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知县任职期满、政绩突出按例可升迁,但实际上原地不动的居多

0
分享至

最近有读者,说自己的先祖是道光朝的进士,后来在江西新昌府当过知县,奇怪的是一直到去世为止,多在知县任上调动没有升过官。读者觉得有疑惑,希望能讲一讲有关清代知县晋升方面的一些知识。



这个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清代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不仅是这位读者的先祖,其实很多以进士出身的知县,终其一生都没有晋升的机会。这主要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下面具体来讲知县晋升需要具备哪些硬性条件。

俸满是官方的说法,通俗地理解就是任满。或许很多读者认为,清代的知县、知府等地方官都是三年一任,其实这是错误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清代知县这个岗位。

清初时期,沿袭明制,将全国的府、州、县,依照户口多寡、赋税数额、地理位置以及事务简繁、民风强弱等因素,分为若干等级,即大县、中县、小县,在官员的设置、品级和任用方式等方面也有差别。



雍正六年,广西巡抚金鉷建议,将各省的道、府、州、县官缺,分别按“冲、繁、疲、难”四字标准,划为简、中、要、最要四等。“冲”即地理位置重要;“繁”即事务繁多;“疲”即民性疲玩赋税难收;“难”即民风彪悍难以治理。

凡是四字皆有者为最要缺,三字者为要缺,二字者为中缺,一字或一字不占的为简缺。金鉷的这个建议被雍正帝采纳,此后清代县即以此为标准进行划分。

县的等级标准发生了改变,因此知县的任命也有了新的变化。吏部将最要缺、要缺、中缺定为“题缺”、“调缺”,简缺则为“留缺”、“选缺”。

或许不少读者觉得这些官方词汇难以理解,通俗地讲就是,重要的县出缺,由该省督抚上奏吏部在应升、应调官员中题补;不是太重要的县出缺,督抚可以在本省候补官员中任用。“选缺”也很好理解,即督抚可以暂时委任合格官员署理,然后由吏部确定有关人员前往接替。



明白了“缺”的性质,就可以发现,清代的知县是分三六九等的。换言之,简缺知县调任要缺知县,理论上也可以认为是升官,这也是晋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知县要晋升,第一个条件就是俸满。根据任职地的不同,清代将各县大体划分为两类,即在内地任职的“腹缺”和在边远地区任职的“边缺”。此外还有在两广地区任职的“烟瘴缺”,在云贵地区任职的“苗疆缺”,在沿海地区任职的“沿海缺”,这些缺在任职升迁时视为“边缺”。

按规定,在内地任职五年无过失即可升迁,在边远地区任职的,只要三年无过也可升迁。但知县能否升官,还有其他的条件。

州县官是整个国家行政系统中最重要的基层官,雍正帝就多次强调:“县令乃亲民之官,最为紧要。得其人,则一县之事无有不理。不得其人,则一县之事必多废弛。”



就知县的职责而言,其政绩考核主要包括:钱粮、刑名、治安、教育、民风这几大项。其中又以钱粮、刑名为最重。按清代赋税制度,各县都有一个赋税征收的具体标准,如果没有按定额上缴,就要受到处分。

知县如果任内存有未决之刑案,又或是在规定期限内没有破案,同样也要受到吏部的处分。一旦有处分,就不能够进入吏部的铨选。所以任何一个知县上任,都将钱粮、刑名视为第一要务。

实际上,全国1342个知县中,大部分人都不会因为钱粮、刑名而受到处分。也就是说,所谓朝廷规定的政绩其实也是很容易完成的。故政绩和俸满一样,不算是知县晋升路上的主要障碍。



清代的文官考核,京官为“京察”,地方官为“大计”。凡大计之年,地方督抚藩臬要对辖区内的所有文官进行一次考核。朝廷是有明文规定的,要求督抚们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而且出台了相关的惩罚措施。

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知县的命运始终掌握在督抚手中,朝廷和吏部由于天高皇帝远,往往不能有效掌控地方低级官员的考核。大计由于主观因素较多,可操纵性强,这里面就有很多的花花肠子。所以大计才是大部分知县升迁路上的拦路虎。

因而那些热衷升迁的官员,则一味逢迎上司,且背后多藏有跑官卖官的巨大黑幕。不过对于政绩突出的知县,督抚也是不敢做手脚的,但这样的知县又有多少呢?



在大计中获得一等或卓异的就一定能升官吗?答案是只有极少数人。以一个新科进士外放知县为例,他所任的知县必是简缺,即小县知县。如果符合俸满、政绩突出、大计一等这三个条件,则会“调缺”,即调到中县。依次类推,下一次则是大县或是首县。

然而封建社会尤重礼法,官员在任上最常见的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守孝”,如遇祖父母、父母去世,得解职守孝三年。要是运气背,可能一生的仕途中,会遇上几次守孝,十几年的时间也就白白耽误了。

守孝期满的官员,要列入候补行列,运气好很快就能以原职放实缺,而运气差的则要等上一二年或数年。这样,一个即将升迁的知县,又被重新打回了原形。



除了守孝外,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年龄、身体状况、出身、家庭背景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仕途升迁。如此看来,一个知县要想顺利升迁,实在是难之又难。故开文读者所提到的先祖一辈子都是知县的这种情况,是清代官场的常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人G潮时,“喷”出的是水吗?

女人G潮时,“喷”出的是水吗?

水白头
2024-06-16 14:23:11
何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司法界判拜登儿子和特朗普都有罪

何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司法界判拜登儿子和特朗普都有罪

爆角追踪
2024-06-15 22:57:15
茅台的下跌,也许是贵州的麻烦才开始!

茅台的下跌,也许是贵州的麻烦才开始!

股海风云大作手
2024-06-16 15:33:25
活久见!广东一货车撞上复兴号,保险公司在角落瑟瑟发抖

活久见!广东一货车撞上复兴号,保险公司在角落瑟瑟发抖

起喜电影
2024-06-16 17:13:19
没有经过任何修复的一张毛主席照片,原汁原味的穿着就是这样

没有经过任何修复的一张毛主席照片,原汁原味的穿着就是这样

大江
2024-06-16 13:00:53
甘肃天水烟草局爆大狗,起早贪黑式造假揭秘!

甘肃天水烟草局爆大狗,起早贪黑式造假揭秘!

新动察
2024-06-16 11:36:42
女子找医生通奸,还借给医生90万,2009年被医生截肢成180块抛尸

女子找医生通奸,还借给医生90万,2009年被医生截肢成180块抛尸

汉史趣闻
2024-06-13 09:07:50
土地卖不动以后,为了保障体制内的工资,许多地方开始“大甩卖”

土地卖不动以后,为了保障体制内的工资,许多地方开始“大甩卖”

庞明说财经
2024-06-16 17:00:58
太突然了!山东菏泽曹县翰林府长达7分29秒视频,为何引发热搜?

太突然了!山东菏泽曹县翰林府长达7分29秒视频,为何引发热搜?

火山诗话
2024-06-16 16:42:18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全跑光了,一家7口套现20亿,把公司卖给了17万股民

灰鸽观察室
2024-06-15 20:09:36
首次!大批俄军被包围,“正处于投降的边缘”

首次!大批俄军被包围,“正处于投降的边缘”

近距离
2024-06-16 13:12:55
失望!瑞士和平峰会开幕,传言不参加的国家都来了

失望!瑞士和平峰会开幕,传言不参加的国家都来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4-06-16 17:14:19
辛酸!队友绝杀之后拜合拉木迅速捡球 这次他没敢庆祝

辛酸!队友绝杀之后拜合拉木迅速捡球 这次他没敢庆祝

球事百科吖
2024-06-16 12:02:51
欧洲杯被中文广告包围?破案了:均为虚拟广告牌,与现场不一样!

欧洲杯被中文广告包围?破案了:均为虚拟广告牌,与现场不一样!

风过乡
2024-06-15 16:53:50
马来西亚总理不但看破,还非要说破:我不担心台海,原因很简单

马来西亚总理不但看破,还非要说破:我不担心台海,原因很简单

千里持剑
2024-06-16 12:42:12
6月16日俄乌最新:铁锅炖大鹅

6月16日俄乌最新:铁锅炖大鹅

西楼饮月
2024-06-16 16:13:50
网友:孙兴慜到底说了啥?王大雷调侃回复:他说他对不起中国人民

网友:孙兴慜到底说了啥?王大雷调侃回复:他说他对不起中国人民

直播吧
2024-06-16 12:48:07
姜萍圆梦大学不止职教高考,江苏教育主管部门回应

姜萍圆梦大学不止职教高考,江苏教育主管部门回应

齐鲁壹点
2024-06-16 14:58:15
一家三口因没系安全带遭交警殴打,71岁老人肋骨被打断,官方回应

一家三口因没系安全带遭交警殴打,71岁老人肋骨被打断,官方回应

洛洛女巫
2024-06-16 11:41:32
土耳其女排2-3中国女排,赛后主帅桑塔雷利说了几句肺腑之言

土耳其女排2-3中国女排,赛后主帅桑塔雷利说了几句肺腑之言

百里无心
2024-06-16 10:32:36
2024-06-16 20:10:44
清晨鹿
清晨鹿
史说天下
2162文章数 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凯特王妃患癌后首次露面 小王子跳舞抢镜被姐姐制止

头条要闻

凯特王妃患癌后首次露面 小王子跳舞抢镜被姐姐制止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售17.68万-21.68万元 极狐阿尔法S5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数码
旅游
时尚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原来你是这样的爸爸!

数码要闻

高通骁龙独享!Intel、AMD新笔记本首发不支持Copilot+

旅游要闻

@毕业生,江苏这些景区可享免票或优惠

建议中年男人:包包尽量别背“LV、Gucci”,换成另外3种更有格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