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创中心的一天| 杨钊@深夜12点:以“洪荒之力”追求核聚变能效比

0
分享至


能量奇点首席执行官

杨钊与托卡马克模型。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十年来,上海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实现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的大幅提升,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

5月的一天,记者跟随几位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记录下科创中心的平凡一天。

这一天很长。从第一缕阳光照进岳阳路上的实验室,到凌晨两点大洋彼岸满怀期许的键盘敲击,科创中心的一天忙碌到不分昼夜、跨越时区。

这一天很短。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身处创新一线的每一个人都感觉时间飞快,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如影随形。

时间:深夜12点

地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深夜12点,能量奇点首席执行官杨钊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办公室走进安放有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的厂房,周围除了机器运行的嗡嗡声,就是他的脚步声。

今年3月,"洪荒70"完成总体安装,即将点亮等离子体,开始正式运行。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需要对装置进行24小时监控,每隔一小时巡视抄录一次数据。


等待安装的"洪荒70"托卡马克真空室。

3年前,刚满30岁的斯坦福大学博士杨钊判断,可控核聚变正在迎来拐点,10-15年内有望实现商业化。在选择公司落脚点时,团队成员不约而同想到了上海。"用全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建造托卡马克,每一步都是从0到1。"杨钊深知,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政府支持创新,二是能吸引顶尖人才。

2021年6月,国内第一家探索可控核聚变商业化的公司——能量奇点在临港注册成立。当它"悄悄"在公众号上发布第一篇推文后,一个个电话随即而来,"上海市科委、经信委、核电办等部门都来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

杨钊记得,当时比较紧迫的事是建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没有它,托卡马克装置无法运行。35千伏变电站可提供20兆瓦电功率,相当于两万台空调同时运行,这样一座变电站的设计、审批、建造、验收,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在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下,从递交供电申请到电站正式通电仅用了10个月,创下了"能量奇点速度"。此后,团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洪荒70"的设计、研发和建造,创造了全球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研发建造的最快纪录。


能量奇点首席执行官杨钊在办公室。

"洪荒70"从无到有,能量奇点也在一年间从4人团队发展成一个120多人的世界级研发和工程团队,吸引了不少海内外优秀人才。一位复旦物理学博士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大厂的高薪职位加盟能量奇点,他告诉杨钊,这里真正能做出改变世界的事。

更多关注正在投向这家播种未来的企业。今年,公司探索的技术路线被上海列为高温超导领域的发展方向,团队规模又扩大了20%,第三轮融资正在进行。

根据规划,以"洪荒70"和全球磁场强度最高的经天磁体为基础,能量奇点将在2027年以最低成本建成Q(聚变能量增益因子)大于10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杨钊坚信:"脚踏实地追求极致效率,核聚变商业化一定能实现,希望我们是最先到达的人。"

  作者:沈湫莎

文:沈湫莎 图:袁婧摄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汇报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20598文章数 3086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