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是标配,为何却被欧洲国家禁用呢?背后有何猫腻

0
分享至

行车记录仪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无论新手司机还是老司机,很多人都会选择为爱车配备这一小小设备。

但令人费解的是,行车记录仪明明最早就是由欧洲发明和推广的,如今却有不少欧盟国家对行车记录仪是禁止使用的。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

对于新手车主或者不太擅长倒车的老司机来说,购车后第一件"标配"的事情,就是给爱车装上倒车影像和行车记录仪。

这两样小小的设备,已然成为了车主们的必备良品。



倒车影像让倒车变得更为安全顺畅。

通过后视镜上的小屏幕,可以清晰看到车后的一切情况,避免了盲区和视觉死角。

虽然可能会存在一些轻微的误差,但大大降低了倒车碰撞的风险。

对于新手司机而言,这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行车记录仪更是车主的"贴身保镖"。

它能全程记录下行车过程中的影像和声音,为交通纠纷提供最有利的第一手证据。

一旦发生碰瓷、肇事逃逸等状况,行车记录仪便成了维护车主权益的"法宝"。

尤其是在没有监控的偏僻地区,它就变得无比重要。



除了防碰瓷、维权证据等基本功能外,行车记录仪实际上可以记录下驾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有趣事件。

对于喜欢自驾游的司机们而言,他们可以将这些珍贵影像片段串联起来,制作成一部充满乐趣的旅行纪录片,留存美好的出行回忆。



有些司机更是将行车记录仪当成了"网红直播"的工具,实时分享路途上的有趣景象和遭遇,吸引了不少粉丝追捧。

可见,行车记录仪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渐拓展和丰富。

行车记录仪市场潜力巨大,这吸引了不少商家入场经营。



他们发现大多数新车出厂时都未配备行车记录仪,很多车主为了"补齐短板"而主动购买安装。

因此,商家们纷纷推出各种款式和品牌的行车记录仪产品,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一些汽车用品连锁店更是将行车记录仪列为了重点销售品类,同时提供安装和维修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可以说,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了汽车后市场的一个新兴赚钱项目。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对于大多数中国车主而言,安装行车记录仪带来的获益大于潜在的隐私风险。

首先,防范车祸"碰瓷"等风险,获取客观证据维护自身权益,是最基本和主要的需求。



其次,很多车主也希望利用行车记录仪记录下与家人自驾游的欢乐时光。

再加上行车记录仪产品价格实惠、使用便捷等因素,可以说对绝大部分国内车主来说,配置一款行车记录仪属于"利大于弊"的选择。



欧洲禁令背后的考量

令人费解的是,尽管行车记录仪最早就是由欧洲发明和推广,但如今有不少欧盟国家对其使用持谨慎或直接禁止的态度。

比如德国、卢森堡和奥地利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使用行车记录仪。



究其原因,是由于行车记录仪在记录驾驶全过程的同时,可能会无意间拍摄到路人的隐私画面,如车牌号、个人影像等,从而引发隐私和肖像权纠纷。

有一起引起轰动的案例是,一名德国男子主动将自己的行车记录仪拿给警方,希望协助执法、揪出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谁知,结果却是自己遭到控告,因为未经路人同意就擅自拍摄了他人。最终男子不得不接受处罚。

这起案件引发了舆论哗然。



在维护交通秩序还是保护隐私权这一两难困境中,德国当局权衡之下选择了后者。

欧洲国家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出了名的严格,行车记录仪的禁令也不无道理。

毕竟它能录制到路人的一切细节,对隐私的侵犯是公开而又无法控制的。



中国的大多数车主会优先考虑行车记录仪为自己维权的作用,而很少有人会把陌生人的隐私权放在首位。

撇开道德上是非曲直不论,从现实需求来看,行车记录仪带来的好处的确远大于潜在隐患。



不过,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隐私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一些网友拿到行车记录仪后,常常会毫无隐私顾虑地将录像直接传到网上曝光。这无疑是对他人权益的肆意侵犯。

国情影响行车记录仪使用情况



在中国,人们普遍支持和欢迎使用行车记录仪。这与国内独特的国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车主对行车记录仪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这主要源于当前中国存在较多交通纠纷和道路违规行为,车主难以通过合法途径完全维护自身权益。



比如碰瓷诈骗、无理纠缠、违章甩锅等现象屡禁不绝,给不少车主造成了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而行车记录仪所录制的影音资料,恰恰可以为车主提供有力证据,还原事实真相,避免冤案的发生。



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绝大多数车主在购车后都会自行安装行车记录仪,时刻留存行车痕迹,以备不时之需。这种维权的实际需求,推动了行车记录仪在国内的普及使用。

除了维权需求,中国当前的执法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使用行车记录仪的方式和用途。



一般而言,警方在处理交通纠纷案件时,都会优先采信行车记录仪视频等物证数据,而非单纯以口供定案。

这就要求当事人必须拥有行车记录仪才能获得公平裁决。



反过来,这也促使了行车记录仪录制视频获得较高的公信力和认可度。

部分地方法院甚至支持以行车记录仪视频作为证据材料直接制裁违法分子。

在这种司法环境下,拥有行车记录仪不仅有助于自证清白,更成为挽回公道的有利"武器"。



因此,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也成为了很多车主义不容辞的选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隐私权益如何得到保护,以及录制内容是否在合理合法范围内使用,也值得重视和监管。

但总的来说,由于国情现状和环境影响,行车记录仪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支持和认可。



对于行车记录仪的使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明显分歧,这与各自的法律法规有着密切关系。

在这些地区,只要行车记录仪视频不被恶意扩散曝光,一般不会引发法律纠纷或处罚。

监管部门并未对其录制和使用做出非常严格的规定。



这样的宽松政策,一方面源于对车主维权需求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警方执法提供更多客观证据材料。

因此,行车记录仪在国内外得到了较高的普及率和认可度,成为车主们获取并保存证据的有利"武器"。

科技创新或可打破僵局



不可否认,保护隐私权和获取客观证据确实存在一定矛盾对立局面。但科技创新或许能够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全新的契机。

例如一些新兴的"印证复制实录"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对行车记录仪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只复制记录与事故或违法行为相关的片段,其余无关内容则予以过滤屏蔽。

这样一来,隐私权和证据效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保护。



从长远来看,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应用,或许最终能找到一种两全其美、兼顾隐私权和证据需求的解决之道。

毕竟,权衡和平衡才是科技应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财政是唯一自给率在100%以上省区...

上海财政是唯一自给率在100%以上省区...

金石随笔
2024-06-03 00:06:20
新华社快讯: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日本能登半岛3日发生5.9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日本气象厅消息,日本能登半岛3日发生5.9级地震。

新华社
2024-06-03 06:04:03
皇马夺欧冠,2大豪强分钱:切尔西躺赚1500万,多特500万

皇马夺欧冠,2大豪强分钱:切尔西躺赚1500万,多特500万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02 17:53:18
曝汪峰森林北新疆乌鲁木齐相聚过六一,不带保镖捂得严实仍被认出

曝汪峰森林北新疆乌鲁木齐相聚过六一,不带保镖捂得严实仍被认出

娱圈小愚
2024-06-02 15:08:05
写字楼市场,崩了

写字楼市场,崩了

壹地产
2024-05-27 07:34:53
4: 0横扫!狂砍24+24!他终于夺得首冠!

4: 0横扫!狂砍24+24!他终于夺得首冠!

柚子说球
2024-06-02 13:01:48
张朝阳:年轻人一旦负债,这辈子没法往下走了!评论全是悔恨之声

张朝阳:年轻人一旦负债,这辈子没法往下走了!评论全是悔恨之声

芯怡飞
2024-05-27 13:41:21
4K修复版《飞鹰计划》国内首映 执行导演透露当年拍摄成本高达2亿

4K修复版《飞鹰计划》国内首映 执行导演透露当年拍摄成本高达2亿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5-31 16:13:11
27岁性感美女在游乐园泳池拍的写真照

27岁性感美女在游乐园泳池拍的写真照

小影的娱乐
2024-05-31 08:57:50
内贾德好样的 果然没有让伊朗人民失望 想当总统 就看哈梅内伊怎么办

内贾德好样的 果然没有让伊朗人民失望 想当总统 就看哈梅内伊怎么办

乡野小珥
2024-06-03 08:15:32
伊万:足协为我准备了强大的保障团队,压力真的来到我这里了

伊万:足协为我准备了强大的保障团队,压力真的来到我这里了

直播吧
2024-06-03 10:18:39
太惨!一代驾在广东某超市门避雨,被车撞进ICU!知情人说出细节

太惨!一代驾在广东某超市门避雨,被车撞进ICU!知情人说出细节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4-06-03 12:13:51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冷却爱情
2024-04-25 18:28:15
长成薛凯琪这样可真吃亏:本人超美,可就是不上相!

长成薛凯琪这样可真吃亏:本人超美,可就是不上相!

光影纪史
2024-05-27 16:33:59
中方突然宣布“出手”,大批歼20抵近台海,赖清德逃跑路线被切断

中方突然宣布“出手”,大批歼20抵近台海,赖清德逃跑路线被切断

博文聊世界
2024-05-31 08:18:39
专家:农村打井必须申请,水表要安装!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专家:农村打井必须申请,水表要安装!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三月柳
2024-06-02 15:34:06
“访华潮”又来了!4国贵客赴京,马克龙却称:“27国组织”要凉!

“访华潮”又来了!4国贵客赴京,马克龙却称:“27国组织”要凉!

史小纪
2024-06-03 14:58:10
特朗普入驻TikTok 粉丝已破60万!

特朗普入驻TikTok 粉丝已破60万!

直新闻
2024-06-02 18:57:54
1957年,林彪的老父亲林明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时,罕见的留影

1957年,林彪的老父亲林明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时,罕见的留影

功标青史
2024-06-01 17:00:23
3400亿投资正式落地,美国不愿看到的结果出现,中美芯片决战开始

3400亿投资正式落地,美国不愿看到的结果出现,中美芯片决战开始

农村阿祖
2024-06-03 13:12:21
2024-06-03 15:58:44
青栀伊人
青栀伊人
围绕历史的瞬息,看世界之变化
580文章数 1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头条要闻

白宫:拜登明白允许乌军使用美国武器打击俄领土的后果

头条要闻

白宫:拜登明白允许乌军使用美国武器打击俄领土的后果

体育要闻

万人空巷!皇马举行欧冠夺冠庆典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2万字演讲|黄仁勋剧透 未来3年新品有这些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为什么我劝中年男人:衣不穿紧、不塞衣角?看这3组对比就明白了

教育要闻

我家小孩7岁能开汽车!家长发圈炫耀,该给玩心大的家长立法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