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有些事儿,你打了预防针,就不会痛了

0
分享至

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投资人》

看了昨天的《在堕落之前,我已经尝试过一切可能》。

咱们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公共服务涨价这个事儿,意难平。

但这话咋说呢,这真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有些城市卖地卖不动,不得已临时为了多借钱,去融资,提升下收费。相当于一个人给自己加了薪,才能借到更多钱,这个短期是现象,是临时的目的。

而涨价,一旦涨上去,就降不下来,这是路径,是必然的最终实现。

所以我给你把预防针今天就打了,省得你以后随着不停的涨价,会更难受。

针打过了,就不疼了,心里有准备了,以后就想通了,咱今天疼一次,一次管几十年。

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价格参考系的概念,而不是只盯着价钱。

这个道理我那天用校门口的保安,学校里信电系应届生的起薪,黄金的价格,做过对比。

那就是一个价格参考系。

我们小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是赶英超美,其实那会儿大家的人均收入,都比不上印度。

我今天拿咱们那些号称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的江浙沪二线城市,直接对比欧洲中游。

英美就算了,极富的欧洲排名靠前的国家也算了,我们对标欧洲中不溜的那种。

去看看他们的收入水平下,公共配套服务的占比。

欧洲中游的水平,一个全职上班的人,收入位于中位数附近,一年,大概13万RMB,两口之家,就算26万。

他们一年的电费包含电视信号费,大概是1万多。他们的水费包含城市排污费,每年3000多,他们的燃气费用,每年3000多。

咱们就算少的,1万6,在26万的家庭收入里面占比多少?6%。

好,咱们对标过来。

选个江浙沪的二线城市去对比人家中等欧洲地区。

你注意,我没法算工资,咱们那个工资浮动太大了,高的特别高,低的特别低,还有人有一堆未经统计的收入。

我就给你直接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算,算年薪8万,月薪6000多,两个人都这样,如果你所在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万块钱,两口之家就是16万,这基本是我们强二线的,小家庭的年收入了。

16万的6%是9600,折合一个月是800。

这里面包含了水电燃气的费用。

我问了几个住三居室的前同事,家里有老人天天烧饭的那种,问他们,你家一个月水电燃气能用800么?

他们没有一个家庭超过了400。

实际上他们那不是两口之家,他们是一个老人带孩子,另外两口子上班。

当然,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远高于16万,这个我们不采纳,我们只采纳他们家的水电燃气费用。去对标年收入16万的家庭。

也就是说,如果参考这个采样里的水电燃气的花费,那咱们的水电燃气在工资里的占比是不到3%的。

那我就请你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咱们的城市开支相对占比,比人家少么?

咋可能呢,只多不少。

因为我们长年累月都在基建,到处是机场,地铁,高铁,动辄一个城市界面,又一个城市界面,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如果把两者的城市比作家庭,人家的房子是造好的,是处在一个老房子维护阶段,咱们这个家庭,可是处于造新房子的阶段,到处是造房子,是装修,是大花钱。

你用了这么多新的东西,什么大剧院,什么综合体,什么体育广场,结果你的水电燃气占比只有3%,人家老的旧的,反而是6%。

那是别的地方咱比人家贵么?

去看下高铁票价,地铁票价,公交票价,去对比下发达国家,会发现,我们比人家至少便宜50%。

注意,我对比的一直是收入占比,不是光指绝对价格。

那怎么回事呢?

答案只有一个,买房子的人把钱给付掉了。

城市有了卖地的这个收入大头,就不是很需要运营费这个小头,这才是关键。

如果城市卖地收入这一块,长期来看,一定是下降的,那么反过来,公共设施费用,长期来看,一定是上升的。

这个结论,是不是很清晰?

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的。

任何公共设施,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地铁有,火车站有,燃气管道有,污水管道有,城市绿化有,包括高速公路,同样有。

咱们的读者里面有些人是住过别墅的,你们听到这里,估计会心一笑。

我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一套别墅的装修费用是同等面积的平层公寓的好几倍?

因为有太多太多公共设施的钱,要你出。

你们家弄个电梯,要钱,花园里挖个鱼池要钱,鱼池地下的污水管道要改吧,要提前扩容,否则等鱼池建好,将来你下面的管道没法修了,各种加固,扩建,改建,砸墙,砸天花板,重新浇筑天花板,砸楼梯,造楼梯,铝合金门窗,阳光房,空调,新风管道预埋,防水处理,燃气管道变迁,围墙的地基,墙体,围栏,花园的绿化,一切的一切,都要钱。

你不用进入城市规划部门,你只需要装修一套别墅,这么小的工程马上就让你懂,什么叫做公共配套设施的费用。

可我问你,装一套别墅,几百万花掉,这些东西就能够与建筑物永存么?

当然不能。

你的建筑物也许能存在50年,但是你们家的地暖,可能使用寿命就15年,这是设计寿命,真到了10年以后,就像一辆车,你开到多少万公里之后,它的维护费用会大增。

你家里的电梯是要检修的,3个月,6个月一检,这个道理就跟你买辆车,要年检,要定期保养一回事。

要保养就是说,到期,就得换。

简单地讲就相当于你家里养着一堆的车。那你养着这堆东西,都有寿命的呀,公路也有寿命的,30年之后,维护费用就会大增。

其实你近期已经能够看到这方面的消息,很多原先到了25年,30年就不准备收费的高速公路,又都纷纷延长收费期了。

接下来的岁月里,你会陆续看到,那些此前,密集建设的,陆续到期的公共设施,会一个个老化,老化了之后,都是要花钱重修的。而重修前的那段时间,都是保养费用飙升的。

这是第二点,第二笔逃不掉的公共开支。叠加前面的第一点,你更加确信这个结论了:公共设施费用,长期来看,一定是上升的。

换句话说,你之前用3%不到的收入占比,就享受了远超发达国家6%的收入占比都享受不到的公共设施水平。

也许你日后,得用12%的收入占比,去还。

听得懂这句话么?

经济学里有个谚语,账单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无非付在前头,付在后头,如果没有别人替你付,那就得你自己付了。

你说我不想付,我不愿意哪里挣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我老想着攒钱,然后保值增值,我要当秦孝公,我要让我的子孙后代站在我的肩膀上......

大哥,醒醒,你想多了。

如果你不接受涨价,不愿意掏更多的钱来负责城市维护的刚性支出。

那么结果就是你自己拥有房产的那个小区,慢慢变成老旧区,低收入人群聚集区。

什么都比别人家的板块处理得慢,连城市污水堵塞都处理得慢。

因为没钱维护,没人来管,小区里还有点钱的,都搬走了,回头你这个板块的房价一落千丈。

然后城市又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拆迁掉,把这个地方重新改造成高端改善盘,卖给出得起价钱的人。

然后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设施与服务。

不需要来硬的,就这么晾着你,提任何问题都回复没钱,晾一二十年,你的资产守不住价格,你自己也会主动走人的。

所以你看国外很有趣的,越是房产税比例高的地方,房价越涨,反过来,比例越低,房价反而跌。

因为说穿了你持续交得起五星级酒店的费用,才有五星级的环境,否则一定给你沦落成街边小旅馆,那有钱的客人,就都走了。

回头你隔壁新邻居搬进来的都是二混子流浪汉,你自己也住不下去的。

人不是被人教育明白的,都是被现实教育明白的。

发达国家那些人,也是经历过这一切,最后被现实教育的,想通了。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之所以月光,不是因为喜欢这种生活模式,而是必然月光。

就像我们前面举的年收入26万的欧洲小两口,他们的水电燃气占比6%,房租占收入的50%,租一套两居室,一年要13万。这已经56%没有了。

除此之外,还要买家电,买衣服,买首饰,旅游,下馆子,看电影,玩手机,搭乘各种交通工具。

会剩下什么?什么也剩不下。他们都是哪里赚钱哪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他们很多人不在大城市里买房,是因为根本不太可能攒得下钱买房。

除了特别有钱的富有小国,或者发达国家里的头部,一般的中等发达国家,都这样。

都是这样过日子的。

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是秦始皇,把所有的钱都攒下来保值甚至升值,回头第七代出个妖孽,奋六世之余孽。

不可能人人都非要当什么人上人,都要搞什么财富积累,什么滚雪球。

真实的世界就是谁看世界都不顺眼,但也只能这么凑合着过,并以此为乐。

你注意,重点来了,是以此为乐,你习惯了就快乐了。

生活就像小时候咱们打针,护士怎么说的?

宝宝,不要怕,阿姨就轻轻扎一下,一下就好了,好,你真棒。

你看?就这点事儿,咱们今天的预防针,给你打好了。
关注公众号,人间罗盘,方能阅读正文《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投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裁员5600人,撤回N+1!裁到几乎停摆!

突发!裁员5600人,撤回N+1!裁到几乎停摆!

感知芯视界
2024-06-14 09:15:49
大陆男子驾艇成功登台湾细节曝光:突破5亿监控系统后,自己报警

大陆男子驾艇成功登台湾细节曝光:突破5亿监控系统后,自己报警

消失的电波
2024-06-13 10:01:58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网约配送员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正确看待?

一见财经
2024-06-13 15:23:57
不得不说,这张照片真是绝了

不得不说,这张照片真是绝了

牛弹琴
2024-06-14 07:23:06
突然爆雷,用户提现失败!有17万用户的理财平台,曾宣称“人人都可以是牧场主”,花1000元领养一只羊就可获收益,出事前还在做推广

突然爆雷,用户提现失败!有17万用户的理财平台,曾宣称“人人都可以是牧场主”,花1000元领养一只羊就可获收益,出事前还在做推广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00:25:05
你还买电动车吗?国际能源署警告:到2030年末,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过剩【附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你还买电动车吗?国际能源署警告:到2030年末,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过剩【附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4-06-13 17:08:14
俄罗斯又一肉喇叭被炸毙!

俄罗斯又一肉喇叭被炸毙!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4-06-14 08:58:54
刚刚,大爆冷!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学服装设计的她怎么做到的?

刚刚,大爆冷!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12强,学服装设计的她怎么做到的?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3 14:57:11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4 07:53:07
吃瓜吃到王思聪早就有儿子了,爷爷奶奶带着,而且快要上初中了!

吃瓜吃到王思聪早就有儿子了,爷爷奶奶带着,而且快要上初中了!

童童聊娱乐啊
2024-06-14 10:18:42
请不要以保护我们安全的名义刁难我们!

请不要以保护我们安全的名义刁难我们!

顾礼先生
2024-06-13 15:49:50
爆冷杀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中专女生:梦想就是考大学

爆冷杀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中专女生:梦想就是考大学

澎湃新闻
2024-06-13 20:48:30
苹果首次展示卫星短信功能 仅限iPhone 14及以上机型

苹果首次展示卫星短信功能 仅限iPhone 14及以上机型

手机中国
2024-06-14 06:55:20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网友曝大S闪婚具俊晔真相:具说有9400万存款,大S误认为是人民币

小徐讲八卦
2024-06-14 08:36:39
俄罗斯民众紧急排队兑换货币!新制裁终止美元交易?

俄罗斯民众紧急排队兑换货币!新制裁终止美元交易?

项鹏飞
2024-06-13 19:04:17
最新!新加坡门将桑尼:有人篡改我的椰浆饭二维码,呼吁停止网络转账

最新!新加坡门将桑尼:有人篡改我的椰浆饭二维码,呼吁停止网络转账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07:48:51
全网点赞的17岁中专女孩,是怎么被发现的?杭州已有科技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

全网点赞的17岁中专女孩,是怎么被发现的?杭州已有科技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4 09:35:29
网传重庆一银行副行长将暧昧视频误发到工作群,女主老公就在群里

网传重庆一银行副行长将暧昧视频误发到工作群,女主老公就在群里

兵叔评说
2024-06-13 22:11:29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有格局!新加坡门神亲承将捐出中国球迷打款:这笔巨资不该属于我

我爱英超
2024-06-14 09:56:15
一大四女生实名举报湖南某高校书记性骚扰,回应:都是我冒昧了!

一大四女生实名举报湖南某高校书记性骚扰,回应:都是我冒昧了!

火山诗话
2024-06-14 09:49:50
2024-06-14 12:52:49
记忆承载
记忆承载
描述一些时政,金融话题
1302文章数 63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 黄牛:接一瓶亏一瓶 快亏倒闭了

头条要闻

飞天茅台价格下跌 黄牛:接一瓶亏一瓶 快亏倒闭了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教育要闻

运用分组和结合等变形方法,解决相关竞赛试题

数码要闻

联力将推出兰博基尼联名版 O11D EVO RGB 机箱,搭载碳纤维饰板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