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困在“不甘心”和“我不行”里的二本学生。

0
分享至


☆ 光明日报发表的《“数”说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一文显示,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今天,上大学的门槛在降低,但名校的门槛却在不断提高。位于学历“金字塔”顶端的 985 高校,录取率不超过 2%。;而在中下层支撑部分的二本院校,承载了中国高等教育里最广大的群体——中国一共有431所二本高校,每年二本院校的录取人数都在400万人以上,于是一种真实又残忍的表达出现了:“二本院校是中国教育的底色”,更确切的说,“普通”才是高等教育的真实。

☆ “普通”的高校里是“普通的教育”。网易数读的《在二本院校就读,是什么体验》的数据新闻中,“老师”“教学”“氛围”“城市”“视野”“资源”这几个词被反复提及,诸如“这里的老师不好,且这些老师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里的学生根本不会好好学习”、“学校塞了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课程,老师上课也只会照着读PPT”、“学习氛围很差,大部分同学都在打游戏或者摆烂”、“图书馆环境很差”、“没有社团活动也没有社会实践,大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高中”。

☆ 于是,二本院校里的学生想要逃离“普通”。豆瓣小组「二本学子自救协会」目前有五万多名成员,它们在小组首页打出口号:“二本绝对不是终点,不要小看二本子的力量,觉醒吧!二本子!”小组内的讨论包括论文撰写、考公考研分析、就业信息分享、工作与生活问题咨询等等,而在大量的咨询、求助信息之外,也间或夹杂着一些对“普通”的不甘心——在一篇名为《我也想拥有闪闪发光的人生》的帖子下面,帖主只是发了一张黄昏图书馆的照片,但下面长长的留言中有人留下了读书到深夜的照片,有人留下了背完5000个单词的截图,也有人留下一句:“我也想要战在顶峰,当个厉害的读书娃。”

在网络上高呼“觉醒”,在社会中却普遍的“沉默”。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但其中超过80%的毕业生,都是二本和专科的同学,虽然大众总是关注#海归硕士应聘公寓管理员##博士入职街道办#这样的新闻,但真正能代表普通人的,还是处在夹缝中的二本学生们——在“最难毕业季”里,被“难倒”的大多数人——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普通二本院校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低于双一流、普通一本和专科。

☆ 比起三本或者专科,“高不成低不就”几乎成为了二本学生的关键词——如若他们从未因努力而获得回报,或许尚能忍受平庸。但在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黄灯老师否认了二本学生就是不努力、不会做题的人这一大众的刻板印象,她说有相当一部分二本学生来自于普通的城镇和家庭,它们有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只能将将把它们的孩子送到二本。大部分二本学生已经拼尽了全力,可来到了大学和都市之后,985211、留学、研究生等巨大的差异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了“努力”的局限性,但“努力”也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仰仗的希望。

☆ 所以很多二本学生选择了考研——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好的教育,才会始终期待着真正的大学与真正的教育;但选择考研的二本学生又总是站在沉默的阴影中喃喃自语:“我就是个普通二本,我真的可以吗?”


There is no Choice.

摇摆在“知足”和“不甘”中✦

别无选择的二本学生✦

@TuTouSuo ™️

“可我的本科就是个普通二本。”

“我就是个破二本的。”

这样的表达反复出现于我的对话框中,从二月的择校,到九月的背诵,再到十二月的冲刺,仿佛“二本”就像是一个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最终评估,它意味着学习能力不行、意味着竞争力不足、意味着想考一个好院校和想找一个好工作都像是一种不缺实际的妄想。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反复重申“学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学历”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但在985、211院校拼资源和能力,三本与专科院校强调经验和技能的当下,“学历”的影响力似乎在二本院校那里被无限的放大了——当然,是往不好的方向放大。

“我从来没有想过「学历」是如此可怕的魔咒。高考于我来说已经算是稳定加超常发挥了,我的水平和分数就只够上一个二本,我甚至还一度为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沾沾自喜,觉得“岸”和“自由”触手可及。其实刚上大学的时候也没啥感觉,就是玩,参加一些像模像样的社团活动,去参加学生会和校报,觉得自己终于像个大人那样了。我算是度过了还算幸福的三年,一直到大三的暑假,学校让我们出去实习。我当时希望自己能去互联网公司做个运营,或者去一些自己一直很喜欢的文化类、传媒类公司。所以我也非常认真地投简历、参加一轮又一轮的校招实习——毫无例外,全部石沉大海。我当时只觉得是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够优秀,不会ps也没有太多的技能,后来家里人想方设法把我塞进了地方电视台作为暑期实习生,上岗的第一天我和其他几位实习生坐在一块,一聊学校最差的也是当地有名的211院校。那一刻我才知道,不是因为我不会ps或者没有技能,而是我的简历甚至都不会被送到负责人那里,就已经因为学历而被机器直接的筛选掉了——一个竞争的机会都没有留给我,仅仅是因为我是个二本学生。”

“你在头部985院校读过书,你有什么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对,可就算是没什么特别的,那也是我怎么努力都够不着的地方。我读高中的时候就会反复想象大学的样子,我觉得大学应该有很多有趣的选修课,有很多有趣且志同道合的人,我可以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染着漂亮的头发、和朋友们一起写策划、搞社团、演话剧或者去看音乐节。学生宿舍应该干净明亮,要有操场和咖啡店——至少我在社交媒体上看过的大学生活,都是这样的。可当我来到这所不起眼的二本院校时,失望远远大于开学的激动。因为太普通了,太小了,灰蒙蒙的教学楼和“狭窄”的校园让我觉得窒息,而高中式的查寝、宿舍管理和班级制度让所有关于自由的想象尽数消退。但可怕的是社交媒体没有消失,所以我依然会看到很多精彩的大学生活,那些响亮的名校头衔仿佛预示着他们的生活本该如此,而不起眼的院校,只能拥有灰蒙蒙的生活——我没办法不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学校不好,所以我还是想要,想要去一所有趣的、开阔的、丰富的、明亮的校园。”

“二本不单单是一种学校,我愿意将其称为一种「资格」,当然,二本是「不够格」的意思。因为不够格保研、不够格留学名校、不够格选调、不够格考一些特定的公务员岗位、不够格去大厂或者好公司。在整个社会竞争体系里,二本院校似乎天然的「低人一等」,以至于这种情绪也时时刻刻让我自省,让我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

正在从「二本学历」中挣扎着往「更高学历的岸」奋力游动的人,每一个心底都有一处关于「二本」的阴影。纵然今日学历不应该成为外在的枷锁,二本之外还有三本,还有专科等院校,但在这个优绩主义和效率至上的时代,在「学历」筛选会代替大部分筛选机制以最保险的方式选出合适人才的时代里,二本真正的矛盾,在于没有「向上的渠道」,却心怀「向上 」的期待。

不甘于普通,却又很难超越普通。


✦ ✧

There is no Choice.

☆ 普通,反而是一句魔咒

️ / TuTouSuo Monsters /

社会关于「二本学生」的讨论来自于黄灯老师的一本书,名为《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让「二本」这个庞大的人群第一次走到了社会大众的目光之下。在后续如南风窗、网易等多家媒体纷纷撰写《沉默的二本学生》等相关新闻报道时,总会有不同的声音跳出来说:“还有三本呢,还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三本学生。”“难道双非一本不也和二本如出一辙吗?也根本找不到工作。”

其实无论是双非一本,还是二本、三本、专科,实际上这一群以院校等级为划分的群体画像中,描摹的是广大普通的、没有任何信息差优势的、没有家庭支持与社会资源的年轻人。

而普通,在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一句夸奖,只有在无数普通人确定了自己大概率无法超越自己原有社会身份与阶层的时候,才会歌颂平凡可贵。

但问题在于「普通」的世袭。

纵使高考以及社会上的其他考试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公平的,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考试准备阶段不同学生天然的资源与能力的差异,以及考试之后院校和社会所带来的诸多加持,都正在将「高考」甚至「考研」「考公」变成一种社会差异的放大器——通过考试的人去往了更优秀的平台、结识了更优秀的人,进入了更优秀的企业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而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则要不被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无法走出,要不就重新回到考试之中,再一次用考试证明自己,周而复始。

而这背后的所折射的,是追求「相对公平」时,依然存在的「实际不公平」。

其一,是藏匿在「考试公平」之中的「隐蔽的不平等」。一如迈克尔·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所言,“名牌大学的学位已经成为那些寻求阶层上升的人向上流动的主要工具,也是那些希望留在舒适阶层的人防止向下流动的最可靠的堡垒。为此,优势阶层会为子女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提升学业竞争力和名牌大学录取机会;而弱势阶层没有足够资源参与学业“军备竞赛”,家庭教养方式等也可能对子女的学业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个更为隐蔽的 不公平,则关乎「个人努力」。如果我们不愿承认智力由天赋决定,凭什么就认定努力、坚韧这些性格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呢?在大部分情况下,大众一直将个体能否成功归因于个体的努力程度,似乎个体努力就是教育公平问题追问的终点。但实际情况是,努力可能是主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努力不仅与个体自身有关,还受限于家庭社会文化资本、社区文化、同辈群体和学校教育等。试想一个在你努力但失败时鼓励你的父母,和在你失败时反复嘲讽你并表达你根本没有天赋不该努力的父母,究竟何者更容易培养出更优秀的下一代呢?

其三,在建立在实际不平等之上的,整个教育模式的 精英化 。 无论是各国的顶尖高校联盟,还是各类花样百出的大学排行榜,都在陈述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是平等的”。就像 美国的大学分层就是典型的市场分配,赞助越多的院校往往越好,而 我国的高校分类更多体现为一种政府行为,无 论是“211工程”“985工程”还是“双一流”,都表现为政府对不同的学校进行等级定位,然后分配相应的教育资源。 这种被学者称为“制度化精英主义”的高校分层模式,都在指向一种典型的 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即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且人们相信优秀的学生可能具备更高的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 让最优秀的人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是完全高效的,也完全符合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

写到这里,我确信「普通」真的成为了一种魔咒。它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别无选择和艰难处境似乎不是造化弄人,而是生来如此;它甚至连「努力」的价值都一并否定,并构建出了一幅「社会本就不公,但你仍要挣扎」的残酷图景。

这篇文章并不是一篇鸡汤,而是一次实事求是的访谈与分析,所以写到这里将近五千字,我也不打算写任何的措施、建议、或者鼓励与呐喊——唯一想说的,只有一句话:

我也是一个二本学生。

这里所写的每一句话都是我的曾经,但这里所没有写的每一句鼓励,都是我的现在。我有幸在这里写文章给大家看,有幸带着一些信任我的朋友们挣扎着游向那个“想象中的岸”,皆是因为在每一个「我不行」出现的时刻都要加倍努力,在每一个「不甘心」冒头的瞬间都必须坚定向前。

ꕤ⋆⸝⸝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身亡!8人都是妇女,为了省钱丢掉生命

河南一冷藏车违规载人致8人身亡!8人都是妇女,为了省钱丢掉生命

180°视角
2024-06-17 10:13:31
这居然哑火了英超MVP+德甲金靴+阿森纳射手王!一个赛季91球

这居然哑火了英超MVP+德甲金靴+阿森纳射手王!一个赛季91球

直播吧
2024-06-17 09:01:13
黄仁勋最新演讲全文:我忍受的一切挫折、痛苦和磨难淬炼了超能力|钛媒体AGI

黄仁勋最新演讲全文:我忍受的一切挫折、痛苦和磨难淬炼了超能力|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2024-06-16 22:10:13
俄乌就和平谈判隔空交锋

俄乌就和平谈判隔空交锋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7 06:11:14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7 07:59:52
网友:青岛一售楼处被业主围堵!每平15000多元跌至毛坯7000多…

网友:青岛一售楼处被业主围堵!每平15000多元跌至毛坯7000多…

火山诗话
2024-06-17 06:08:53
99%→100%!丹麦28岁神人比克罗斯还猛,后卫变大师:哈维鬼才!

99%→100%!丹麦28岁神人比克罗斯还猛,后卫变大师:哈维鬼才!

风过乡
2024-06-17 07:54:33
菲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专家:蓄谋已久

菲申请扩展南海大陆架,专家:蓄谋已久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17 07:04:49
税务倒查30年?公开回应来了!税务到底可以倒查企业多少年?

税务倒查30年?公开回应来了!税务到底可以倒查企业多少年?

学税
2024-06-17 09:42:16
露馅!欧洲杯直播惊现大Bug,媒体人:这是虚拟技术,只是没玩好

露馅!欧洲杯直播惊现大Bug,媒体人:这是虚拟技术,只是没玩好

足球大腕
2024-06-17 10:06:34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队友万光超意外离世,年仅35岁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队友万光超意外离世,年仅35岁

澎湃新闻
2024-06-17 06:58:28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河南8人在冷藏车内窒息身亡!8人身份全曝光,家庭情况令人心酸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4-06-17 09:59:31
宋仲基一家被偶遇,妻子气质出众,1岁儿子坐万元婴儿车好惬意

宋仲基一家被偶遇,妻子气质出众,1岁儿子坐万元婴儿车好惬意

娱絮
2024-06-16 20:07:31
高温下的印度光伏,是教科书一般的“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高温下的印度光伏,是教科书一般的“我之蜜糖,彼之砒霜”!

醉井观商
2024-06-16 17:44:55
李鹏新搞“七个有之”,王一新道德败坏,陈玉祥热衷于吃喝享乐,3人同日被处理

李鹏新搞“七个有之”,王一新道德败坏,陈玉祥热衷于吃喝享乐,3人同日被处理

鲁中晨报
2024-06-17 11:35:03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7:42
1992年在法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发现保留了79%的原始输出功率

1992年在法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发现保留了79%的原始输出功率

cnBeta.COM
2024-06-17 03:09:06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

西楼饮月
2024-06-16 20:49:06
中国女排放弃总决赛争冠!张常宁有望带队,庄宇珊将获得机会

中国女排放弃总决赛争冠!张常宁有望带队,庄宇珊将获得机会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17 07:57:24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网传两地“倒查30年”,企业面临巨额补税直接停产,大V辟谣:不存在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7 12:31:40
2024-06-17 13:22:44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去更大的世界,做更有趣的人!
1257文章数 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头条要闻

姜萍走红后有企业上门送5000元 老家门前将修水泥路

体育要闻

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 王牌打废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科技要闻

OpenAI可能会迎来重大变化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艺术
本地
健康

夏季流行浅色系穿搭,这些技巧你要学会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