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0年前的电车还很好!从上海第一批新能源车主说起

0
分享至



从“稀客”到“常客” 从新能源到智能网联

作者/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毛宇

编辑/ 王昕 孙妍

2004年~2024年,《IT时报》已走过20年。这是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我们用纸墨镌刻科技进程的璀璨印记,以字句讲述创新的故事,让最有价值的资讯激发深邃的思考,与时代脉动保持共鸣,与城市更新共同成长。《IT时报》创刊20周年系列报道将持续推出,回望这幅生动立体的科技变革画卷。



2011年4月15日《IT时报》

曾几何时,无论站在哪个城市的街头,新能源汽车还是一道稀有的风景线,“环保”“有科技感”是贴在它身上的“标签”。面对这样的新生事物,总有一批“尝鲜者”走出第一步。正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面对各种困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最早的“尝鲜者”亦是如此,比如要适应新的驾驶习惯、应对续航里程的焦虑、寻找稀缺的充电桩、适应较慢的充电速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能源汽车正在带来一场静谧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随着电池容量越来越大,新能源车越开越远,再也不用担心无处充电,越来越多的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甚至偏远地区也逐渐被覆盖,充电网络越来越完善,未来交通的无限可能就在眼前……

从单一的电动车型到多样化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驶上街头,而且,他们不仅仅是一辆车,不但做到了“环保”,更得到了“智能化”的加持,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路协同、个性化车主服务……已然成为一个个在路上移动的智能终端。

或许未来,城市中的道路将不再是单调的沥青与钢铁的交汇,而是智能网络编织的流动画卷,而拥有智能因子的新能源车可以实时感知城市的交通脉动。



2011年

充一次电只能跑100多公里

128.8万辆,这是截至2023年末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排名全球城市第一。去年,上海推广新能源汽车35.4万辆,看到这个数据,你会产生什么感受?在新能源汽车大发展的今天,或许你对这个数字不会感到惊讶,但是当时间倒流回2011年,13年前的现在,上海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车主根本想不到新能源汽车会如此迅速“崛起”,从“小众”成为大众的选择。

2009年,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提出了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同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自主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两年之后的2011年4月6日,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的几名员工为自己的纯电动汽车挂上沪牌,成为上海市第一批纯电动汽车私家车主,购买的车辆来自奇瑞、比亚迪等在国内率先实现纯电动汽车销售的整车品牌。

普通市民尝鲜新能源车这只“螃蟹”,与政府及各机构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推动分不开。2011年4月15日,《IT时报》报道《电动汽车:跨越现实尴尬有多难》,采访了上海第一批为新能源汽车挂牌上路的车主。当时新能源汽车的优劣势非常明显,让车主感受最深的就是出行成本明显降低,一位购买了奇瑞S-18的车主算过一笔账:让这辆车“吃饱”要耗费16度电,可跑100公里,每公里才0.1元,而燃油车每公里的成本在0.6~0.7元。

降低出行成本是当时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但劣势也非常明显。比如价格相较于燃油车更为昂贵,以奇瑞S-18为例,总价为15万元,去除国家补贴后,车主实际支付了8万元,而同样型号的燃油车,只要4万元左右。更多的问题会出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续航能力差、充电慢、充电桩少是最常见的问题,当时,充一次电只能跑100多公里,而充满电则需要四五个小时。在充电桩并未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车主很容易产生里程焦虑。也正因此,当年第一批购买纯电动汽车的车主不少都是来自上海国际汽车城区域的工作人员,因为汽车城区域在上海率先启动了包括充电桩与充电站在内的第一批配套充电设施建设。

时任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荣文伟表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就是要搭建一个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里就穿梭着120辆纯电动公交车,但是,随着世博会的落幕,这些纯电动公交车也销声匿迹。据相关人士分析,世博园区内的充电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要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开出园区,驶入城市,依然面临和私家电动车类似的挑战。



2014年

与新能源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上海车展向来是汽车发展方向的“风向标”,2011年的上海车展,头戴“节能”“环保”等光环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车展的“宠儿”,但却难获终端消费者的青睐。2011年4月29日,《IT时报》刊登了《新能源汽车的欢喜与忧愁》,在随机采访车展参观者时了解到,价格、充电时长、续航里程、安全等仍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申请新能源车免费上牌、获得地方性补贴等都是政府为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所制定的政策,但是“现实很骨感”。以安装充电桩为例,2013年上海电力公司开始受理企业和个人安装充电桩,《IT时报》记者在2013年2月1日《充电难绊住新能源车普及推广》报道中提到,虽然免费上牌和本地补贴对上海消费者的吸引力很强,但安装充电桩时仍会遇到是否有固定车位、充电安全、安装费等不确定性因素。

好在上海市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当时提出,计划到2015年推广应用10000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并在全市范围内布局6000个以上充电桩为电动车提供配套服务。

上海的傅先生正是在2014年入手新能源车的,彼时的他,还是油车的忠实拥趸,“朋友向我推荐了新能源汽车,说比亚迪有一款新车,是项新技术——油电混合”。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傅先生与家人来到浦东的比亚迪门店,首次接触第一代比亚迪秦——一款标志着中国混动汽车开端的主流车型,当时的售价在20万元左右。傅先生记得,秦的外观与油车并无太多差异,但搭载了混合动力系统,60公里的纯电结合燃油续航,没有里程焦虑,百公里加速仅需5秒的性能指标更是远超绝大多数燃油车,这让他毅然决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尝鲜者。

入手比亚迪秦后,傅先生的车同时挂上了一块新能源牌照。有趣的是,上海最早的新能源牌照并非“绿牌”,而是和燃油车牌一样的“蓝牌”,由“沪+2位字母+4位数字”组成。“这块牌照没有花钱,省了好几万元,现在也是‘老古董’了。”傅先生对《IT时报》记者说。



10年后,傅先生的第一辆“电车”至今性能很好

提到车的第二天,比亚迪便为傅先生安装好了“家充”,“电费很便宜,大概6角一度电,我白天开车去上班,晚上到家正好充电,一个晚上充满,几乎用不上油。”近乎零油费的用车模式,让傅先生对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赞誉有加。

当然,体验并非尽善尽美。比如初代秦在电与油的切换过程中存在些许顿挫感,电量低于30%就会自动切换到燃油驱动。“但‘五脏俱全’,该有的功能都有。”傅先生说,后来的10年中,自己又尝试了好几款新能源车,但这辆秦不打算卖掉,“虽然电力系统退化了不少,但其他性能都是好的,我打算开到报废。

差不多从那时起,上海街头的新能源汽车肉眼可见地增多,不仅是私家新能源汽车,嘉定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动车应用新途径——分时租赁EVCARD的全新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EVCARD已在全国布局60个城市,投入运营的车辆超过25000辆,每2.4秒就有一辆电动车被租用。

“电车+租车”成为许多年轻人从“本本族”到“老司机”的过渡方案之一。



2018年

造车新势力下场

新能源汽车逐日增多,作为配套设施的充电桩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21.06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62万个,专用充电桩3.26万个、私人充电桩14.18万个,新能源汽车保有239784辆,车桩比提升至1.12:1。

从2011年屈指可数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和无处寻找的充电桩,经过六七年的发展,车和桩的数量呈现出几何级增长。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发展目标之一,亦是未来智能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企业渐渐把目标瞄准了智能网联汽车。2016年,国家工信部批准在嘉定设立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2017年,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创新中心在嘉定区揭牌成立。同年,上海率先出台并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和《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

此时,智能汽车已然成为主角,一款新车如果没有一点互联网基因,都不好意思“抛头露面”。由此,一批“造车新势力”诞生。

实际上,早在2014年,特斯拉向国内首批车主完成了交付,也正是在那一年,蔚来、乐视公司下场造车。经过4年的沉淀,2018年,不少新势力品牌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或者迎来品牌的第一次亮相。当时造车界“当红炸子鸡”蔚来的10000辆创始版ES8在2018年10月1日前全部交付;拜腾汽车发布了两款概念车型,分别是一款SUV和一款豪华轿车;小鹏汽车的首款车型G3在2018年4月下旬开始接受预订……



除了造车新势力之间的比拼,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入局,为车市增添了“刀光剑影”。有人说2018年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元年,2019年则是发力之年,新势力和传统车厂掀起电动化、智能化“浪潮”。

比如吉利汽车,2021年2月,吉利调整形成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方面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以及小排量节能汽车;另一方面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颜值、续航、智能交互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他们期待的是一台更安全、更智能、更舒适,同时又能满足中国人审美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厂商只有在产品的安全、设计、体验上不断地去颠覆,才能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高价值。”吉利汽车相关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吉利汽车从银河L7、银河L6、银河E8到银河E5,银河的每一款产品,都应用了吉利最新的前瞻技术。

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在全国率先颁发了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获得示范应用牌照的企业可在城市道路中开展示范应用,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运营。



2021年

驾驶体验成熟 高阶挑战尚存

嘉定、临港、金桥……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路段越来越长,更多的“无人车”驶上“聪明路”。

从2020年开始,《IT时报》记者越来越多地在各个场景中体验到无人驾驶。2020年6月,滴滴开启了一场自动驾驶的直播。《IT时报》记者也在上海嘉定体验了滴滴自动驾驶车辆,由沃尔沃XC60改造的车辆顶部戴着“高帽子”,激光雷达、摄像头保持高速旋转,相当于车子的“眼睛”,可以观测到车辆周围360°的情况,并且通过图像和数据的传输得知具体的路况信息,包括障碍物的位置、朝向和速度等。自动驾驶车辆速度被限制在50公里/小时,行驶较为平稳。主驾上有一名安全员,如遇突发情况,安全驾驶员会接管车辆。

2020年,上海自动驾驶测试道路新增了404公里,总里程达530.57公里。但是,获得牌照只是自动驾驶企业在国内开展路测的第一步,从技术研发到落地再到实现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企业还面临着多重考验。



近些年,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每出一起致命车祸都会深陷舆论危机,家属与车企之间的争论常常围绕事故责任认定展开,到底是由人,还是人工智能来担责?

伦理法规和汽车芯片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过程中遇到的两大挑战。“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法律体系建设已经滞后于技术创新发展。相关标准和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技术创新指明方向,为操作层面划清边界,巩固发展创新优势。”吉利汽车相关人士向《IT时报》记者解释,此外,国内汽车芯片行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在规模、技术、产业链完整度及与芯片生态体系相关的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资源不足,与国外的汽车芯片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应加速汽车芯片国产化建设,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安全。

新能源汽车虽然问题不少,但不可否认,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了充电桩的快速普及,一开始被车主吐槽的续航里程也突飞猛进,2021年,新能源汽车平均续航里程达到349公里,到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CLTC续航里程则达到400~600公里,长途自驾游途中也常常见到不少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家电网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高速公路充电量同比增长超六成,这也意味着出游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在2024年5月10日《IT时报》的《新能源汽车“征战”全国版图》报道中,记者采访多位车主的旅途故事,有驾驶着比亚迪海豚从合肥入疆进藏的车主,对于这趟1.5万公里的自驾游几乎没有充电和续航焦虑,还省下了近万元的出行成本。

上述傅先生自10年前“初遇”新能源汽车后,从最初的单一尝试,逐渐演变为多元化的新能源车队,入手过特斯拉、理想、威马、欧拉等多个品牌,每款车型各有千秋,满足了家人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需求。“我见证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的飞速发展,上个月刚刚购置了一辆小米SU7,每一次尝鲜都让我感觉到有更加成熟的技术、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傅先生说。

这样的转变不仅是个人偏好,更是整个社会对新能源汽车接纳度提高的缩影,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从“稀客”变成了街头巷尾的“常客”。



2024年

智能驾驶触手可及

上海普陀区的90后青年七七(化名),在2023年之际,选择跳脱传统豪华品牌的框架,拥抱新能源汽车时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七七试驾了一款新能源汽车,这场体验颠覆了她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科技感的内饰设计、开阔的全景天窗以及智能的车机系统,超出了她在传统豪华品牌试驾中的体验范畴。

经过多方比较,七七最终购买了极氪001。“快”,是她对极氪001最直观的评价,3.8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尤为突出,“一次和朋友的油车一起等绿灯,绿灯一亮,我的车几秒就‘闪’到了对面,而她的油车才刚刚起步,等她到达对面时,我的车已经不见了踪影。”

除了速度带来的激情,七七还体会到新能源车特有的便捷与经济性。与传统燃油车频繁的保养相比,维护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也不必担忧频繁上涨的油价。加之超过700公里的续航里程,足以覆盖大多数城市通勤和短途旅行需求。每隔两周,七七会去离家1公里的第三方充电站充电,“一小时充电时间,我就坐在车里听歌、看电影,车机上的互动影音App很方便。”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迭代速度之快刷新人们的想象。近期,七七试驾了最新款极氪001,尽管并无换车打算,但这次试驾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旧款极氪001已悄然成为“前辈”。“新款不仅售价低了,还增加了很多配置及权益。”七七“心生醋意”。尽管如此,七七依然对自己的“旧车”钟爱有加,和朋友自驾去江浙沪小镇已成为她的周末日常。

2021年,上海发布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对产业规模、核心技术、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等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上海的市场化应用一直未停止,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等,无人驾驶车辆越来越多地让市民触手可及。“没有司机驾驶,就可以自动避开路障,真新奇!”“通过小程序预约乘坐,从‘家门口’就能直达医院门诊楼,确实方便。”一些市民在临港体验过上海首条智能网联“医疗线”后这样表示。



在上海海昌汽车公园无人驾驶车辆正为游客提供服务

对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吉利汽车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电驱动是实现各种可再生能源转化的重要途径,不可逆转;绿色甲醇是实现碳中和有效的途径之一,以电子架构和软件驱动的新能源车一定会越来越具品价比。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般令人瞩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个重要信号!调整尾声了?A股,明日(6月4日)见证历史

2个重要信号!调整尾声了?A股,明日(6月4日)见证历史

郭小凡财经
2024-06-03 15:15:12
大s不甘心,安排具俊晔去菲律宾打碟,海报写大s老公,引发嘲讽

大s不甘心,安排具俊晔去菲律宾打碟,海报写大s老公,引发嘲讽

阿芒娱乐说
2024-06-03 21:40:57
入“死局”的铁头已回国,团队编导发声,知情人透露铁头破局关键

入“死局”的铁头已回国,团队编导发声,知情人透露铁头破局关键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6-03 16:49:44
一平八万“顶级学区”有房读不了,鼓楼名校应为教育公平带头示范

一平八万“顶级学区”有房读不了,鼓楼名校应为教育公平带头示范

冬天来旅游
2024-06-03 15:52:45
婆婆5万买我150万陪嫁房给小叔子,我答应了,3个月后婆婆哭惨了

婆婆5万买我150万陪嫁房给小叔子,我答应了,3个月后婆婆哭惨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20:34:22
太荒唐!广州理发店,玻璃门发型画遭强拆,城管:你贴外面就不行

太荒唐!广州理发店,玻璃门发型画遭强拆,城管:你贴外面就不行

雪莉故事汇
2024-06-03 10:55:52
5月新势力销量集体回暖,蔚来和极氪创历史新高

5月新势力销量集体回暖,蔚来和极氪创历史新高

界面新闻
2024-06-02 12:23:38
母亲临终前送两套房给哥嫂,却只给我10万银行卡,取钱时我惊呆了

母亲临终前送两套房给哥嫂,却只给我10万银行卡,取钱时我惊呆了

纸鸢奇谭
2024-03-30 16:16:48
美国妹纸在健身房里不停被搭讪,然而当她转过身,男人都沉默了...

美国妹纸在健身房里不停被搭讪,然而当她转过身,男人都沉默了...

北美省钱快报
2024-06-03 02:14:11
建议女人:生活别太节俭,这5种水果该吃就吃,别总是心疼钱!

建议女人:生活别太节俭,这5种水果该吃就吃,别总是心疼钱!

阿龙美食记
2024-06-03 17:13:43
五夺NBA总冠军有多难?历史仅5队做到,1队6进总决赛全部夺冠

五夺NBA总冠军有多难?历史仅5队做到,1队6进总决赛全部夺冠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4-06-03 20:20:04
美方扶持的4位中国富豪开始露头了:在华疯狂捞金,扭头捐给美国

美方扶持的4位中国富豪开始露头了:在华疯狂捞金,扭头捐给美国

明月历史说
2024-05-09 13:38:08
刚从库页岛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库页岛,不要相信网上说的

刚从库页岛回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库页岛,不要相信网上说的

商事集营
2023-12-08 14:22:08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俄与西方冲突或升级为“全面战争”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俄与西方冲突或升级为“全面战争”

参考消息
2024-05-31 20:08:07
陈晓估计要酸死了,陈妍希被帅哥搂在怀中,陈妍希开心的目不转睛

陈晓估计要酸死了,陈妍希被帅哥搂在怀中,陈妍希开心的目不转睛

光影纪史
2024-06-03 11:44:04
奥巴马俩女儿真不像话,小女儿胖成孕肚脸爆痘,长女比明星还敢穿

奥巴马俩女儿真不像话,小女儿胖成孕肚脸爆痘,长女比明星还敢穿

宋若时尚搭
2024-06-01 15:03:26
王曼昱进决赛,赛后一番发言头脑清晰有打算!决赛要复仇孙颖莎?

王曼昱进决赛,赛后一番发言头脑清晰有打算!决赛要复仇孙颖莎?

林子说事
2024-06-03 12:06:07
海清的脸怎么僵成这样!戛纳秀被妆发拖累大变脸,全程瞪眼太吓人

海清的脸怎么僵成这样!戛纳秀被妆发拖累大变脸,全程瞪眼太吓人

宋若时尚搭
2024-06-02 15:22:51
广东工业大学公布就业落实率仅42%,各专业都不乐观,文科惨不忍睹

广东工业大学公布就业落实率仅42%,各专业都不乐观,文科惨不忍睹

趣笔谈
2024-06-03 16:50:45
你在公司里闯过什么祸吗?评论区都是人才

你在公司里闯过什么祸吗?评论区都是人才

阿康四岁啦
2024-06-03 15:36:05
2024-06-03 22:36:49
IT时报-新媒体
IT时报-新媒体
第一海派科技互联网媒体
7897文章数 280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头条要闻

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

头条要闻

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态度原创

房产
家居
时尚
游戏
艺术

房产要闻

12000+起!海口40+楼盘,最新价格曝光!

家居要闻

静谧极简 让空间回归本质

携手伊利游巴黎,共赴一场国潮walk

360安装模拟器?整活游戏《流氓软件》Steam页面上线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