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建筑与摄影:时空的交响与叙事

0
分享至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它们在空间中矗立,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淀。每一道墙壁,每一扇窗户,都是音符,共同奏响着时间的乐章。而摄影,则被视为瞬间的艺术,它捕捉时间流逝的刹那,将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定格在画面上,成为永恒的记忆。

当建筑遇上摄影,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石头和钢筋,而是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摄影也不再是简单地记录现实,而是成为了一种叙事的工具。在镜头下,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构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场景,讲述着关于人、城市、自然的故事。

这两种媒介的内在联系,在于它们都试图在有限的时空之内描摹和勾勒人类生活的局部甚至全部。建筑通过其形态和空间布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场景和框架。而摄影,则通过捕捉这些场景中的瞬间,展现了人们在这个框架中的真实生活。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叙事的空间,让我们得以窥见生活的全貌。

摄影家们常常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视角,来展现建筑的魅力。他们或从高空俯瞰,将建筑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展现出城市的宏伟壮丽;或从细节入手,捕捉建筑的纹理和光影变化,揭示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视角,都能够让我们对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摄影也让建筑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到更远的地方。通过照片,人们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作品,感受到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气息。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此外,摄影还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建筑中不易察觉的细节和美感。有时候,一个看似平凡的角落,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却能够展现出惊人的魅力。这种发现美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建筑的认识,也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

我们先来看瑞士摄影师埃莱娜·比奈(Hélène Binet)拍摄的、在建中的费诺科学中心。画面中,向上延伸的混凝土建筑内墙仿佛构筑起一面巨大的变形的钟盘,上方的塔式起重机和悬在半空吊绳上的建筑构件仿佛是停摆的指针。比奈以一种诗意且充满想象的视角“勘察”一栋正在建设中的建筑物,这座建筑物仿佛是达利名作《永恒的记忆》中描绘的梦中钟表,在这里时空被重新审视和思考。


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费诺科学中心,德国沃尔夫斯堡,2003 埃莱娜·比奈 图片由埃莱娜·比奈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费诺科学中心由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比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哈迪德合作以来,已达成了这样一种默契:摄影师会记录下建筑施工期间的状况和竣工后的面貌。摄影师与建筑设计师的合作是建筑摄影(尤其是商业性摄影)中常见的方式,比奈虽然是委托建筑摄影师,但却保有创作者的独立视角,体现出她身处建筑之中的“选择性凝视”,“我的态度是要去排除,让照片局限于一种体验,比如细节,或者黑白,这样影像便予以你想象的空间。我希望自己的照片不要表达太多,而是能允许每个观看者通过它来创造自己的空间。”(详见《中国摄影》2019年第6期对埃莱娜·比奈的报道《用影像捕捉建筑之魂》)


彼得·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1996 埃莱娜·比奈 图片由埃莱娜·比奈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提供

比奈在建筑物建设和竣工这两个阶段拍摄的系列影像成为其摄影叙事的框架,而她的摄影叙事又反映出建筑叙事的两个维度:建筑师的设计叙事(第一维度)与建筑自身的叙事(第二维度)。费诺科学中心背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因大众汽车闻名的沃尔夫斯堡在21世纪初,因德国统一及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变迁而面临着城市转型问题,沃尔夫斯堡逐渐从一个以汽车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城市转变为一个以研发汽车及其相关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型城市,而费诺科学中心成为这座城市转型的标志性建筑。哈迪德的设计和比奈的影像共同诠释了这座建筑物所蕴含的文脉信息。


由勒格拉斯的窗户向外看,日光蚀刻法,1826 尼埃普斯

若从摄影史的脉络上来看,建筑与摄影的联系可以追溯到最早的摄影作品——尼埃普斯在约1826年拍摄的《由勒格拉斯的窗户向外看》。后来达盖尔、塔尔博特拍摄的早期照片,无一例外都重点关注过建筑和摄影,其中原因是当时的拍摄对象通常是摄影师自己的居所(或居所向外看的可见物)或物品,因保持的静止状态能满足长时间曝光的需要。这两类摄影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商业摄影的一个支系,同时又作为艺术表达的途径,反映了不同时代摄影趋势的变迁。


花塔,广州,约1863 黎阿芳&达顿与迈克尔斯©J. Paul Getty Trust

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早期摄影师热衷于拍摄“建筑学趣味(architectural interest)”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可能是具有古代文明纪念碑意味的建筑物、体现优良建筑传统的重要例证,或是具有异域风情的建筑物。在中国早期照相馆摄影师中,赖阿芳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那一时期,也有一开始从商业目的考量以多种角度记录巴黎即将消失的街道和建筑的尤金·阿杰(Eugène Atget),但这批影像后来却产生出巨大能量,不仅保存旧巴黎的时代印记,也启发着而后越来越多摄影师和艺术家去观察变化中的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现代主义建筑,摄影师们的目光已不仅停留在历史风格的建筑上,转而拍摄大量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建筑师设计作品时开始考虑它的摄影呈现,大众也开始透过照片理解正不断建造的世界。


斯塔尔住宅No.22,1959 朱利斯·舒尔曼©J.Paul Getty Trust.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Los Angeles (2004.R.10)

对建筑物的广告宣传而言,摄影发挥着强大的魔力,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的朱利斯·舒尔曼(Julius Shulman)算是最能掌握现代主义建筑氛围的摄影师之一,舒尔曼以其精心设计的事件和人营造出一种理想生活愿景。借助他的委托创作,我们认识了理查德·诺依特拉(Richard Neutra)、皮埃尔·科恩尼克(Pierre Koenig)、约翰·劳特纳(John Lautner)、拉斐尔·索里亚诺(Raphael Soriano)等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作品。这期间也出现了不少独立于建筑和建筑师之外,对建筑予以再表现和思考的摄影师。如莫霍里-纳吉(Moholy-Nagy)透过多变的“新视觉”视角记录建筑结构;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将建筑视为一种评论( 或批判) 社会的媒介,经由分类和排列,建筑物的影像成为他关于社会及其影像本身复杂叙事的途径。埃文斯这种冷静地凝视着事物更迭的观看方式以及对街景细节的执着一直影响着后人,包括以斯蒂芬·肖尔、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刘易斯·巴尔兹(Lewis Baltz)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具有地形学(topographic)意味的拍摄方式。


梨园图书馆 ( 三),2014 康迪达·赫弗 图片由尚凯利画廊提供©Candida Höfer, courtesy Sean Kelly Gallery, New York

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从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那里承袭下的德国“新客观主义”,以类型学式的拍摄方法来持续关注工业建筑这一主题。贝歇夫妇通过在杜塞尔多夫的教学和他们在当代艺术中的关注度,影响了几代对建筑感兴趣的摄影师,包括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 Struth)、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和康迪达·赫弗(Candida Höfer)等艺术家以类似的规模化操作,但又用各自不同的叙事方式来凝视建筑。以上这些观看方式至今依然还有许多人在运用。在这样的摄影叙事传统下,建筑及其所在的环境被拍摄下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


“建筑”系列,纽约世贸中心,1997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 courtesy Fraenkel Gallery, San Francisco

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观念艺术、当代摄影中对编导置景的运用,及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许多艺术家已不再单纯记录现实世界里建筑空间的清晰形象,而意在虚实之间去建构建筑的摄影叙事,并对建筑给予多元且深刻的反思。有的摄影师通过对建筑的重新遴选、分类、编排给予历史再观看的意图,如杉本博司的《建筑》系列,回溯那些如同纪念碑般的现代主义建筑,有评论家认为他的那轻度虚焦的影像“使建筑回归本质”,而艺术家本人对这系列的注解是,“建筑物是建筑的坟墓,而我,面对这些建筑的坟墓,将摄影焦点对在无限远,拍下阴魂不散的建筑魂魄”;有的摄影师在实体建筑空间内寻找戏剧性和寓意,如托马斯·迪德曼(Thomas Demand)的《控制室》《厨房》,以用精心制作的纸质结构模型来打造暗示现实形象的复杂室内空间来进行创作;还有的摄影师以建筑物作为影像素材来源,融合着各种技术手段来塑造想象的建筑,如本期专题里奥利沃·巴尔比埃利(Olivo Barbieri)对城市化浪潮下诞生的城市建筑形态所进行的影像“异变”······

在中国,将建筑作为独立拍摄对象,早期更多体现在建筑师身上。建筑师们一直把摄影当作强有力的记录和传播手段,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建筑学家梁思成与营造学社的有识之士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研究古建筑而拍下的大量建筑遗存,他为我国古建筑建立了全景式的视觉档案, 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珍贵的唐、 宋、辽、元、明、清的古建筑遗存,还借此不断完善中国建筑发展史。


柳巷胡同,1989 徐勇

现代化使得世界上的每个城市和乡村都发生巨变,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空间载体的建筑空间尤其明显,古建功能的“变质”,各种古迹遗址的遗忘,还有城市化进程中不断上演“拆、建、废”的建筑“剧目”。建筑是人类社会的“框架”,这在被称为人类纪的当代社会尤为明显。中国摄影师以建筑作为主要摄影叙事对象来创作,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末以后,徐勇创作于1989年夏至1990年春的《胡同101像》,记录北京这座城市即将大改造前的传统 建筑形态的优美与静谧。随之而来的是诸多摄影师对城市开发带来的建筑废墟所作出的反应,如荣荣在1990年代后期拍摄的北京拆迁房屋的照片,王劲松于1999年创作的《百拆图》以重复且体量的方式再现建筑墙面上“拆”字的符号形象。进入21世纪,中国摄影师对建筑的关注在历史、记忆、权力、消费、技术和城市化等方面展开更丰富的叙事。罗永进一方面如实地发现和记录他所看到的建筑,另一方面拼贴式地重构新的建筑形象。


庆,2004 缪晓春


贵阳南明区,2003 曾力

缪晓春的《过去对现在的访问》《新都市现实》等系列作品探索了中国城市的巨变及历史在当代中国的或模糊或真切的形象。曾力的《空间生产考察报告》同样将镜头对准了变化中的城市,同时又对工业建筑废墟予以关注,规模化地记录城市的建筑、街景和工厂等景观。张大力在一些将要被拆除的建筑或废墟上喷涂或雕刻自己的侧 面像。邢丹文的《都市演绎》以房地产模型作为叙事背景,在真与假、虚与实之间演绎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中国香港摄影师岑允逸、梁誉聪、曾家伟以建筑为题,对香港这座建筑密集且居住拥挤的城市作出各自的表达。除以上这些在《中国摄影》曾刊登过的与建筑相关的作品外,限于篇幅,不多列举。


都市演绎03,2004 邢丹文


清明下海图(局部)2016 罗永进 图片由全摄影画廊提供


建筑是摄影的显性主题,但又是隐性难题。显性是因为它几乎无法回避,触目即是,似乎可以很简单地重复操作;隐性是指,如何在其中巧妙地展开叙事却需要摄影师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当下越来越多摄影师记录当今建筑过于强调表面的冷面美学和废墟美学,只是为了感官刺激或是跟随某种建筑摄影样式的潮流,把自己放在了上帝的位置上,将一个无解的难题抛出来,而缺乏一种持续的观看。借此专题,我们还想警惕和反省这个现象。摄影师们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角度、色调和光线摄取这样的建筑,而这样的建筑何以建成和存在的问题。

建筑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摄影师具备高超的拍摄技巧,还需要对建筑本身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要想拍好建筑摄影并让作品具有叙事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法和建议:

1. 理解建筑的特点和背景:在拍摄前,深入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设计风格和建筑师的理念。这些信息有助于你在拍摄时突出建筑的独特之处,并为你的作品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建筑摄影尤其如此。不同的光线条件可以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例如,清晨或黄昏的柔和光线可以突出建筑的纹理和细节,而强烈的逆光则可以创造出戏剧性的剪影效果。

3. 运用合适的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决定了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的焦点。在拍摄建筑时,你可以使用诸如三分法、对称构图、引导线等技巧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叙事性。

4. 捕捉细节和语境:除了整体的建筑形态外,不妨关注一些细节部分,如门窗的纹理、墙上的雕刻等。同时,将建筑置于其所处的环境中,可以提供更强的语境和叙事性。例如,一个古老的教堂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对比,就可以讲述关于时代变迁的故事。

5. 实践和反思:多实践是提高建筑摄影技能的关键。每次拍摄后都要认真反思,分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优秀建筑摄影师的作品,从中获取灵感和经验。

6.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建筑摄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调整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可以进一步强化作品的氛围和情感表达。但要注意保持处理的适度,避免过度修饰而失去建筑的真实感。

7. 尊重版权和法律:在拍摄建筑时,要遵守相关的版权和法律要求。特别是在商业用途的拍摄中,确保你有权使用该建筑作为拍摄对象,并遵守相关的隐私和使用权规定。

8. 故事叙述:尝试构建一个围绕建筑的故事。这可能是基于建筑的历史,设计灵感或者它在社区中的角色。在拍摄过程中思考如何通过图像来讲述这个故事。是你站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者等待某个特定的时间(例如日落时的暖光照在建筑物上)。

9. 交流和分享:加入建筑摄影的社区或论坛,与其他摄影师交流经验和心得。分享你的作品并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对于提升你的技能和视野都非常有帮助。

总的来说,拍好建筑摄影并让作品具有叙事性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掌握这门艺术并拍摄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摄影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7:42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70后”女厅官任上落马!上周还在主持讲座

上观新闻
2024-06-17 16:40:26
3-0!1-0!欧洲杯一夜2大冷门:世界第3倒下,出线局势混乱

3-0!1-0!欧洲杯一夜2大冷门:世界第3倒下,出线局势混乱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8 01:58:04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养老金上调3%:给你公式算算你能涨多少,呼声:给企业老人多涨点

大风文字
2024-06-17 18:46:14
中方如何看待乌“和平峰会”联合声明?外交部:没参加,不评论

中方如何看待乌“和平峰会”联合声明?外交部:没参加,不评论

澎湃新闻
2024-06-17 16:02:29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奥地利0-0法国!姆巴佩乌鸦嘴,本届欧洲杯最大冷门诞生

体育世界
2024-06-17 19:27:22
以色列向全球发出沉痛之声!

以色列向全球发出沉痛之声!

林林爱天堂
2024-06-17 18:40:06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12:31:40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安徽宿州公示:拟录用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为所辖县乡镇公务员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46:44
大V呼吁: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耍赖,中国可在猪肉上报复欧洲,限制进口让其无利可图!

大V呼吁: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耍赖,中国可在猪肉上报复欧洲,限制进口让其无利可图!

老郭在学习
2024-06-17 21:52:01
游客发帖称海南潜水遭弃海中2小时游回岸边,万宁文旅局:经调查确有问题

游客发帖称海南潜水遭弃海中2小时游回岸边,万宁文旅局:经调查确有问题

上游新闻
2024-06-17 14:29:42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红星新闻
2024-06-17 17:52:10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天才中专生姜萍被疑作弊,数学月考仅85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天才中专生姜萍被疑作弊,数学月考仅85分

瑜说还休
2024-06-17 12:19:02
号称世界第一的华西医院有多强?输了两天液,发现医生一直骂同行

号称世界第一的华西医院有多强?输了两天液,发现医生一直骂同行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17 21:10:14
3-0!FIFA46爆冷 24年欧洲杯首胜 前中超外援世界波 皇马门神犯错

3-0!FIFA46爆冷 24年欧洲杯首胜 前中超外援世界波 皇马门神犯错

狍子歪解体坛
2024-06-17 22:52:35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官宣退出,姆巴佩摊牌发声,官宣决定,法国队遗憾,齐达内祝福

东球弟
2024-06-17 09:28:20
果然,二手房开始失控了!

果然,二手房开始失控了!

翔哥说地产
2024-06-17 13:03:59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1:50:45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曝曹县翰林府业主出轨女销售,7分29秒视频曝光,女方生活照被扒

飘飘视角
2024-06-17 21:13:14
贾玲体重严重反弹?机场生图流出,网友惊呆了: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贾玲体重严重反弹?机场生图流出,网友惊呆了: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华人星光
2024-06-17 18:21:24
2024-06-18 02:24:49
摄影吧photo
摄影吧photo
摄影是什么?
2429文章数 26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瑞典智库称中国核弹头数量增加总数达500枚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飞翔的斗牛士 如今也迎来最后一舞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人均养老金上调3% 怎么年轻人吵翻了?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数码要闻

应用内资源显示三星Galaxy Buds3可能会用捏和挤手势取代触控功能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