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楼市王炸政策落地,但是..........

0
分享至


517王炸政策落地,有部分伙伴心底没底,留言问了一些问题,我把这些问题的回答做了梳理并写成文章,希望大家不迷茫!

01

救市,救到今天,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只有一个:巨大的割裂!

我知道,今天的内容对于没有买房的人而言,会有一点残忍,但真相就是如此!

我认为,随着公租房的增加,财富的差距会更大!

昨天在星球上有个伙伴问我: 政府下场收购商品房做保障房,那么保障房增加如此多,房价和租金会不会都下降?

这个事情呢,公开写文章不方便解释“经济租金”的底层逻辑,但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

中国7.5亿㎡库存,地方城市收购3.5亿㎡,按照70㎡一套计算,那么全国21个超特大城市平均计算,每个城市大概可以均摊23万套,或者说对应的资金!

此举,每个城市减少23万套的商品房库存,但是会增加23万套保障房

那么,保障房23万套算不算多呢?

我明确的告诉大家,不仅不多,还是较少的供应!

抛开人口总量和新增不谈,像郑州、青岛、济南、长沙、重庆、武汉等城市每年一手房和二手房的销售总量就能达到20多万套!

所以,从需求和供应的角度看,新增的保障房仅仅是一年的销售总量,所以谈不上“超量供应”,所以租金不会下跌!

再者,收购商品房的贷款利息是1.75%,加上公租房的运营、损耗、物业折旧,最低要达到买入价格的2.5%回报!

所以,从钱的使用成本看,这收购商品房的钱就相当于地方的债,本金可以不给,但必须要给银行利息的;

从租金的角度看,可以不盈利但必须要覆盖利息和经营成本!

所以,房租不仅不会跌,中长期看在通胀、成本的压力下,必涨!

更关键的是:按照十四五规划,保障房最大供应量的城市是四个一线城市!

其中深圳54万套、上海供应40万套、广州66万套、北京40万套。

所以,均摊到各个城市也未必真有23万套!

但文章到这里,还有一笔账要算给大家:21个超大城市直接减少23万套商品房,这全年的供应量直接就变成了供小于求了!

因为过去3年楼市下跌,各个城市的开发商都是以销定产,所以供应量都在缩减!

文章到这里,再回看我前文的观点:割裂,也就是贫富差距!

未来就变成——

中低收入人群就去排队保障房,可以够卖共有产权房,如果共有产权住房还买不起,那就去租赁保障房。

好处就是“居者有其屋”,坏处就是保障房的户型、条件都不如商品房,这不是我说的,事实上保障房设计的时候就是这样区分的

商品房则会放开地价、限价、户型提升、物业费提升,让商品房形成“价高者得”的局面。

所以,我看“收购商品房变保障房”+“限购放开”就很心痛,因为割裂会加剧,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哦!

未来,就是有产者恒富,以前咬咬牙掏空六个钱包还能上车买一套,实现阶层跃迁。

未来呢?

通过房产实现阶层跃迁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因为商品房再也不会考虑“穷人”的感受,更不会再出政策,就是为了让普通人上车!

而买不上商品房的伙伴就去保障房排队!

中产如何配置资产,推荐看文章《

02

大家一定要清楚,咱们现在的救市政策是两个维度的暴击!

第一个维度是不限购;

第二个维度是降低购买门槛;

两个维度组合一定会对楼市产生刺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套组合的本质是打开了城市的门槛,让人有机会拥有更高能级城市的户口、社保、教育、养老、就业机会等等!

大家要对中国的户籍制度有深刻的认知!

中国的户籍制度来自前苏联,是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的二元结构就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动,出现大量农民进城挤兑城市资源的情况。

所以,即便今天有2亿到3亿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但这些新市民的孩子仍然无法在大城市上学.......

这个话题不延展,大家只要明白:限购与否的本质,在户籍。

很多人看到这里,常常会疑惑“买房就能落户吗?”

以前未必,现在来看,很多城市实施的救市政策就是:买房送户口,也就是户籍!

任何人想要把户口从一个城市迁入另一个城市,都需要迁入城市有接收地址。

比如毕业生的户口,落户要迁入企业的集体户口上、异地结婚,落户只能落在迁入城市的房子上。

租房,能落户嚒?

部分城市租房可以落户社区公共地址,但类似一线城市一直是“表示可以”实际很难。

因为落户一线城市,就意味着可以享有一线城市教育、医疗、社保、养老金、保障房等等一切政策性的福利。

这句话仅仅30多个字,读起来没有什么感觉,但具象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则是天差地别。

来,我给大家看看深圳各个区域都有的长者食堂,看看实例大家的感受会不一样。


只要是深圳户籍,年满60岁就可以通过APP申请长者补助,每餐补助5元到15元不等。

通过这个例子,想让大家明白:名义上是放开限购,事实上是放开城市公共资源。

正因为城市公共资源的有限和昂贵,所以楼市的最后大招都是不限购+低首付+低利率。

这也是为什么京沪的限购政策一直都比广深要严厉的原因,因为就算是一线城市,这城市能级和资源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大家再看517落地的救市政策,不要盯着15%首付和低利率这些情况,大家要看到——除了降低首付门槛,还有不限购、还有不同城市能级社会福利等问题!

中产如何配置资产,推荐看文章《

02

咱们这轮行情是430大会明确的消化存量房和优化增量房定调,517落地低首付、低利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到2015年,看看上述类似政策落地之后,楼市从下跌到翻转到底用了多久——

住建部在2014年7月11日开会明确,房地产库存量较大的城市要“千方百计”消化商品房待售面积!!!

所以,在2015年我们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去库存运动。


在2014年全国47个限购城市中42个陆陆续续取消了限购。

从2014年7月住建部宣布去库存,到10月份天津、苏州、济南调整公积金和限购。

随后的2015年3月30日,实施住宅交易营业税满5年免征放宽到满2年免征;

到了2015年9月、10月二手房出现跳价。

从2014年7月住建部明确“千方百计”去库存到2015年10月份跳价,楼市行情大反转经历了16个月的时间。

从2014年7月住建部明确“千方百计”去库存到2016年10月2日重启限购限贷,楼市狂欢了28个月。

整整28个月,有多少人是在住建部宣布“千方百计”去库存这一刻就杀入楼市抄底的?

我想是极少数的一群人。

就像这次颁布不限购+低首付政策一样!

或者说,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购买库存商品房的钱都是超发的货币”、意识到“保障房与商品房1:1供应,商品房库存量就会大幅减少”?

我想,仍是少数!

回看过去,三次地产周期,三次首付和利率调整、三次解除限购,折射出了地产和调控的运行轨迹:

政策,永远是经济问题的折射。从无例外!

至于这次不限购+低首付的‘后来’还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人希望这次不一样,有人希望历史再重演。

中产如何配置资产,推荐看文章《

04

最后,简单说几点。

1、以点带面

不要看到517政策就只看政策,再想想年初央行下场购买国债、通胀目标CPI达到3%,再把这些联系到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

中产如何配置资产,推荐看文章《

2、关心什么?

517政策落地之后,我认为,大家真正应该关心的是:

#土地已经不限价了,楼市放开限购,首付降低至15%,那么横亘在部分城市商品房头上的‘限价’会不会一前一后一起到。之前地方城市为了土拍,增加了核心地块供应,土拍价格都很高,这会拉高城市整体销售均价的

#除了北京和上海,广州和深圳放开限购也是大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查查首付款,想想去哪里购买,才能最大化的享受公共资源与社会福利~

#本地的自用客户要提高警觉,之前观望是因为市场的底部没有出现,但现在这种情况,明显的底部特征!

  • 中产如何配置资产,推荐看文章《

3、万物轮回

我一直都是周期论者,既不看空,也不看多。

这点在之前的文章就多次说过,我的观点也一直没变,经济走势也好、房地产涨跌也罢,都是周期现象而已。

之所以要解读政策,是因为咱们应对周期的做法,一直都是“政策烫平”周期波动,包括运营用货币、行政政策、金融举措、重构供需关系等等。

之所以要分析数据,是因为要了解市场对于货币、行政政策、金融举措的反馈,从而做出判断。

在《周期》这本书有这样一段原文,让我记忆深刻:

“要说历史大部分是通货膨胀的历史,我认为毫不夸张,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就是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精心炮制出来的。

也只有政府这个机构,能把白纸印成钱来花,又能让烂印的纸币变得一文不值。

无论何时何地,价格和通货膨胀一样,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回顾历史,我们当下存在的所有问题,在过往和历史中都能找到答案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嫦娥六号落月大片来了!月背工作两天

嫦娥六号落月大片来了!月背工作两天

航空知识
2024-06-02 08:22:13
预计明年6月前通车!广州中心城区⇋广州南站,或只要15分钟!

预计明年6月前通车!广州中心城区⇋广州南站,或只要15分钟!

FM96.2广州新闻电台
2024-06-02 11:48:17
方昊:入选国足后,玉宁哥调侃我是第一个从看台踢到球场的队员

方昊:入选国足后,玉宁哥调侃我是第一个从看台踢到球场的队员

直播吧
2024-06-02 13:01:06
他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连任三大省委书记,1969年被秘密处决

他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连任三大省委书记,1969年被秘密处决

历史1949
2024-05-28 00:38:22
6月2俄乌:西方武器袭击俄领土,海王星猛炸,15国承诺270亿援乌

6月2俄乌:西方武器袭击俄领土,海王星猛炸,15国承诺270亿援乌

山河路口
2024-06-02 14:27:47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解决问题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解决问题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5-28 18:59:12
中国决战意大利,美波硬碰硬,巴西剑指八连胜,世联最新赛程

中国决战意大利,美波硬碰硬,巴西剑指八连胜,世联最新赛程

撒丁岛体育
2024-06-02 01:18:30
要脱钩了?美三大芯片巨头集体宣布,拜登承担不起后果!

要脱钩了?美三大芯片巨头集体宣布,拜登承担不起后果!

疯狂小菠萝
2024-06-02 12:18:36
中东热议阿联酋购买歼20,巴基斯坦颇为纳闷!

中东热议阿联酋购买歼20,巴基斯坦颇为纳闷!

熠熠红星
2024-06-02 09:24:56
法网头号冷门?德约2-6,兵败如山倒,或丢世界第1,无缘1纪录!

法网头号冷门?德约2-6,兵败如山倒,或丢世界第1,无缘1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4-06-02 08:09:18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娱乐叭叭君
2024-06-01 17:40:27
美媒数据库分析总决赛夺冠概率,91%一边倒!联盟将出新门面?

美媒数据库分析总决赛夺冠概率,91%一边倒!联盟将出新门面?

你的篮球频道
2024-06-02 08:13:04
身高的“抑制剂”被发现,牛奶也在其中?儿科医生:少给孩子吃

身高的“抑制剂”被发现,牛奶也在其中?儿科医生:少给孩子吃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4-06-01 10:30:16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直播吧
2024-06-02 06:16:54
3-1!陈梦打败日本张本美和!张本兄妹全出局,马琳指导表情严肃

3-1!陈梦打败日本张本美和!张本兄妹全出局,马琳指导表情严肃

元爸体育
2024-06-02 15:32:01
新款捷尼赛思G80正式上市,29.98万起售

新款捷尼赛思G80正式上市,29.98万起售

界面新闻
2024-06-01 18:56:37
台湾省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我不是说大陆比台湾好?

台湾省女主持从大陆回去后,在节目咆哮:我不是说大陆比台湾好?

胥言
2024-05-31 17:58:41
新王诞生!贝林厄姆首夺欧冠+三冠王 冲欧洲杯冠军 剑指金球奖

新王诞生!贝林厄姆首夺欧冠+三冠王 冲欧洲杯冠军 剑指金球奖

念洲
2024-06-02 04:55:14
海马斯首次大规模打击俄本土,西方用俄听懂的语言回应核威胁

海马斯首次大规模打击俄本土,西方用俄听懂的语言回应核威胁

移光幻影
2024-06-01 18:03:38
五名高管,同日被查!

五名高管,同日被查!

鲁中晨报
2024-06-01 18:15:03
2024-06-02 16:22:44
混知房产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262文章数 14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头条要闻

媒体:欧美已认识到"速胜"无望 俄乌冲突面临失控风险

头条要闻

媒体:欧美已认识到"速胜"无望 俄乌冲突面临失控风险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房产要闻

重磅!琼海出台楼市新政:住房出租、挂牌计划出售,都可减套数!

数码要闻

京东618电视榜单出炉:TCL表现抢眼,海信、创维、小米上榜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匈牙利总理:欧洲已进入对俄开战准备阶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