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6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却说:朱德比我合适

0
分享至

毛主席是新中国最伟大的领袖,他的成就不仅仅在政治方面,在文学造诣上,毛主席也有很高的境界。

我们小时候,班级里黑板上想必都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可能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其实这句话,是毛主席说的。



这句话本是毛主席送给一位小女孩的,这位小女孩来自安徽,名叫马三姐,被人们称为渡江小英雄。

她能和毛主席见面,也正是因为她的故事,让她能够跟随安徽代表团来参加国庆活动。

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话,都是来自毛主席的题词,诸如:

“为人民服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向雷锋同志学习”等。

可是有一个人,他是为国牺牲的功臣,是典型的烈士,并且他的牺牲拯救了无数战士的生命,这个人就是董存瑞



但是在董存瑞的烈士陵园墓碑上,毛主席却不愿意为他题词,然而究竟是何原因,会让毛主席拒绝这个简单的请求呢?

人民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在牺牲时,只有十九岁。

而董存瑞那时候,已经为新中国的成立奋斗了三年了,他在1945年加入八路军,1947年入党。



其实在他十三岁时候就曾经掩护过区委书记,帮助其躲避侵华日军的追捕,被人们称为“抗日小英雄”。

而董存瑞加入八路军后,担任了某部六班班长,作战勇敢,从不退缩,加上机智过人,曾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获得了三枚“勇敢奖章”。

其实像他这样杰出的青年,未来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但是在战场上,他依然愿意为了战友,勇敢地奉献自己,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不得不让人们敬佩。

1948年5月,董存瑞任爆破组组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任务。

当时的国民党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过越是这种时候的敌人,越是危险,他们退无可退,所以就狠下心来,要和我军作战到底。

但是我军战意昂扬,高歌猛进,在董存瑞的带领下,接连摧毁了敌军五座碉堡,四座炮楼,完成了所有上级安排的任务。



本来可以功成身退的爆破组,却在这时,迎来了他们真正的挑战,由于信息不足,在制定作战计划时,遗漏了敌军的一个桥型暗堡

这种暗堡,易守难攻,如果没有提前的准备,临时遇到,确实十分棘手,我军战士尽管身经百战,但是一时也没有好方法应对。

部队只好接连对暗堡发起猛攻,没想到两轮进攻下来,敌军暗堡不仅稳如泰山,我军反而损失惨重,这样下去,根本没法解决问题。

就在这时董存瑞站了出来,他向连长请命:“很多战士还没入党,而我是共产党员,也是爆破组组长,请让我去破坏掉敌军的暗堡!”

连长尽管知道这一去九死一生,但是迫于情况紧急,也不得不同意董存瑞的请求。

得到上级准许的董存瑞,没有丝毫犹豫,迎着敌军猛烈的火力,抱起炸药包,就冲向了敌军的暗堡!



但是敌军绝不希望董存瑞成功炸掉自己的暗堡,于是加大火力,向董存瑞发起攻击。

董存瑞不是电影主角,他没有躲开子弹的能力,在枪林弹雨之下,他的左腿受了伤,被子弹穿透的腿连移动都成了问题。

但是共产主义的信念,却始终激励着他,他没有顾虑自己受的伤,尽管无比疼痛,他还是拖着伤腿,前进到了敌军暗堡的桥下。

由于是桥型暗堡,所以底部离地面有着将近两米的距离,炸药包无法安置在暗堡底部,董存瑞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后方有太多的同志被敌方阻击而无法前进,他必须立刻作出抉择。

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他举起了炸药包,用自己的身体做支撑,高声呐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随着炸药包爆炸的声音,敌人的暗堡轰然倒塌,董存瑞的身体,也就此倒下,但是他的精神,却永恒屹立在革命的历史上。



于是就这样,年仅十九岁的董存瑞,放弃了自己的未来,为身后的同志们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名传千古英魂永存

转眼间到了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但是人民不会忘了他们的功臣。

于是民政部批准,在董存瑞同志牺牲的河北省隆化县,修建一座董存瑞烈士陵园和纪念碑。

既然有纪念碑,那自然就要有人题词,但是像董存瑞如此伟大的烈士,隆化县的县委书记,自认为自己没资格为其题词。

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人,一个有资格为任何烈士题词的人,那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学富五车,曾多次为烈士题词,比如雷锋同志、张思德同志等,在牺牲后,都得到了被毛主席题词的殊荣。



有了计划就要行动,隆化县的干部们开了个会,决定派人民委员会民政科的冀兴坡前往北京,来完成这个任务。

这不仅仅是干部群体交派给他的任务,更是隆化县二十二万老百姓的心愿,让毛主席给董存瑞题词,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冀兴坡为了完成父老乡亲们的心愿,只身一人,带着一封介绍信,来到了北京。

可是毛主席日理万机,并不是随时都有时间接见他,何况他来得匆忙,根本没有提前知会一声。

所以在和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们交涉之后,就在附近等了几天,没想到只等来了一封信,叫他拿着信去政务院,找内务部长谢觉哉。

可是对于毛主席给董存瑞同志题词的事情,却根本没有回音,不过自己毕竟不知道中央有什么规矩,也就先照办了。



谢部长自身的工作也很忙,明白了冀兴坡的来意之后,将事情交给了一位姓邹的司长,让他们两人对接。

到了邹司长这里,还是要冀兴坡回去等消息,这来回这么久,自己什么也没办成,就是一直等消息。

冀兴坡觉得自己很失败,他觉得是自己的失职,耽误了给董存瑞烈士纪念碑题词事情的进展,无奈之下,只好先和县里汇报一下情况。

县里的领导十分通情达理,他们明白中央忙,不像他们一个小小的隆化县,反正目前县里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于是就让冀兴坡暂且在北京住下,等中央忙完了,自然会给董存瑞同志题词。

冀兴坡也只好按照县领导的吩咐办,先在北京住下,慢慢地等消息,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两个月,董存瑞烈士陵园就要开工了。



可是冀兴坡正是烈士陵园筹备负责人,这要是再耽误了开工,自己岂不是真就失职了,无奈之下,只好先和县里打了报告,返回隆化。

一九五七年四月,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筹备工作终于完成了,只是这个纪念碑的碑文,迟迟未定,冀兴坡只好再次前往北京,询问这件事情到底怎么样了。

再次来到北京,算算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来询问邹司长了,邹司长依旧是同样地回答:

“事关重大,领导们还没定下来,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多帮您催促的”。

时间越长冀兴坡的心里就越急,各种古怪的想法都出现了,他想过是不是领导不愿意管这点小事?还是邹司长根本就没汇报呢?

这一次他沉不住气了,仅仅过了十天,就要开始他的第五次询问了,不过这次巧的是,他还没动身,好消息就来了。

邹司长通知他:

“董存瑞同志纪念碑的词已经提好了,你最近有时间的话,就可以过来取了。”



听到这个消息,冀兴坡喜出望外,自己忙碌了半年,终于是把这件事办完了,于是马不停蹄地就往北京赶去。

冀兴坡来到了优抚司,找邹司长取来了题词,打开一看,八个大字: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简简单单八个字,正对应了董存瑞同志的一生,正是乐于牺牲奉献的精神,让他将自己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人民。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永远不会死去,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永远都刻画在革命的历史之上!

题词者另有其人

不过冀兴坡左看右看,总感觉哪里不对,毛主席的亲笔,他们都是见过的,这幅字虽然也十分端正,但是看起来却不像毛主席的字。

果然往下一看,下有落款:“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



冀兴坡看了朱总司令的落款一时有些疑惑,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他还是向邹司长发起了疑问。

“邹司长,我们不是请毛主席来题词吗,这怎么成了朱总司令了?”

邹司长也赶忙回答道:“毛主席是看到了你们的请求的,但是他觉得自己来题词不合适,所以才让朱总司令题词的。”

可是话说到这,冀兴坡就更加困惑了,接着问道:“毛主席不是给刘胡兰题过词吗?那为什么不能给董存瑞题词呢?”

邹司长依旧很耐心地和冀兴坡解释道:“这个问题毛主席讲了,刘胡兰是群众,董存瑞是军人,军人当时是由总司令来题词才合适。”

听到这个解释,冀兴坡也恍然大悟,自己之前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完邹司长解释后,觉得这样确实更合理。



作为军人,在战场上牺牲,是无比光荣的,自古就有“男儿要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耳”的军人情怀。

董存瑞的牺牲是为了身后千百个同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新中国千千万万个士兵的榜样,所以由总司令来给他的纪念碑题词,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一开始毛主席也是想为董存瑞这位英雄烈士题词的,但是他思前想后,总觉得不合适,所以最后还是拜托了朱总司令来题词,朱总司令也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才明白这一切。

所以朱总司令也没有扭捏,大笔一挥,就为董存瑞同志写下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而且毛主席这段时间的思考,也正是为董存瑞同志题词用了整整数月时间的原因。

想通了一切的冀兴坡,理解了领导们的用心良苦,看来所有事情只要传到毛主席的耳朵里,他都会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冀兴坡拿着题词就回到了县里,县领导看了题词,同样也是心怀疑问,这怎么是朱总司令的题词?

冀兴坡便把毛主席的意思和他们婉婉道来,大家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观察入微,深谋远虑,找到了比自己更适合给董存瑞同志题词的人。

毛主席胸怀大局,最后让大家都高高兴兴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董存瑞同志的纪念碑上,也永远都会留下朱总司令的题词。

这不仅是董存瑞的荣耀,能给英雄烈士题词何尝不是朱总司令心之所愿呢?

结语

毛主席高风亮节,不争功为人民的心态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与学习。伟人之所以为伟人,不仅仅是他能够带领共产党打胜仗,在平时生活琐碎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伟大。



不仅仅是这么一件题词的事情,无论在任何方面,毛主席都能找到最好的办法,让事情完美地解决。

而董存瑞的故事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要害怕任何困难,就算倒下了,身后也会有前仆后继的同志们继续向前。

共产主义的道路并非一世可走完,在我们之前的许多前辈,如黄继光、杨靖宇等革命先辈都是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来为我们引路。

如今的美好生活,建立在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之下,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慧言史说
慧言史说
品读历史,详解历史
135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23秒丢球破纪录 意大利2-1逆转阿尔巴尼亚

头条要闻

欧洲杯-23秒丢球破纪录 意大利2-1逆转阿尔巴尼亚

体育要闻

莱夫利,让困难为我让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手机
数码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艳压四方的刘亦菲,也没能赢她

手机要闻

小米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通报:多项问题优化中,且全是内置应用!

数码要闻

低至 5747 元,爱普生 CH-TW6280T 真 4K 投影仪京东大促

军事要闻

普京提停火和谈条件 美防长迅速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