欧班列被卡,三百列车滞留白俄,对我们有何影响?

火星宏观
2025-09-18 22:02:49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一天袭击3个俄罗斯炼油厂,击中大型化工厂!美媒为乌克兰出主意

鹰眼Defence
2025-09-19 16:05:27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伪球迷
2025-09-19 22:05:48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19:45:54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中吴网
2025-09-16 22:31:40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柏拉图为什么伟大?因他在2400年前,就回答了今天的所有人生困惑

柏拉图为什么伟大?因他在2400年前,就回答了今天的所有人生困惑

诗意世界
2025-09-18 11:39:14
2016年,四川妹子远嫁沙特富豪,生混血宝宝,丈夫承诺只娶她一人

2016年,四川妹子远嫁沙特富豪,生混血宝宝,丈夫承诺只娶她一人

史韵流转
2025-09-19 08:27:28
北京大学副校长明明是副厅级,何时成了中管干部?原来真的搞错了

北京大学副校长明明是副厅级,何时成了中管干部?原来真的搞错了

鬼菜生活
2025-09-19 10:41:20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第一集就全裸出镜,网飞新剧太生猛了

来看美剧
2025-09-19 17:49:07
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大学老师开始“贷款上班”

东亚财评V
2025-09-17 07:08:06
“台独”大佬去世消息传出,不足一天,国民党火速表态,明确撇清关系

“台独”大佬去世消息传出,不足一天,国民党火速表态,明确撇清关系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09-19 15:14:38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最新进展:杨景媛没去香港,她目前处境曝光

平老师666
2025-09-18 12:48:37
美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特朗普需向卡罗尔支付8330万美元赔偿

美上诉法院维持原判 特朗普需向卡罗尔支付8330万美元赔偿

环球网资讯
2025-09-09 06:11:40
2-1,31岁罗马旧将贝洛蒂发威:无敌双响炮,率队2连胜反超AC米兰

2-1,31岁罗马旧将贝洛蒂发威:无敌双响炮,率队2连胜反超AC米兰

侧身凌空斩
2025-09-20 04:46:15
颠覆认知!美国最新突破性研究发现:菊粉竟能干掉脂肪肝!

颠覆认知!美国最新突破性研究发现:菊粉竟能干掉脂肪肝!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9-18 15:50:42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铭记历史呀
2025-09-17 17:52:21
速递|重磅!字节跳动正式公告:将按中国法律推进TikTok美国相关工作

速递|重磅!字节跳动正式公告:将按中国法律推进TikTok美国相关工作

ZFinance
2025-09-20 01:13:55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重大发现!安徽新探明7.6亿吨煤炭资源

安徽发布
2025-09-19 14:30:54
2025-09-20 08:08:49
中国乡村发现 incentive-icons
中国乡村发现
三农学术书刊、网站
5342文章数 128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游戏
旅游
房产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