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的十分钟,虽然一晃而过,但对学生们而言,却是难得的放松与调整的时光。
就在最近,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重申了这短短的十分钟对学生们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地各校必须严格遵守,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学生们的课间休息。
然而,尽管此类通知已不是第一次发布,但过去数年的政策性规定,都未能彻底根除此类现象。
这不禁让人好奇,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01
在许多学校和老师眼中,克扣学生的课间时间,多是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
特别是在一些小学和初中,课间时分,孩子们常被要求留在教室内,外出活动几乎成了奢望。这其中的缘由,往往是教师们对于学生安全责任的过度忧虑。
想象一下,一旦学生在校园内稍有不慎,发生了意外,教师便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所以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第一”的保守管理策略。
不得不说,虽然这种做法在情理之中,但无形中却束缚了孩子们的自由与活力。
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健教授,曾分享过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
曾经有一位外国小朋友,在学校打架后受伤,但他的家长并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而是选择以一种轻松的态度来处理,他们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小磕小碰是难以避免的。
这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也正是这种出人意料的宽容与理解,为外国的学生们,在集体生活中提供了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
但课间时间的被侵占,并非只源于安全考虑。
在一些学校,教师会利用这段时间要求学生补抄课堂上未能及时记录的板书记录,或者提前进入教室,进行某种形式的“预习”或“复习”。
这些做法,或许能短暂地提升课堂效率,但长此以往,却是以牺牲学生们的休息与放松时间为代价的,这无疑,会对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影响。
02
此外,还有一些高中实行的“走班”制度,使得学生们在课间需要匆忙转场,从一个教室赶到另一个教室。
这不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不少学生因此抱怨:“课间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路上。”这样的状况,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和亟待改进。
课间十分钟,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它远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休息时间。
这十分钟,仿佛是一个微缩的休闲空间,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释放学习的压力,找寻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更在这短暂的时光里,织就了一张张友谊的网。
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像是被解开了束缚,他们蜂拥而出,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想象一下,有的孩子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伸展筋骨,进行简短的运动。他们在操场上奔跑,挥洒汗水,每一个跳跃都似乎在诉说着青春的活力。这不仅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更是对身体素质的一种提升。而另外一些孩子,则会聚在一起,分享着课堂上的趣事,或是讨论着某个难题。
这种互动中,他们不仅增进了了解,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团队精神,营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03
而且这十分钟,也是孩子们自主安排、自由发挥的时刻。
或许,某个孩子会静静地坐在角落,翻开一本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又或许,他们会选择加入某个兴趣小组,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还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所以说,要让课间十分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离不开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学校应该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设施,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尽情释放自己的潜能。而教师们,也需要转变观念。
毕竟,课间并不是简单的休息时间,而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环节。
此外,为了丰富课间的内容,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比如设置简单的体育游戏,或是开展益智类的小竞赛。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自己,还能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孩子们需要真实的生活去学会应对各种挑战,培养坚韧的品质。课间十分钟,虽然短暂,但它却像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一小步,汇聚起来,就是他们走向独立、自信、坚强的一大步。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保留这份自由与快乐吧!让每一个课间十分钟,都成为他们学生时代永远的美好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