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接班人莱希遭遇不测,哈梅内伊的安排被打乱,伊朗又要变天了?

0
分享至

伊朗总统莱希日前在外长等高层陪同下,搭载直升机出行,结果回来的路上出现了意外,在大雾弥漫的山区“硬着陆”。伊朗这边迅速展开搜救行动,也有内部人士放出消息,说担心机上人员已经“遭遇不测”。

而最新消息显示,搜救部队已经抵达了事故地点,伊朗红新月会表示,现场没有生命迹象,机组人员已经“全部遇难”。


【伊朗总统莱希因为直升机事故遇难】

对于这种情况,外界都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为流传出来的一些现场照片都表明,这起事件并不像一开始说的“硬着陆”那么简单。伊朗一开始获得的信息并不准确。

事故发生后,伊朗总参谋长第一时间下令,动用军队和警卫人员的一切资源进行搜救。但是事发当地天气极其恶劣,严重阻碍行动进展,直到第二天,搜救部队才大致锁定了事故地点。

这起事件很快引发各方关注。顺带一提,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失事后,土耳其这边已经应伊朗请求派出搜救部队前往现场,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第一时间与伊朗驻俄罗斯大使取得联系,派专业人士参与搜救。

中国外交部也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将会对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


【蓝圈处是失事直升机残骸】

除此之外,西方各国也在关切事件进展,美国总统拜登听取了相关简报,欧盟这边则是提供了卫星测绘技术,协助伊朗开展搜救行动。

对于莱希的下落,伊朗这边一开始也摸不清楚情况。副总统先表示,他们已经设法与一名乘客与机组人员取得了联系,说情况“可能不是特别严重”。只不过他有些语焉不详,因为莱希这次出行,是三架直升机编队,出事的是莱希乘坐的这一架,其他两架已经到达目的地。

而且伊朗副总统也没明说,他究竟是在跟谁取得联系。因为真正的当事方,只有失事直升机上的成员,这些人目前是失联状态。而其他两架直升机都是旁观者,而且事发时,周围都是大雾,他们掌握的第一手信息未必准确。

在搜救莱希一行人的时候,伊朗也在试图安抚国内舆论。出事的人毕竟是总统,何况还搭上外长等高层,要是情况特别严重,伊朗政局极有可能面临重大冲击。


【直升机坠毁现场一片狼藉,机上人员已确定全部遇难】

而且这段时间,伊朗内部局势很微妙,议会选举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一些反对派并不甘心,还在等着给自己“翻案”的机会。尽管舆论都在关注行动进展,但指不定有人已经在暗地里策划些什么了。特别是莱希遇难的消息传出来后,风险因素还会上升。

对于这种局面,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亲自出面安抚民众情绪,呼吁他们不要过多担心或焦虑,保证政府运作和国家治理,都不会受到这起事件影响。

某种程度上来讲,哈梅内伊说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他才是伊朗政治的绝对核心。就算情况往最糟糕方向发展,有哈梅内伊这个“定海神针”在,政局未必会遭受太大冲击。

但问题在于,哈梅内伊已经85岁高龄,还能当多久的主心骨,没人能说得清楚。而且莱希与哈梅内伊的关系并不一般,他也不只是伊朗总统那么简单。


【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见面】

早些时候就有消息说,哈梅内伊属意莱希接替他成为下一任最高领袖。这意味着,莱希遭遇不测,哈梅内伊就要重新物色“接班人”了,但事发突然,留给哈梅内伊做两手准备的时间并不多。

也不免有人往阴谋论的方向想,特别是前段时间,斯洛伐克总理当街被枪击,让国际社会的弦都绷得很紧。

这时候又有一国领导人出事,而且还是伊朗这种政局高度复杂,内部矛盾较为尖锐的国家,近期又在巴以问题上,跟以色列之间的火药味很重,确实很容易引发各种猜测。

但回过头仔细审视莱希这次出行安排,很多地方都显得比较欠考虑。他这次主要是前往阿塞拜疆与伊朗的边境,与阿塞拜疆总统共同参加水坝的落成仪式。


【搜救行动进行时,莱希支持者惴惴不安】

因为当地没有机场,专机出行不便,为了节省时间,只能改乘直升机,可以在水坝就近起降。不过直升机显然并不适合长途出行,何况回来的路上经过山区,天气情况又恶劣,发生意外是大概率事件。

搜救行动进行期间,有比较悲观的媒体,不等官方发布消息,就已经开始提前回顾莱希的生平,顺便介绍一下伊朗第一副总统的事迹,因为前者会接过总统职位。

整体来看,莱希出事以后,各方都在有意识地为伊朗政局变动提前做准备,去迎接中东可能的地缘冲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刘庆彬
刘庆彬
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研究者
1440文章数 211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头条要闻

17岁"天才少女"火了 有高校欢迎其报考:硕士再去浙大

头条要闻

17岁"天才少女"火了 有高校欢迎其报考:硕士再去浙大

体育要闻

我们为什么还爱欧洲杯?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石油美元”协议走向终结 影响几何?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老佛爷的左膀右臂离职,候选名单中谁当家的胜算最高?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数码要闻

台电预热 11 英寸平板电脑新品:90Hz 高刷、联发科 G99 处理器

教育要闻

中专老师王闰秋全力帮助姜萍参加竞赛,想帮孩子过上另一种人生 一个不太得志的数学研究生,回到家乡的普通...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