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

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这表明我国的金融强国建设,一方面要遵循金融强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坚持适合国情的鲜明特色,走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学论坛上指出。

六个关键核心金融要素提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这些金融要素对建设金融强国有哪些意义?张晓晶指出,强大的货币与中央银行,是金融强国的最核心标志。强大的货币与强大的中央银行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强大的货币是本国中央银行成为全球中央银行的前提;另一方面,本国中央银行的有效管理则成为强大货币的保证。

张晓晶认为,强大的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的关键抓手。金融强国正是借助诸多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以及若干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构筑起全球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掌控着全球信用配置、资产定价与资源动员,以金融杠杆来撬动世界经济。

“强大的金融监管与人才队伍是金融强国的重要保障。金融监管一方面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脱实向虚’以及过度金融化;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红线与防火墙,防范金融风险,减少金融潜在的破坏性,维护金融安全。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强国的制度保障。”张晓晶说道。

张晓晶表示:“中国特色金融强国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金融的普惠性与包容性,使金融服务触达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以更好的金融安排,使得普通百姓能够分享发展红利。”

坚持防控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

张晓晶强调,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除了要遵循借鉴金融强国的共性特征,更要结合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强国之路。

“在治理机制上,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张晓晶指出,党的领导是治理机制的核心,也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根本保证。一是不断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央金融委员会要发挥好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要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中央金融管理部门要依照法定职责承担监管主体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制度优势,提高货币金融政策的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三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锻造一支高质量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金融人才队伍。

其中,在金融人才方面,张晓晶提到,金融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知识密集度高,伴随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还兼具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这使得金融人才队伍对于金融强国的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核心任务上看,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张晓晶分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在于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与此同时,要坚持防控风险,重视金融安全。充分发挥金融在风险定价和风险配置上的功能,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强化金融监管,增强金融体系韧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安全。

(编辑:朱紫云 审核:夏欣 校对:颜京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
挖掘商业故事,服务商业人群
7146文章数 289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