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金华市级糖画传承人杨淑芳女士来到兰花社区,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星火暑期实践队一起,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糖画教学。
“孩子们,仔细看,我先给大家示范一遍。”杨淑芳女士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挥动手臂,将勺子中的糖水匀速倒出。糖水在她的手中化作硬朗的直线和柔美的曲线,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中国龙便跃然纸上。这神奇的技艺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纷纷争先恐后地尝试绘制自己的糖画。
一对双胞胎姐妹在杨淑芳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描绘着童真的图案,老师粗糙的手轻柔地摆弄着孩子们的小手臂,焦黄色的糖水在纸上形成美丽的圆圈。这个时刻,古老的糖画技艺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活动最后,实践队成员对杨淑芳女士进行了采访。杨淑芳女士回忆起自己的学艺经历,“小时候总是跟在母亲身边,她忙里偷闲时就会教我。”起初,她的手法不够熟练,常常糖稀已经冷却,一幅画还未完成。于是,她在纸上或泥土上反复临摹图案,最终形成了肌肉记忆。16岁那年,她正式开始制作糖画,至今已有30年。2017年,杨淑芳被评为第四批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又被评为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代表性传承人。
杨淑芳女士表示,尽管传承这项技艺面临困境,但她对糖画的热爱始终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她透露,自己两个孩子已经学会了这门手艺,确保了这份古老技艺的延续。展望未来,杨淑芳认为,配方的创新和绘画技巧的不断变化是糖画继续发展的关键。她已经开始尝试用立体绘画的方式制作糖画,希望糖画技艺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实践队队员和孩子们初步掌握了糖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实践队在总结时表示:“我们用糖水描绘的不仅是生肖或卡通形象,更是这个古老民族的甜蜜回忆。”
通讯员:郑仕鸣 陈佳伟
图片: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星火实践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